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自己做朋友,从认识潜意识开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0

也许我们都曾有过这些经历。

在手机导航都无法给出指引、电子地图未曾标示的乡间小路上,经过连绵起伏的密林和水汽氤氲的谷地,你又累又饿,体能早已见底。

不巧的是,前方分出两条岔道,照理来说,至少有一条是通往村落,但是也不排除是村里人去往耕地、水源时往复践踏出来的便道。

任择其一而行,一旦赌错,错过路口的后果相当严重。

无人可供求教或呼救,你“潜意识”里选了一条路,走了下去。也许是运气太好,沿这条路走不多时,袅袅炊烟跃然眼前。

离登机还有相当久的时间,百无聊赖,流连于机场书店。从书架上信手拾起一本本翻阅,沉浸式的体验使你几乎忘记时间。

幸好在无意中瞥了一眼腕表,惊呼差点误机,于是随手抓起一本书就去结账,顺利登机后偷空一看,原来这本书正是刚才翻过的若干本书中最感兴趣的一本。

去市立美术馆观展,画面中展示的符号语言包罗万象,既有象征着工业兴衰的齿轮、波纹管、螺纹钢、四通阀;

也有信息时代常用的PCB板、钎焊工具、大半针脚已被折损的芯片、蒙尘的显卡;

更有远古时期伴随人类一路走来的各种珍兽奇花……

现实和虚幻交织,把你带入一片混沌的秩序之中,万物平等却又阶级森严,老辣的童真,沧桑的稚嫩——你的思绪纷乱极了,但是,眼前的画面和模糊的梦境、生活现状三者渐渐融为一体。

这一刻,你觉得只有你才懂作者的真意。

钢琴是充满技巧的音乐 游戏 :精于此道的技师不必过脑子,也可以挥手成调。

以上种种,其实都源于我们的潜意识。

那么,潜意识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自己都很难觉察到潜意识的存在?潜意识如何发挥作用?

潜意识研究史:精神分析的柱石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轻易觉察到自己的潜意识(subconsciousness),那它未免也太名不副实了一点。

潜意识是指我们的心理活动中属于灰黑色的、不起眼的那一部分,它确实存在,但又不被人意识到。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释义有些接近我们平日所称的“本能”,但其内涵却更为深远。

可能用直白的语言很难精确解释潜意识的含义,对此,精神分析学派的导师弗洛伊德有过一个精巧的比喻:在潜意识的厅堂之中,异常嘈杂而拥挤,各类型的心理冲动四处游窜,迫切地需要一个宣泄出口。

连接于厅堂和接待室之间的检查站,有一个严苛的看守,全凭一己好恶对心理冲动进行命运的选择和评判——经他之手准予放行而进入接待室的心理冲动,则升格为意识;

其余不得门路的心理冲动则只能继续逡巡于旧地,这就是被压制的潜意识。

其实,潜意识的研究史也相当悠久了:17世纪时,笛卡尔便首先将意识不能觉察的一部分大脑活动和精神划清界限,这一激进的观点引发了后世学者的不断 探索 。

据传,笛卡尔在1619年的冬季做了一个梦,涉及鬼怪、幽灵、风、光等缥缈不可捉摸的超自然力量,他认为自己的理性和感性力量正在彼此博弈,为摆脱这幅窘况,他逃进一所学院,希冀能获取庇护。

笛卡尔依靠自身对梦境的解读,引领整个西方哲学圈更向前迈进了一步,而主宰各种乱入的元素、符号、意象、动作的那股神秘力量,很难说跟笛卡尔的潜意识没有关系。

时间推进到18世纪,莱布尼兹首次肯定了潜意识的存在,指出不应把心理现象和意识现象简单画上等号;

赫尔巴特在莱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界定了 “意识阈限” 和潜意识,依照他的理论,一个观念从被彻底压制的状态,到放松、进而转型为真正能扬眉吐气的观念,这其间所跨越的障碍或界限被称为意识阈限,未能跨越界限的则被称为潜意识。

随后,卢梭、叔本华和费希纳等人先后对非理性主张进行了体系梳理。直至弗洛伊德一锤定音,给出了深受肯定与赞扬的潜意识理论。

潜意识为何不被察觉

如同前面所讲述的,弗洛伊德认为意识对本能冲动存在压制作用,无意识则是心理活动的一处矿藏——是意图、动机的源泉。

为了区分那些对意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部分,于是造出“潜意识”与“无意识”进行区别。

对于潜意识所处地位的看法虽然众论纷纭,但其中一个颇为人信服的看法是,人的意识系统分为三个层级:

显意识 ,具有明显的 社会 属性;

下意识 ,它包含有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的生物性功能意识的有机结合,具有明显的生物属性;

潜意识 ,不可被人直接察觉、介于显意识和下意识之间的媒介层次,具有 社会 -生物属性二相性。


从生理学角度解释,则另有一套理论给出解释:大脑在 情感 的感知和评价上具有两套班子,其中一个为有意识的、主动加工的皮质通路,另一个为无意识的、自动加工的皮质下通路。

与之对应的是阈上刺激和阈下刺激——二者引发的N2波在头皮定位有一定区别,分布差异反过来可以成为推断情绪处理过程的判据。

潜意识难于被观察,更难以被感受。但它如同一个无底深渊,能够储备我们从小到大所有的见闻、经验、体悟、认知和思维所得。

篇首所举出的几个例子,正是潜意识在给我们以无形的指引:我们对于人类适宜居住环境所具备的风土、气候、朝向、水源等有着本能的选择倾向,因而从道路分歧上更容易选出有“人气”的那一条;

看过的书即便是随手放回,但潜意识已经对感兴趣的书做了标记,就存留在脑海深处的记忆迷宫中;

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和意象经过大脑的解构和重组,反复与经历过的场景对比,直至选中相似度最高的一个,因而瞬间将我们拉回那个场景下的心境中……

潜意识的通路唤醒需要一定的条件,它更像一条密码式的指令,一张绘有敌军布防的军事地图,彼此交错而互不干涉的棕榈叶,淙淙溪水流淌下静卧的卵石。

一旦遇上特定刺激,潜意识便进入高速运作之中,我们的习惯、癖好、倾向于是表露无余。

如何驯化潜意识

除非到达太上忘情的超然阶段,一般人在做事时很难摆脱情绪的控制。

顺畅或是抵触,情绪总能对事情的成败给出影响。

我们更能做成那些本来就名列于愿望清单上的事情,却对不合理的摊派、无收益甚至有风险的杂事充满抵触情绪,而工程量巨大、难度颇高的任务则从一开始就以压倒性的优势击溃了我们,拖字诀打头阵——人人难以幸免。

潜意识,是情绪背后的大佬。要摆平畏难情绪,抗击拖延症,驯化潜意识的力量为我所用,带来的帮助是巨大的。

要想和潜意识形成交流,反省,是一个很好的手段。

我们平日里太注重不断前进,却很少为风景驻足——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边界、性格倾向都不明了,又如何奢谈驯服潜意识这匹野马呢?

反省,可以帮我们理清负面情绪的来源。

回溯和复盘,就如同牛的反刍一样,在夜阑人静之时,入睡的前一二十分钟,不妨好好想想一整天的对白、行动次序、工作节奏、生活安排、饮食与运动……

知道悲喜由何而来,又因何而止。

这种不断与自我交流的桥梁一旦建立,便能摸索出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那根红线。

将“害怕丢脸”的种种原因想清楚,也许就成了“渴望荣誉”;将“贪嗔痴恨”的强烈 情感 细细琢磨,也许能够回归理性,恬淡以对。

潜意识像一本翻不完的旧书,它忠实,随叫随到,我们虽说不能彻底掌控它,但认识、接纳,和潜意识做朋友,却是可以做到的。成为更好的自己,从再次认识潜意识起步。

[1] 刘奎林. 潜意识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兼评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J]. 哲学研究,1998.

[2] 傅婕. 基于潜意识与行为习惯的交互设计启示性[D]. 湖南大学,2013.

[3] 白月. 论潜意识中的童年因素在绘画中的表达[D]. 东北师范大学,2013.

[4]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第五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END-

作者: 凌辰

设计:多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