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A是现在很流行的一种说法,原意是“搭讪艺术家”,它原本是指男生对女孩子进行打压,精神控制,让对方陷入其中,从而达到控制对方。
后来,慢慢引申到职场里。但是你知道吗,在家庭中,也会有无形的PUA。
所谓PUA式的父母,就是指借着爱的名义,打着为你好的口号,不断地嘲讽、打压、否定你,从而达到控制你。
01
你是PUA式父母吗
PUA的逻辑是:你还不够好,你不配得到爱。你要变得更好,才配得到爱。
中国的父母也有类似的教育,叫“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你看看”,就像魔咒一样在他们生命里如影随形。
父母的各种指责、比较,都会让孩子陷入不自信的境地。
妈妈想要帮助孩子变得优秀,当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一味地以这种方式告诉孩子要努力,孩子感受到的也许就只有压力。
有一个孩子曾经举例说明为什么妈妈说话总是“像子弹一样打在自己心里”:
他说,妈妈经常在吃饭前,有意无意地说一句诸如“我们小区你张伯家的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了”之类的话。
各位家长一定知道这位妈妈在试图通过这些案例激发孩子好好学习。
但孩子说一听到这种话就一口饭都吃不下去了,因为所有这些话只代表一个含义,那就是:“全小区只有我一个笨蛋!”
家长要帮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不是向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是帮助孩子提高达成优秀的能力。
02
我都是为了你好
有一种 情感 绑架,叫做“我都是为了你好!”
我想,很多父母都对孩子说过这句话。
“为你好”,都是满满的束缚和压力。
我们从来不否认妈妈对孩子的爱,但妈妈爱孩子和能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根本是两回事。
这种爱到底会给孩子带来自信,还是带来压力,并非取决于家长的动机,而是取决于孩子从这种所谓的“爱”中得到了支持的力量还是压迫的力量。
当孩子已经竭尽全力,仍然很难变得更加优秀的时候,所谓的爱就可能给孩子带来压力。
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9岁的孩子,在 游戏 《我的世界》里建造了一座很宏伟的城堡。
他非常自豪地向爸爸展示过。
因为疫情,学校停课,孩子早上总是赖床,本来上学要7点钟起床,现在一般都睡到9点多。
在警告了几次没有什么效果后,爸爸把他电脑上最喜欢的《我的世界》一年的存档删掉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孩子又哭又叫,非常难过。
相信这位爸爸的本意也是为了纠正习惯,为了孩子好。
但这样的行为却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虽然只是 游戏 ,但毕竟也是一整年付出的结晶啊。
试想你做了一年的项目被清空,心里是什么感觉。
平等思维告诉我们:爱不是一个人积累的感情的宣泄,不是把自己满腔的爱不顾对方死活一股脑倾泻给对方。
爱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让被爱的人感受到爱的能力。
03
为孩子牺牲一切
是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
“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最可怕的是,父母还会时常拿这份礼物来要挟孩子:
我牺牲了这么多,为什么你不能报答我呢?
这种父母其实就是控制,为的就是使孩子听话、顺从。
综艺《奇葩说》中,黄执中讲过一个“鱼头妈妈”的故事:
有个妈妈,每次吃鱼的时候,都是把鱼肚子肉留给孩子吃,自己吃鱼头。
临终前,她告诉自己的儿子:“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吃鱼头。”
黄执中说,小的时候听到这个故事,觉得母爱好伟大,但是长大后,却觉得这个儿子太难了。
妈妈牺牲自己,用这种“伟大”来绑架孩子,让孩子一辈子都活在内疚之中。
“我们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不听话就是没良心!”
这样的 情感 绑架,比“为你好”更难挣脱,让很多人很多年仍然心生愧疚。
所以,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不是让别人看我们做得多好,孩子多乖,多听话。
培养孩子的目的,是让他能够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独立应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与事。
父母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他的世界,从孩子的行为背后,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动机。
只有这样,才能够走进他们的内心,建立可以真心交流的关系,才能够真正地引导他,帮助他。
一味塞给孩子所谓好的,却不愿倾听孩子的心,这其实是家长的一种自我满足而已。
你是怎样看待家庭PUA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