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的特级教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1963年毕业于江西大学(今南昌大学)数学系。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中学特级教师。原任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主持昌平区教委设立的数学特级教师工作室(设在北京市高中示范校昌平一中校内)。曾任北京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1998—2002年),北京市昌平县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94—1998年)。
1993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并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奖章。
曾任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京市昌平县教育学会数学分会副会长(1983—1996年)、北京数学会培训学校兼职教师,北京师范大学《高中数理化》杂志特邀编委。
从事中学数学教学与研究40余年,业绩突出。教育思想与教学艺术是: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发展能力。1983—1986年进行的“数学自学辅导法”教改实验,被北京市列为“10年来全市较有影响的教改项目”之一。1987年获北京市评优课的“优秀课奖”(最高奖项)。1993年被评为昌平县首批数学学科带头人。教研论文多次获北京市优秀论文奖和昌平县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所教学生多次获北京市高中学生数学竞赛一、二等奖和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及美国数学邀请赛优胜奖。《科技日报》(1994年2月23日)载文《闪光的红蜡烛》介绍其先进事迹(由新华社主任记者黄威采写)。
在《数学通报》、《数学通讯》和《高中数理化》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另有论文《立足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收入“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之一”的《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师教育思想与教学艺术评介丛书·数学卷》。主编或参编出版数学教学和科普著作《教与学的逻辑艺术》、《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全书》、《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全书》、《高中应试导航·数学》、《中学教师辅导丛书·初中数学》、《名师名题对错双解丛书·高中数学》、《三S学习丛书·高一数学,高二数学》、《初等数学导读丛书·四边形,列方程解应用题》、《投针求π》、《皇帝出的几何题》和《初等代数习题集及解答》(译)等25种约400余万字。
其主持的昌平区数学特级教师工作室,正带领青年教师开展有关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专题研究与实践。 刘铁铮老师是北京昌平一中语文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昌平中学语文研究会会长,兼北京市中学语文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会理事。刘铁铮老师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1970年分配到昌平一中任教,是一位有着35年教龄的老教师。多次被评为区的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并在199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2001年9月被授予北京市特级教师的光荣称号。2001年11月,区教委、区教师进修学校举行了“刘铁铮老师教学思想研讨会”。2002年8月获昌平区“学科带头人”奖。2003年9月获北京“昌平区科技教育拔尖人才”荣誉称号。2004年被聘为北京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2005年4月被评为北京“昌平名师”,2005年9月授予北京“福田标兵教师”光荣称号。2005年在昌平区教委开办的“特级教师工作室”工作至今,并担任昌平区兼职督学。
刘铁铮老师工作多年,业绩突出,主要有:
教学成绩突出,自恢复高考以来,他担任过15届高考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均取得优秀成绩。曾兼任昌平县高三语文教研员,负责全县高考语文指导工作,当年的高考语文(理科)成绩列远郊区县第一名。
指导学科竞赛成绩显著。他指导的学生有四人获得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一人获北京市征文一等奖。另外他指导的学生习作有上百篇分别发表在《北京日报》等报刊杂志上。
教改成果丰硕,他在教改实验中,先后总结出分类型“语文自学指导法”、“作文定式变式教学法”、“语文坑式教学法”等,这几个课题多次在市、县做过交流。其论文分别刊登在《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教材教学》、《招生通讯》等报刊杂志上,并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余精思录》一书中。
做为一名学者科研型的教师,撰写论文数十篇,其中获全国一等奖一篇,市特等奖一篇,市一、二等奖五篇,区级一等奖十篇。发表的编著共29本(其中个人编著8本,与人合作21本),主要有《以人为本,挖坑导学》、《中学语文基础全书》、《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作文辞海》(中学版)、《高考双等级作文备考指要》、《高中演讲作文》、《想象的技巧》、《三十六计趣谈》、《雏凤声清》和《中学语文300问》等,编著文字超过500万字。
培养青年教师方面卓有成效,先后带区内外徒弟二十几人,他坚持“四字为纲(严、勤、导、成),做到四个公开(课堂公开,经验公开,材料公开,思想公开),被指导教师都感到大有收获,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两人破格晋升中学高级教师,十几人被评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两人的课被评为市级优秀课。
教研组工作出色,他曾带出了一个团结向上、勇于开拓的教研组。担任教研组长20几年,创建了良好的组风,这就是“团结、互助、钻研、上进”。他领导的教研组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先进教研组和“文明昌平人标兵集体”。
做为一名特级教师,刘铁铮老师的教学观可概括为八个字:以人为本,挖坑导学。
在“以人为本”方面,刘老师重点强调了三个方面:第一,以人为本,送去四季风。春风拂煦,把春风的温暖送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热风吹雨,在火热的成长季节里,为学生吹来阵阵及时雨;金风送爽,让学生品尝到收获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西风蕴育,在严格的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好作风。教育就像四季风,经历过春夏秋冬的洗礼,才能培养出朝气蓬勃的一代新人。第二,以人为本,做好三服务。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在教学中要坚持三个服务。课前服务备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心理需求,作好预设工作;课中服务重过程,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以变应变,相机而动,让教学成为一潭活水,使教学生成水到渠成,渐入佳境;课后服务在提高,在“复盘”中“忆得、知法、思悟、质疑”。第三,以人为本,教人两明白。一个是小明白,一个是大明白。“小明白”指的是具体的、系统的学科知识,“大明白”则是指的是“道”与“法”。真正的素质教育,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教会小明白,悟出大明白,这是教育教学的理想境界。“挖坑导学”是刘铁铮老师独创的一种教学法,其主要内容是狠抓四个环节(挖坑、掉坑、爬坑、填坑),了解三大心理特征(学生的务实性、求新性、挑战性),实施双向反馈教学(效果反馈、思维反馈),创造一种和谐氛围(民主、平等、合作、宽容、幽默、有序)。该项课题经过20多年的实验研究,已日臻完善,其课题论文获得北京教科论文一等奖,并在全国教育家大会上作为百篇重点论文交流。
刘铁铮老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体现了这样一种精神,锐意进取,勇于开拓,他具有能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这就是在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好务,在转变学生思想,提高学生能力上狠下功夫,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上,他强调教师应具备八个意识,即人本意识、人文意识、学科意识、创新意识,场的意识、导学意识、反馈意识及学习意识。
刘铁铮老师富于个性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其独特的教学风格。他的教法不拘一格,讲解、讨论、质疑、表演、训练,融教育学、心理学、兵法学、社会学等为一炉,适合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
刘铁铮老师受邀为北京、内蒙、广西等地的教师做辅导报告,并深入区里各中小学听课指导,受到了广泛欢迎和好评。
总之,刘铁铮老师是昌平这块沃土培养出来的、并在北京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位学者型教师。(2008.5) 北京市化学特级教师,北京市十三届人大代表,昌平区第三届人大代表 常委会委员,民进北京市委委员。
昌平区名师 昌平一中副校长座右铭: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在多年的教学中,她始终坚持“二突”、“三从”“二不”的教学原则。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不娇惯任何一个优秀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困生”。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从不因学生提出的问题浅薄而敷衍;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不因为出现的问题细小而轻易放过;副校长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很多也很杂,但是她仍然担任两个班的课,并且从没有因为行政工作而耽误了教学工作。外出开会或学习,总是提前把课调好上完再走,或者回来补上。白天备课时间少,就利用晚上或节假日,经常是备课到子夜。教学工作深受校领导和师生好评,学生满意率高,教学效果好,成绩突出。
在任教务主任期间,她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工作注重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发展出发,以培养学生成人为第一目标。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心要放正——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把工作做到学生心里。
2.情要真切——以一颗真诚宽容的心面对每一个学生,一言一行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美德。
3.理要服人——说话办事要以理服人,不能搞管、卡、压,更不能讽刺挖苦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健康成长。
4.事要做细——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机会,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将育人渗透到各个环节,使学生成事、成人、成才。
5.德要示范——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增强文化底蕴,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由于她工作努力,所带班级每学期都被评为校级先进班级体或区级先进班级体。
在培养青年教师、带徒弟上她做了大量工作。她对两个徒弟毫无保留地传帮带,课前与他们一起备课,听他们讲课,课后与他们一起分析,总结经验找出问题。两位青年教师教学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除他们两个以外,她还为青年教师提供听推门课的机会。自己的课,青年教师可以随时听,不用打招呼。不但该校青年教师如此,外校青年教师也是如此。她的教案毫无保留地与青年教师共享,她的资料与青年教师共用,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
任教务处主任及副校长以来,圆满地完成了市区教委在昌平一中举行的各项活动,圆满地完成了校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深入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学校教学工作扎扎实实,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