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的实施对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10
  《新课标》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平等对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 《新课标》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确定为本次新课改的一项重要目标,并明确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高一新生难免在各方面存在着不成熟,面对高中英语大量词汇、复杂抽象的语法以及一定篇幅的阅读训练等常感到迷茫,一旦落后,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或自卑心理。在实际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消极的情感态度,诸如焦虑、抑制、过于内向、害羞、胆怯、缺乏学习动机等等,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克服的消极因素。下面,我结合自身在英语教学中的体会和做法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努力将自己的心理调整到符合学生特点、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状态,将激情、微笑、趣味、爱心带进学生的心坎,要主动接近学生,与他们交朋友,有意识地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其“亲其师”,而“信其道”。特别是给学生以充分的爱和帮助,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上好第一堂“见面课”,使学生对高中英语学习有一个初步了解。在第一堂“见面课”上,我不但作了自我介绍,包括本人简历、兴趣、爱好、特长、教学策略与方法等,让学生尽多地了解教师,而且请学生聊初中学习,初中同学、老师,了解其学习习惯等……在做总结时我告诉学生 “I not only want to be a good teacher, I also want to be your good friend……”。这样拉近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距离,排除师生情感沟通的障碍。
  2、采用正确、多样的评价手段来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备课和课堂教学的用语上,要避免使用一些可能损伤学生自尊心和打击学生自信心的话语,而应当以鼓励、赞赏为主,让成绩好的同学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让成绩差的同学消除紧张、害怕的情绪,这些均有利于激发出学生巨大的学习热情,甚至对学生产生终生的影响。同时,评价主体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要改变教师包办评价的状况,增加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一)做好学生学习英语习惯的衔接。
  学生上高中后,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又轻易接受教师的意见,这就有利于对他们重新塑造学习习惯。我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养成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习惯:
  1.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这里的工具书指的是:字典和语法工具书。我指导我的学生选择一本英语双解词典作自己的良师益友,我特别给学生推荐了《高考必备》。并且告诉他们遇到词汇方面的疑问不要被动等待教师解答,学会自己查词典求得答案。同时自备一本好的英语语法工具书,养成经常翻阅的习惯,在口、笔头实践中使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造句写作文,达到语法的学以致用。
  2.预习的习惯
  课前的预习就是为了给自己寻疑,有了疑问才有一种探寻答案的迫切愿望,才能重视寻求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高中英语教师对学生的预习就不能仅仅是泛泛而提,而要把它当作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其进行精心指导,逐步规范要求。单词预习应注意词的音、形、意、用。为此,教师须从一开始就引导学生借助词典学词汇,掌握单词读音、语意、用法、例句、派生词、合成词、反义词、同义词及动词的词形变化规律。尤其是音形不一致、容易拼错及含有新意、特殊语意的单词。同时,预习要从文章大意、篇章结构、语言形式等不同维度去思考,概括起来六个字“读、划、查、思、问、译”。读即熟读单词,读懂课文,尝试概括主旨大意、语篇结构;划即划出生词、短语或好词好句,自主发现文中新语言等;查即查阅词典、书后词汇表或参考资料;思即思考课本问题;问即提出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困惑;译即译文,尝试把文中某一段译成汉语等。我们学校的“先学后教,反馈提高”的教学模式及“学案教学法” 都对学生的自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然,学生受益非浅。
  3.朗读的习惯
  外语不仅是文字,它首先是语言。语言是要讲要读的。而我们中国人学外语又缺少语言环境,所以朗读是很必要的。模仿、朗读、边听边读和背诵等都是语言学习的最基本形式,有助于学生积累大量词汇和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形式,对口语和写作具有直接的模仿借鉴作用。课文中许多精彩段落,课外大量美文,练习中大量的优美语料,许多名片佳作等都蕴含了思想美、语言美、音韵美、节奏美以及气势美,这些都只有通过朗读、品味、模仿去感受。它既可以帮助学生练口语,又可以帮助记忆,同时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语感。因此我经常鼓励学生开口读,大声读,养成朗读的习惯。
  4.整理错题的习惯
  对每次作业、考试中出现的错误都要及时认真地进行整理,把错误原因弄明白,以便对症下药;并鼓励他们把典型错题抄下来,把错误原因、解析写在不同的地方。鼓励他们经常重做“错题” 巩固和加深对错误知识点的掌握。同时提高改错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5.自己归纳整理的习惯
  初中以讲解、归纳后记忆、操练和运用为主要形式;而高中则是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方式,从语言现象中归纳出规律,然后进行运用。在我教学过程中,每结束一个单元,学生们都会总结出该单元重点词汇及用法,固定短语,精美句子,语法及经典错题,并认真抄写到笔记本上,过一段时间重做错题,会有“温故而知新”效果。
  6.阅读课外书与摘抄的习惯
  初中英语教学一般还只限于课本,到了高中阶段,英语阅读能力作为一个侧重培养目标,如果还仅限于课本就不够了。高中英语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英语读物,随身携带,随时阅读,作好摘记。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把重心放在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上。通过泛读训练,培养阅读兴趣、习惯、技巧和能力。另外,师生要增强心得的交流,以便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英语课外阅读的指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