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定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31

防震减灾,其注音为fángzhènjiǎnzāi,其核心概念是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防范和减轻地震所带来的潜在破坏。这个术语主要关注于两个关键方面:一是防御,即通过科学规划和技术手段,尽可能减少地震对人类生活和基础设施的直接影响;二是减轻灾害,即在地震发生后,通过快速响应和有效的救援措施,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防震减灾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法规,详细规定了防震减灾的各个环节。首先,它强调了防震减灾规划的重要性,确保在地震风险区域有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其次,地震监测预报是防灾减灾的先决条件,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时监控地震活动,提前预警,为人们争取宝贵的避险时间。


地震灾害预防则涉及到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教育公众的防震知识普及等方面,确保在地震发生时人们能够有应对的能力。在应急救援方面,该法规定了明确的救援机制和程序,确保在灾难发生后,救援行动迅速、有序进行。


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是减灾工作的后续阶段,旨在提供临时住所和恢复受损社区的生活秩序。同时,法律还规定了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各项防震减灾措施得到有效执行。法律责任方面,法律明确了各方在防震减灾过程中的义务和责任,以确保法规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度。


总的来说,防震减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预防、预警、救援和恢复等多个环节,其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


扩展资料

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于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并于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