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里那些古老的船(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9
需要横渡的时候,河流总是远征的阻碍;但当沿江上下时,河流就成了最天然的道路。

杜甫说自己在成都的草堂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朝的诗人们,譬如李白,就是坐着舟船,从四川(蜀)过重庆(巴、渝),再过湖北(楚)、安徽(皖),直到江苏(吴)——如果谁愿意的话,还可以继续漂流,前方就是浩渺的海洋。

顺流而下时,水流就是前进的动力。但在静止的水面,或者逆水而上的时候呢?

聪明的古人早就发明了伟大的风力交通工具:帆。

在古代,它不写成“帆”,而直接写作“凡”,最典型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是“

古人早就忘记了“凡”的本源,可能是因为帆醒目地成为船只的标志,所以凡字就慢慢地变成了一个表示总括、举例、普遍一般的抽象字。

但还有许多证据可以佐证“凡”就是古代的船帆,其中最有力的证据是“风”字。在古代,风和凤本是同一个字,繁体写作“凤”,也就是“凡鸟”:凡+鸟。古人早就聪明地认识到,大鸟的飞翔有赖于风,正如帆的使用有赖于风。就像今天的小孩聪明地用飘动的柳条来画出没办法直接画出的风,古人则用和风必不可分的船帆,来表示无法直接象形的风——为了避免被直接认成是帆,又加了一个鸟字。

好了,现在“方(竹筏)”有了“凡(船帆)”,就可以启程远行了!

凡+方,这就是“旁”字,金文写作“

”。

如果要给“旁”字的本义作一个诗意的现代解释,那就是“远方”:扬帆远去的小舟;到远方去;遥远的地方……

也许,旁日月、旁薄立四极、旁薄(磅礴)万里这些词语里,还暗含着远古“旁”字的诗意密码。

但扬帆远行的,是小舟、大船,而不是筏子。是的,真正和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不是“方”而是“舟”,因为后者更坚实耐久,利于远行,而且更充分利用了阿基米德所发现的浮力定律,用人工的办法超越了自然——乃至于钢铁也可以浮在水面。

然而有趣的是,舟在古代未必就是指船!

在听钱峰老师万物启蒙课程的“船课程”时,一个孩子说,船就像是一只盘子。这真是说到了本质上!

在古代汉字里,舟、盘、般、搬这几个字本就是不可避免地纠葛在一起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