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环境保护的冲突(现状、问题、思考、对策、)求一篇小论文 急啊

这是生物作业。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20
1 引言
如果从发源于两盒流域的苏美尔文明算起,人类社会从诞生之时延绵至今已逾七千年。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程中,我们创造出了地球至诞生以来最绮丽的智慧景观,这首用人类非凡意识和卓越实践所谱写的华彩诗章是我们长久以来最为骄傲和自豪的财产。在创造文明的同时,我们对所存在的周围环境有了不断深入的认识:从原始文明对自然现象的无法理解,从而敬畏崇拜;到农耕文明时“靠天吃饭”,对自然气候的强烈依赖;再到现代文明,我们可以对天气变化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测,甚至可以使用科学的方法手段,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改善对人类不利的气候条件。现代人对气候的变化不再像原始人类那般诚惶诚恐,这在一个侧面上生动体现了我们对自然、对环境的态度在这七千年的岁月长河中的巨大转变。于是似乎我们有理由相信,虽然人类来自自然界,但是自然界对我们的羁绊越来越小,那么是不是会有那么一天,当人类的文明极度发达,我们可以轻易改造自然并改变自身,让我们的生存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联越来越小,甚至我们可以独立于地球的物质环境而存在?这是一种过度夸大人类力量的极端主义思想,虽然并不排除会有这样的可能性,但是在我们能够想见的将来,这只会是一场无厘头的异想天开,就好比古时帝王求药问丹以求永生,但终究逃不出人类物质消亡的基本规律。
人类要更好地保全自己,更好地发展自己,就一定要把自己的行为活动控制在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范围以内,进一步也可理解为人类的活动要和物质环境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这终归对人类自身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要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那么指导我们的行动准则是什么呢?我们从哪里可以找到支撑人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精神力量呢?我们也许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这样的准则。
2 要做到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取决于人类之间能否和谐

图1 二战弥漫的硝烟
环境破坏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纵观人类史,战争一直是给环境带来重大创伤的人类活动之一。汉代与匈奴的边境战事拉锯近千年,年复一年的屯垦戍边严重地破坏了中国北方的生态环境;二战时美国投向日本广岛、长崎的两颗原子弹,虽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灭亡,但是对相关地区的生态环境也是致命的打击。如果我们人类相互之间能互敬互爱,那这样的环境破坏不
就避免了吗?这样的思想正和墨家所主张的“兼爱、非攻”是相一致的。《墨子》中所主张的“兼爱、非攻”思想产生于战国时期,那时战争频仍,土地荒芜,死者遍野,民不聊生,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弥兵息战,休养生息。墨子在体察到民生的渴求之后,代表小生产者及广

070715 万雨辰 2011.04.21
大百姓的利益,提出了“非攻”的主张。而“兼爱”就是兼相爱,交相利。就是爱人,爱百姓而达到互爱互助,而不是互怨互损。只有“兼爱”才能做到“非攻”,也只有“非攻”才能做到“兼爱”。在强调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当今,重拾墨家文化的思想精髓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3 要做到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关键在人类对自身的准确定位

图2 工厂烟囱排放的废气
相比于地球上的前一个霸主恐龙统治地球长达亿年,人类之所能在短短几千余年的时间内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我们强大的意识力量的作用。但是,这样强大的力量既能指导我们逐渐认识到深刻的规律,创造绚丽的奇迹,也带来了人性里边的一大缺点——贪婪。秦朝的集权专制制度建立以后,始皇帝大兴土木,阿房宫正是在统治者急不可耐地想要奢华生活时横空出世。“蜀山兀,阿房出”,虽然杜牧的《阿房宫赋》带有一定的文学作品夸张的手法,但是要建造这样的一座盛世宫殿,虽不至要伐光蜀地所有的林木,但是肯定是要极大地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修筑长城,涂炭百姓,摧残生灵。但长城在当时却从来没有发挥过其预想的抵御外族入侵的功能,不过是小农经济自我防守,自我封闭的笑柄而已。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中,庄子的哲学里面有“无为而治”的思想,以自然为本,让食物顺着其本有的规律去发展,不要给事物强加以人的欲望和意志,所谓“不乱为,不胡为,乱为胡为不如不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认清人类自身的局限性,给予自然地规律以足够的尊重,才有可能做到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4 要做到与环境的和谐共处,要重拾虔诚的宗教信仰
在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中,宗教文化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北魏时期传入的佛教,土生土长的道教,抑或是近代从西方传入的基督教,在这些宗教的教义中,总是在力求给人类指引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奥古斯丁曾说:“我们肉体感官的享受不论如何丰美,所发射的光芒不论如何灿烂,若与精神生活相比,便微不足道。”我们人类在对物质的不断欲求中,匆匆碌碌终其一身,那我们又将怎样才能达到心灵的安静,精神的富足呢?宗教正是从这样的视角出发,力图解决这人类最大的困扰。关于宗教信仰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作用,我想举藏民的环境观以及藏传佛教的相关教义辅以说明。藏民生活在号称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值严酷、生存条件之恶劣是我们所难以想象也难以承受的。所以藏传佛教在藏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将信仰视作生命最重要的一部分,有“人不信教,不如牲畜”一说。藏传佛教为藏民树立了精神的寄托:不是追求世俗中的物质利益,而是要寻找心灵永恒的寄托。这种淡化物质财富的背景中,却刺激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导致了人们对自

070715 万雨辰 2011.04.21

图3 朝圣路上跪拜的藏民
然环境中资源尚未采取大规模的开发手段,从而保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能在生态环境极端脆弱的西藏地区长久保持。再说一点题外话,藏族人民总是难以对中共政权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我想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来自文化习惯上的差异和宗教信仰上的差异,如果过度强调主权上的统一反而会激起他们对于自己民族文化信仰的保护的信念,这其实是一种害怕本民族文化信仰缺失和沦陷的恐慌。如果汉族领导者能够本着认同和尊重西藏人民的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的诚恳态度,切实地颁布实施一些相关的保护政策,而不是单一地过分地强调主权的统一,我想做到汉藏两民族的和谐相处不会是难事。

5 要做到与环境的和谐共处,要恢复和重塑人文理念

图4 采菊东篱的陶渊明
人文理念是一个颇为宽泛的说法,在这里我仅就古典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形式对环境保护

070715 万雨辰 2011.04.21
所起的积极作用进行简单的论述。文学和艺术,抑或合成“文艺”,是我们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它本身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我们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也起着很大的影响。在谈论文艺的社会功用时,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了文艺对人心灵的“净化”功用,简言之,就是文艺作品能够借助于一些美好的意象和动人的情节,激发并释放人类的一些不良情绪,促进人更全面的发展。文艺工作者,这里可以诗人和作曲家为例,往往借助于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来达到这样的一种“净化”,以求获得与读者的共鸣。东晋诗人陶渊明以一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将人在自然美景中悠然自得地生活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直抵人心。使认真赏读过该作品的人,不免产生了对大自然的亲近之心,向往这样的世外桃源,从而也就产生了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诉求。

6 结语
周雪飞老师上课的一席话引发了我对人类与环境间关系的思考,记得大意是这样的:当我们的生命终结,我们分解腐烂的肉体会在这个世界上变成什么?或许会流入水体里变成养料,从而丰美了水草,成为水中食物链的一部分;也可能有幸成为一颗黑炭,发成电力发光发热,最后变为热能消散于大气;大概也会腐烂在泥土里,成为一株不起眼的野草身上的那一抹新绿。在早些时候我也做过类似的思考,我是从什么地方来,又是什么构成了我的肉体从而承载了我的意识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仔细回想,母亲曾说过她在孕育我的时候喜欢吃鲫鱼,那么也许那些鲫鱼体内的元素物质就是最初形成我自己的成分吧。那是什么又养育了味鲜肥美的鲫鱼呢?——是自然环境。我们人类从自然环境中形成,最后又归于自然环境中去,多么完美的循环!
自然环境是养育我们的母亲,我们是自然之子,这一天然的和谐关系却被人类日益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以及随之膨胀的物质欲所破坏。是什么在指导着我们的行动?我们的行动准则是什么?我认为人和人之所以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他生长的文化环境的不同,文化精神对指导人类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力,所以本文选取了一些传统文化中对环境保护有益的观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做出一些深层次的思考。以后虽然不会直接从事环境保护的工作,但是我相信有了这样的思考、这样的认识,以后在做相关工作的时候会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会做出一些相应的措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伤害。
一、和谐的文化理念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源远流长、代代相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髓和核心。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说其“博”,和谐理念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特质,为儒家、道家、墨家等研究和论述,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说其“深”,和谐理念跨越时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概念出现的很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和”就曾多次出现。和谐在《广雅·释话三》中的解释是:“和,谐也”,《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和,相应也”,在《易经》的“兑”卦中有“初九和兑吉”,“和”是大吉大利的征象。在《尚书》中,尧帝、周公等人提出了“百姓昭明,协和万邦”{1}、“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2}的主张,在这里“和”应用于天下国家家庭的领域,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主张和谐共处。从春秋战国时代起,儒家和道家发展了“和”的思想,真正认识了“和”的价值意义,并系统完整地论述了和谐理念的思想精义。
  和谐的本质是什么?《国语》和《左传》中都有详细的论述。《国语·郑语》云:“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晏婴关于“和”的言论指出:“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抵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由此看来,所谓和谐的本质就是统一体内调和多种因素与协调各种关系所达到的平衡,是众物互补的共生共荣。“以他平他谓之和”,把不同的事物加以协调平衡就是和谐,只有达到和谐,才能有新的突破,如将五行相配合才能生成万物,将五音调和才能产生悦耳的乐曲,将五味调配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所以说“和实生物”。相反,“若以同裨同”简单同一,就无法达到和谐,也就无法有所发展。此外,孔子也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3}的主张,虽然角度不同,但同样也印证了和谐的本质。
  和谐的价值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在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不同时代的不同思想家对和谐的价值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作了阐释。史伯说:“和实生物”{4}《吕氏春秋·有始》曰:“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也”,《荀子·礼论》云:“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淮南子·泰族训》中所谓“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矣”,这都体现了万物生发源于和谐的思想。老子以为“天地相和,以降甘露”{5}《中庸·天命》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曰:“和者,天地之正也”,和谐是天地万物运行的源泉和动力所在。在保障社会的安定,实现政通人和的治国之道方面和谐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如孔子提出的“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6},孟子推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7},将“三才”重心最终落在了“人和”上,荀子主张“群居和一”{8}“和则一,一则多力”{9},把和谐作为社会运行和力量凝聚的规则。同时,孔子提出的“和为贵”{10}的命题更是认为和谐具有最珍贵的价值,是一切行为的准则。除此之外,古代圣贤还崇尚和谐的修身之道,《礼记·中庸》主张:“君子和而不流”。修身之道,讲究的是“身心之和”以及“天人之和”,所谓“和乃生,不和不生”{11}。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和谐理念极其丰富的价值蕴含,让和谐理念成为中华民族根本的价值取向和追求。
  如何能够达到和谐?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一直是人们追求的基本目标,达到和谐的机制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和谐是不同因素相调和而产生的多样性的统一,在这个统一体中各种因素、各个事物都相辅相成、各得其所,既不为过也无不及,都在“度”的调配下达到动态的平衡。中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致和之道,对此有很多研究和论述。道家把“道”看做是宇宙的根本法则和万物存在的依据,“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12},以遵循“道”作为达到和谐的机制。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3},认为和谐是阴阳二气相互冲突调和而达到的状态,而正如庄子所说:“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14}。“道”就是这个和谐统一体里的“度”。阴阳二气尽管相互对立、冲撞却始终遵循“道”的基本原则处在“和”的统一体中。
  在儒家,和谐机制的适度性标准是通过“礼”来实现的。《论语·学而》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也就是说,礼制最可贵的用途是维持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和谐有序,先王之道最美好的地方也就在于此。无论大小方面,都因循“礼”的规范而达到和谐,倘若在有些情况下不行礼制,而仅凭借大家都知道和谐有序这一目的来行动的话,是不可能达到最终的和谐的。《中庸》对和谐之道作了经典性的阐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5}。在这里,“中”表示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反映要达到的理想和目的,只有通过“中”这条道路才能达到“和”的大德,“中”就是实现和谐的标准、途径和机制。《礼记·中庸》把“中”解释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故此,人们只有通过“执中致和”的正确方法,才能实现美好理想,达到事物共同发展的和谐境界。
  二、和谐理念的生态阐释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这三个层面,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环境保护思想的形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指人与自然之间处于平衡与协调的状态。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只有处于和谐关系中,才能各得其所,得到发展并生生不息。中国传统哲学把这种天地万物和谐的状态概括为“天人合一”。
  儒家对“天人合一”观念进行了许多阐发。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姓生焉,天何言哉!”{16}认为天地运行、四季更替、万物生长都是自然而然的,这体现了孔子对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认识。《礼记·中庸》对这一观点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汉代董仲舒认为天、地、人三者虽处于宇宙的不同位置,但“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17},最终达到和谐。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8},强调“道”是自然的运行的最高准则,人应当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9}的境界。
  中国古代哲人从“天人合一”的观念出发,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使天地万物和谐共生。孔子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20}的做法,主张只用鱼竿钓鱼,不用大网拦河捕鱼,并反对射猎夜宿之鸟。张载认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21},天地万物如同我们的同胞和朋友,本质上没有不同,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达到“天人合一”。史书上记载的“网开三面”、“里革断罟”等典故也是古人善待自然万物、追求天人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
  关于人与人的和谐,儒家对此论述最多。孔子以“仁”作为维持和谐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他提出的“泛爱众,而守仁”{22}的说法,就是要求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注重他人的价值,以仁爱之心对待一切人,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和谐人际关系。在这个基础之上,儒家提出了将人类社会的“仁爱”推行到对自然万物的爱的展开,强调人类应有爱心,善待世间万物。孟子把“仁”由“亲亲”、“仁民”扩大到“爱物”,“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23}。汉代经学家董仲舒也将爱护生物作为“仁”的基本内容,“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24}宋代张载提出的“平物我,和内外”{25}的思想,程颢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26}的学说,都是儒家在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上所做的由人及物的扩展。
  道家主张应超越现实的社会政治制度—礼制,来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老子看来,所有的人都具有共同源于“道”的本质,“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27},即天道弥合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对立。从“道”的基础出发,人与人之间本应没有尊贵、贫贱、高低之分。但是礼制却偏偏强调亲疏贵贱,这是不合天道的,人们应当体天道而行事,把天下看做是一体,将众人看做是一家。其方法就是:“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28}从这种人无差别之分的思想出发,道家认为万物也与人一样都是“道”所创生的,所以就不能否认万物与人具有同样的价值,从而提出了“万物一齐,孰短孰长”{29}的观点,主张以“以道观之,物无贵贱”{30}的态度来对待万物。
  在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上,中国古代思想家主张人之身心和谐,应当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孔子肯定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在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上也不反对求富。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31}“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32}。但是,孔子同时又强调“欲而不贪”{33},反对放纵贪欲的生活态度,认为应当遵从一种“合于义”的节制的生活。他说:“君子有三戒……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34},也就是说,人们在喜怒哀乐上,在追求物质利益上,要掌握和谐的原则,要保持平衡谦和的心态,不能贪得无厌。在孔子看来精神上的充实,感情上的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他称赞满足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的颜回“贤哉,回也”{35},于是他强调人们应当认识到:“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36}。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37}。要知足就必须对正常的物质生活之外的奢侈享受有所克制,克服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物质享受的习惯和行为,“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38}。这种坚决反对在物质欲望上不知足的态度,在当时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和谐理念与生态文明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过渡。工业文明的降临,一方面以其巨大的改造自然的能力给予社会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它也割裂了此前数追问

这是什么情况啊?网上找来的?

追答

嗯,这些是比较好的材料。我去年写的一份找不到了╮(╯_╰)╭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