东港市第三中学的和谐校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1

提高办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关键要有全新的办学理念。走进三中,我们就会看到三中教学主楼西侧楼壁上赫然醒目的十八个大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是每一个三中人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三中办学理念的升华,二十多年来,三中的党建工作、教育教学工作、群团工作、后勤工作都是秉承学校的全部工作都是为了使全体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力争使三中的每一名学子达到“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生创造”的目标努力,为学生将来走向成功打好坚实的基础。
如何把这一全新的办学理念落实到实处呢?东港三中的全体领导和教职员工通过思想教育大讨论达成一致共识:那就是过硬的领导团队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
1、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校工作的好坏,和谐文明校园建设的成败,领导班子是关键,多年来,学校始终把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一方面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素养、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努力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坚持“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对上负责一级,对下带好一级”树立领导班子的良好形象。班子成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求做到多学习多动脑,多动腿,多动手,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想管、敢管、会管、能管,及计费善于发现问题公正地处理问题,各部门、各分管学年的领导工作都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突破、新成果,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师生、家长、社会满意率达到了80%以上。正因为三中有这样一支过硬的领导班子队伍,在他们的领导和感召下,才使得三中发展能够得到持续和提升。
2、“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成名扬威的保证。东港三中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为此,学校制订了《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弘扬师德,提高师能,评价师绩,维护师利”的基本措施,并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该校实际制订《东港三中教师日常行为规范》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形象,有力地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具体做法主要有:
(1)帮助教师端正行业作风,提高政治素养。校长多次在大会上强调,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要把教师工作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更要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既然我们踏上了教育工作岗位,就是热爱自己的岗位,努力做到“安教、乐教、善教”,要“为教一任,造福一方”。
(2)规范研究课堂教学。学校制定了《东港三中教学常规管理规定》在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试等诸多环节都做了明显的要求,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受到领导和学生监督之下,并且教学效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之中。
(3)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搞好以老带新。学校每年都要对新调入的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尽快地熟悉教材教法,对刚工作不久(3年)的教师进行教材、教师技能等方面业务培养,通过拜师收徒,新老结队,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方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活动,要求他们做到“一年入门,两年胜任,三年狡挡一面,五至七年成为本学科带头人”。同计费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广大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出资鼓励他们报考研究生加以深造,鼓励他们多听课,多参加各类教研活动,以尽快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4)开展教学基本功大比武活动。近些年业,该校一直不间断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例如,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演讲比赛、说课比赛、公开课比赛、学科业务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以上活动锤炼了教师的基本功,使教师整体业务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5)举办教育教学经验成果交流活动,学校每年举办一次表彰大会,在会上通过一批优秀教师教育教学经验成果的展示,为教师进一步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紧迫感,有力地提升全校教师的整体水平。
(6)树立科研兴校意识,提高科研能力。东港三中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科研促学”的方针,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方向,重视培养科研骨干,科研工作已经渗透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尤其近些年来该校各教研组涌现出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和新秀,政治组申报的国家级和省级课题,外语组、历史组、语文组、地理、生物组主持研究的省级课题,丹东市级课题都已经通过相关部门的验收,已经结题,还有一些省、市级的课题的申报研究工作仍在深入进行,通过研究工作的步步落实,最撙的科研成果已广泛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推进了该校新课改工作的落实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7)抓好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写各级论文,打造一批学科带动人、名师。东港三中近些年高考成绩一直在丹东地区位列前茅,跟学校重视教研活动是分不开的。学校坚持周二下午集体备课活动制度化,要求集备时间保证、集备内容要事先由主讲人形成书面材料,由组长组织共同参与,将一周的教学内容做到“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量,统一难易程度),学校教务处领导深入组内进行教研检查。集体备课使全组教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尤其对青年教师更是受益匪浅,这样的集备活动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因师资力量差异导致各班学生学习成绩的不平衡,使广大学生受益,为打造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学校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外派优秀教师学习观摩,交流,讲学,鼓励教师撰写自己的教学经验成果。学校也汇编了《东港三中教育教学论文集》,一批又一批学科骨干和名师的不断涌现,极大地推动该校的教学工作,提升了学校在丹东地区的名校地位。 “润物细无声,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关系极大,东港三中坚持发“以德治校、以德育人”的宗旨,始终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努力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态、健美的体魄”,为此三中每年都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活动、祭扫烈士墓活动、“五四”演讲比赛、“七一”系列活动、国庆征文活动及纪念“一二九”长跑活动,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活动,这些活动增强了青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爱国主义情感。而“忠心献祖国、爱心献社会、关心献他人、孝心献父母、信心留自己”的“五心”教育,更是三中围绕爱国主义为核心,寓德育于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的体现,学校在政教处和团委的倡议下,为了“让同一片蓝天下的莘莘学子都有求学的机会”,成立了“特困生基金会”,发起了“手拉手爱心助学”活动,多年来,共捐款数十万元,资助数百名贫困生,使三中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南方的洪涝灾害、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都深深牵动着三中的每一位学子,历次捐款都位居东港各校之首,学校还定期召开班、团会,开办法制课堂、心理讲座,利用板刊、橱窗、比赛等各种不同的形式,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真正做到了把德育教育置于学校教育的首位,自2001年开始三中每年都有数十名学生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学校通过学生党校对学生干部进行系统的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升华了学生对党对祖国的热爱,通过他们的带动使更多的学生走向成熟,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思想行为为导向,凝聚、陶冶、激励的功能,构建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是三中的又一特色亮点。三中是一所“在艰难中起步,在困难中成长”的普通高中,学校通过“以严治校、以精治教、保优转差”的办学目标,培养了“严、精、勤、实”的优良校风,塑造了三中人“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学校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高尚情操塑造人,以先进典型带动人,走进校园,你会看到“关爱校园、保护环境、崇尚文明、塑造形象”等标语,校园四周甬路旁立着20余个以名言警句为内容的展示牌,引导学生“健全人格、健美体魄、健康心理、健国精神”,教学楼内80科技板组成的科技长廊,引导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校园文化长廊中各类报纸、新闻图片、学生书画、优秀文摘、先进人物事迹等能引导和陶冶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崇尚进步,各班教室内形成各异的班训,励志警言,知识天地也时时刻刻感染着学生,“以真善美做人,以勤专恒做学问”。学校为活跃学生的精神生活,学校每年举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每年一次的体育节、军训体操表演,各种体育单项比赛从不间断;成为学生展示竞技能力和培养集体荣誉感的有效途径;各种征文活动、书法绘画作品展、影视观后感展示,都吸引着众多学生广泛参与和交流。生动的诗歌朗诵、演讲活动、读书报告会促使学生表达能力和鉴赏水平得以提高,每周一期的校园之声广播,更是受到学生的喜爱,每天两次的课间体操和队列行走,同学们着装统一、动作规范、精神昂扬更是展示三中学子形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些活动不但活跃了学生文化生活,增强了体质,培养了集体责任感和审美能力,净化了校园环境,并使学生思想情操得以升华,能力得以锻炼,特长得以展示,素质得以培养提高。 东港三中是名副其实的三类苗高中,但三中人以其“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经过几届领导和师生员工的拼搏,硬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高考录取率从建校初的30%左右,一跃发展到97%。2001年李文东同学获得东港市高考理科状元,历年来国防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哈工大、东北师大、北京体育大学等一流的名牌大学,三中学子均榜上有名,三中学生每年参加全国生物、物理、英语竞赛均载誉而归,学校艺术类、体育类考生的录取率和质量均名列同类学校前茅。自1990年以来,三中先后多次被评为丹东市级文明单位、丹东市学雷锋先进集体、丹东市扶贫帮困先进集体、辽宁省体育锻炼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食堂级管理A级单位、丹东市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学校、丹东市卫生模范单位,被东港市授予先进学校、红旗党支部、校风建设标兵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东港市先进工会、丹东市先进团委、东港市五四红旗、团委等数十项名誉称号。学校涌现出以李彩丽、宋润生为代表的一大批省市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以政治历史组为代表的教研组,成功地审报了国家级、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并一次性通过国家、省、市专家组的验收,许多科研成果已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应用,有40多位教师荣获国家、省级论文证书,并多次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展和会上进行经验交流。
二十多年来,三中人正是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创造了一项又一项骄人的业绩,谱写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篇章,今天的三中人并不满足于过去所取得的成绩,伴随着共和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浪潮,依托着当今世界科学教育虎跃龙腾的发展机遇,他们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三中人“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