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工作不足原因分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6
(一)擅自调节利润

1、手工增减应付利息。有的支行在年底经营结果大致落定后,差欠或多余数额较大时,通过手工冲减或增加应付利息调节,多则百万元,少则十数万元。有的为了调节某一考核期利润,上划一些网点的应付利息,网点支付利息时,则以应付利息不足为由,直接在利息支出中列支,造成表面“合规”,实则利润不实。

2、不按规定核算应收利息和投资收益。有的支行为了完成利润目标,收到客户利息,不相应冲减应收利息,直接进利息收入科目,有的对到期的应收利息不予冲减,造成重计收入以及应收利息虚假。还有的支行,擅自计提投资收益,形成投资收益高于本金,结果形成虚假利润。

3、下甩费用。对应由本期列支的费用,由于利润完不成,有的行采取不结算,或压票,或挂其他应收款,或进长期待摊费用。

4、长期待摊费用管理混乱。

一是不按规定摊销,有的前面几个季度已摊销,到了年底,有长期待摊费用指标了,又原数冲回;

二是手续不严,列支未经审批。

三是列支混乱,不少当期费用,也进长期待摊费用。该项列支名目繁多,不合规比例较大。

(二)成本管理不严,虚列费用。

1、个人费用挤占成本。

一是清收不良贷款手续费,有的以各种理由搭车,在职员工清收也
进行计提;

二是无有效文件发放个人补贴;

三是公私不分,个人消费,农行买单。这方面招待费是个例子,虽有严格规定,但是没有严格执行。

2、“三项费用”进成本。

一是应由福利费列支的,进费用开支;

二是员工培训费用、工会费用通过差旅费等相关子目出帐。

3、突破费用,转移到营业外科目出帐。金额比较大的是招待费,绝大部分支行超过了规定的列支比例,年底转入营业外支出。其他突破的费用,除了违规进长期待摊费用外,也基本转入营业外支出反映,以逃避费用的专项考核。

4、假发票列帐。此类情况,以前年度比较多,随着管理力度的加大,虽然大幅度减少,但是还是时有发生。

(三)固定资产管理失控

1、越权购置固定资产。主要反映在违规购车子、购房子、购机具上。

一是挤占修理费;

二是通过贷款或其他应收款挂帐;

三是利用处置资产收益或帐外款;

四是擅自启用以资抵贷资产。

2、违规处置固定资产。

一是处置不经过有权单位批准;

二是处置阶段不公开运作,造成资产收益流失

三是处置资金不及时收回,处置收益不及时归帐,甚至购置帐外资产。

3、固定资产帐实不符。年年要清理,年年不了了之,有的问题一拖上十年,有的这边没整改到位,那边又形成新的帐外资产。于是,违规报废后,有帐无物,擅自购置,形成有物无帐。

(四)财务收入方面的跑、冒、滴、漏

1、凭证费。按照规定,商业银行可根据凭证成本,制订收费标准,现阶段,只对重要空白凭证(如现金支票)收取了相关费用,普通凭证一直无偿供应,个别网点非正式收了费,也不规范。仅此一项,数额巨大。

2、结算手续费。去年底,省分行制定下发了统一的收费标准,但是对非计算机自动收费或控制的项目,不少网点以稳定客户为由,或少收,或不收,这项损失不是小数。

3、处置资产收入。个别支行,帐外设帐,挪作他用,特别是处置帐外资产,未按照规定收入大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