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文学院的前世今生(8)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在清华文科的恢复和发展中,人文社会科学院扮演了“孵化器”、或者说是“老母鸡”的角色,今日清华众多的文科院系,多与它有着血缘关系。而今,几经裂变,不断壮大的人文、社会两个学院,终于可以独立门户。今日的人文学院,主体由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哲学系及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组成,与老清华文学院神似。曾经的清华文学院,在新的世纪中,以“人文学院”的名义,浴火重生了。“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卷阿》),祝福新生的清华人文学院,能够“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六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一瞬,甚至是“曾不能以一瞬”,然而,对一所仅有百年历史的大学而言,它又是一段并不短暂的时光。历史有它自己的逻辑,有它的偶然,1952年那次“调整”的功过,自有人评说。令人欣喜的是,一个真正的“人文”学院重生了,这多少意味着人文教育的认可与回归。

  冯友兰先生在《论大学教育》曾云,“大学不是职业学校,不只在训练职业人才”,大学所训练出来的人“只有特殊机能还是不够”,他“还是一个‘人’”,“所谓‘人’,就是对于世界社会有他自己的认识、看法,对已往及现在所有有价值的东西——文学、美术、音乐等都能欣赏,具备这些条件者就是一个‘人’。所以大学教育除了给人一专知识外,还养成一个清楚的脑子、热烈的心,这样,他对社会才可以了解、判断、对已往现在所有的有价值的东西才可以欣赏。有了清楚的脑、热烈的心以后,他对于人生、社会的看法如何,那是他自己的事,他不能只在接受已有的结论。”(冯友兰:《论大学教育》,《三松堂全集》)

  中国的高等教育历经动荡,当下又遭遇不期而至的浮躁,但动荡、浮躁过后,教育终将回归其本质,就是养育合格的“人”,而不只是听话出活的机器。科学技术也好,人文社会科学也好,终极的目的还是服务“人”的生命的需求,是让生命更加有尊严,让人的生活更加美好,让作为这个蓝色星球物种之一的人类更好地延续下去,而不是相反。这一切都离不开对“人”的本身的关注。

  今日的清华园,人文色彩日渐浓厚,道路有了“明德”、“至善”,食堂有了“观畴”、“听涛”,就连男女生的比例也日趋平衡,那些聪明绝顶的水木男生,也不再总是惊艳西邻湖畔上的女孩。谢维和先生在为《清华大学文科的恢复与发展》一书所作序言中说:“清华大学文科这些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清华大学文科的恢复与发展》,文前页3)相信,走在正确道路上的清华文科,定能创造新的风流,清华园也定能恢复她曾有的人文厚重,成为时代风尚的引领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