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债管理政策公债管理的有效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11

公债管理政策能否作为宏观经济调控工具,关键在于其能否通过调整公债结构影响实质经济变量,如利率、货币供应量和托宾q等,即公债管理政策的有效性。20世纪中叶,经济学家如Rolvh (1957)、Musgrave(1959)、Brownlee and Scott(1963)以及托宾(1963)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一问题上。托宾的《论公债管理政策的原则》尤其开创了现代研究,他从资产组合和累积角度分析公债管理的经济影响。


资产组合理论,由哈里·马科维茨于1952年提出,强调投资者根据风险厌恶和收益追求调整投资组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由威廉·夏普发展,解释了投资者如何根据风险偏好调整投资。这一理论在宏观经济政策,包括公债管理中广泛应用。托宾认为,公债管理的经济效应取决于资本的预期边际生产率和意愿收益率,其中后者受政策影响,可通过调整公债结构改变。


在资本预期边际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公债管理的关键在于影响资本的意愿收益率。托宾指出,短期公债增加可能导致银行减少超额储备持有,增加贷款和派生存款,从而降低资本意愿收益率,产生扩张效应。长期公债的效果则取决于其与货币、短期公债和资本的替代性,一般认为,增加长期公债会扩大资本需求,降低资本意愿收益率,产生扩张效应。托宾认为,公债结构调整的经济效应取决于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对资本的替代程度,通常长期公债的这种替代性更强,其调整可能导致扩张效应。


总结来说,公债管理政策的有效性在于其对资本意愿收益率的调控,通过调整公债结构,特别是短期公债与长期公债的替代关系,来影响经济的扩张或紧缩趋势。
扩展资料

公债管理政策是在公债管理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般来看,广义的公债管理是指政府决策当局和公债管理部门围绕公债运行所进行的决策、组织、规划、指导、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工作,具体内容不仅包括公债的发行、流通、使用和偿付,还包括管理体制、债券评级、反假防伪等诸多内容,管理对象既包括债务规模也包括债务结构。而狭义的公债管理仅指政府的债务管理机构对既定规模下的公债结构所进行的调整措施,相应地,管理对象仅指既定债务规模下的债务结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