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谢集镇的沿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置昌邑县(治所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大谢集镇前昌邑村),属砀郡。
西汉初期,仍为昌邑县,属山阳郡。
公元前97年,改昌邑县为昌邑国。汉朝宗室刘髆(昌邑哀王)、刘贺(汉废帝)先后在此地为昌邑王。
公元前73年(汉宣帝刘询本始元年),撤销昌邑国,复为山阳郡,昌邑仍为其属。
公元9年(新朝建兴帝王莽始建国元年),撤销山阳郡,改为巨野郡,以巨野县城为治所,昌邑属巨野郡。
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撤销巨野郡,恢复山阳郡,治所在昌邑,昌邑县属山阳郡。
公元192年(东汉初平3年),曹操任兖州牧,以昌邑为治所。
三国·魏咸熙二年(265年),改山阳郡为高平国,治所在昌邑。
公元265年(晋武帝泰始元年),改山阳郡为高平国,治所在昌邑,昌邑县为其属县。
南朝刘宋初年,隶属高平郡。
公元420年(南朝刘宋永初年间),撤销昌邑县,并入金乡县。
公元488年(北魏太和12年),属乘氏县,乘氏县移置今菏泽市。
北魏时期,先属高平郡,后属任城郡。
隋文帝开皇年间,昌邑一带属金乡县。
开皇16年,恢复昌邑县。
公元606年(隋炀帝大业2年),撤销乘氏县,并入巨野县;撤销昌邑县,并入金乡县。
公元619年(唐武德2年),隶属郓州东平郡巨野县。
公元621年,属乘氏县。
公元622年(唐高祖武德5年),撤销麟州,复置昌邑县,昌邑县隶属戴州(治所金乡)。
公元625年,撤销昌邑县,并入金乡县。
公元643年,改属河南道郓州。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四代,仍属郓州。
公元952年(后周太祖广顺2年),属济州金乡县。
宋朝,仍属济州。
公元997年(宋太祖至道3年),属京东路。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7年),改属京东西路。
金朝,徙济州治任城县,属山东西路。
公元1147年(南宋绍兴17年,金朝皇统7年),属山东西路济州。
1269年(蒙古至元6年),属巨野县。
1271年(元朝至元8年),隶属济宁府。
1272年(元朝至元9年),属巨野,是年末,又改属任城。
1279年,属济宁路。
1368年(明朝洪武元年),属济宁府管辖。
1385年,属兖州府济宁州。
清朝初年,属济宁州。
1724年(雍正2年),属济宁直隶州。
1730年(雍正8年),改属曹州直隶州。
1735年,改曹州直隶州为曹州府,于是昌邑属曹州府管辖,曹州后更名菏泽。
1912年(民国元年),属山东省济宁道。
1928年,属山东省政府。
1929年,属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38年,属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十行署。
1938年12月9日,被日军侵占。
1939年5月,属运西专署。
1940年10月,建立昌邑抗日区公所。
1940年11月,属鲁西二专署。
1941年2月,属巨、菏、金、嘉、成5县联合办事处。
1943年,属晋鲁豫17专署。
1944年6月,属冀鲁豫11专署。
1946年,属第二行署。
1949年8月20日,隶属平原省湖西专区。
1950年至1955年8月,称谢集乡。
1982年1月,改为大谢集公社。
1983年4月,改为大谢集乡。
1984年1月,改为大谢集镇。
2001年春,原昌邑乡并入大谢集镇,属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管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