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文课更具“语文味”

如题所述

近几年来,由于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不再追求热闹而无效的教学,都十分清楚地明白,语文课姓“语”。“要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语文味是什么?“语文味”是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它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呢?我觉得杨丽芳老师说得好:“在恰当运用多媒体的同时,要让学生充分朗读,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情感的激荡,唤起童真童趣。”
一、语文课要有琅琅读书声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做到这些,必须注重读书。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只有“熟读”才会“精思”。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最直观表现莫过于一个人的语感如何,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
(1)读正确,读流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它的读都是以此读为基础。宋代教育家朱熹对于读书不仅强调读准,还强调读的遍数要多,他说:“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颂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如一位老师教的《金色的草地》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悟蒲公英会变色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采用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先是自由地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然后小组检查读,接着指名比赛读,最后一起朗读。学生有了读的基础,再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发现了这是
(2)口颂心维,
“心维”指的是读书时,思维处于活动状态,或感受,或理解,或疑惑……“口颂心维”简单来说就是边读边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崔学古也说过一句话:“得趣全在涵泳。”读书不“涵泳”,就不能“得趣”,“涵泳”指揣摩、玩味,即“精思”、“口维”
。因此,“口诵”与“心维”要统一。让学生用心地读,认真地思考,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内部已有的经验,通过联系上下文,真正做到读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产生新的疑惑。然后通过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的交流,把语文学深、学广。为了让“口颂心维”成为学生的读书习惯,我设计两种训练:①在布置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反复颂读课文,然后向同学们提出三个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自己不懂的,也可以是自己已懂,但很有讨论价值的。),这些问题有可能成为课堂上探究的问题。学生为了显示自己提的问题最有探讨价值,能让老师采纳给同学们讨论,都很仔细读认真思考。有的从内容上提,有的从思想上提,有的从写作上提,有的还从遣词造句上提,有的还从标点上提……有许多问题正是老师在备课想到的、要引导学生探讨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阅读仔细,而且会思考,会质疑释疑,对课文的理解就深了,阅读不再是肤浅了。②在课堂上,带着任务读。如我教《鸟的天堂》时,引导学生感悟榕树的特点。第一步: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请你边读边思考,用一两个词把它归纳出来。(庞大、生机勃勃、繁茂、美丽……学生的答案各不一样,但都是自己潜心阅读后的感受、体验。)第二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再读读课文,想想,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作者是怎样写这个特点的?就这样不离文本,紧抓读,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诵心维,读出语文味。
(3)有感情读。这是一种美读,一种升华的读,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维,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后的朗读。这时的情感得到升华,通过朗读创造性地表现这种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如教《第一场雪》时,学生在体会雪后的美景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雪后的壮美景色吗?”我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那么令人陶醉,让人仿佛看到北国粉妆玉砌的美丽世界。有了这感情朗读,语文味就更浓了。
二、语文课要有品词赏句
课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一颗颗贝壳,是那么丰富;又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是那么精湛,那么引人入胜;还像一杯杯龙井茶,耐人寻味。丰富、精湛、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品——品词赏句!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
1、对比品析。在比较中的品词赏句是我们常做的一个方法,因为学生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如教《泊船瓜洲》,在学生理解诗意后,引导他们赏析诗句时,我问学生:
“这首诗里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7
在语文教学领域,关于语文味的界说和演绎可谓百花齐放、众说纷纭。究竟什么是语文味?如何体现语文味?人们对语文味的理解,大体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偏向一:语文味缺失
在一些公开课上,评论这堂课有没有语文味,就是看这节课教师让学生读了几遍书。有的优质课的评选还要看看这节课有没有用到多媒体,于是很多语文课集中了过量的声音、图像信息。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多媒体的泛滥展示中渐趋狭窄,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在多媒体的演示中浅尝辄止。
偏向二:太注重形式
有位老师在执教《安塞腰鼓》的第二课时时,没能抓住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短句及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并从中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只是让学生运用多种形式阅读。学生读的声音很大,力气很足,一节课下来,学生读得口干舌燥,但教师没有指导学生借助文字再现形象,领略意境。
偏向三:语文味变味了
我曾经听一位老师教《看云识天气》一文,这位老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天气知识的认识上,硬生生地把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其实,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形象,富有韵律,极具画面感,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地说明了云的姿态万千,变化莫测。但这节语文课却变成了地理课。
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领悟语言的表达方式,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把语文课上成另一种课,与语文味背道而驰。那么如何让语文课散发语文味?
语文味是一场冲击波,能不能打开智慧的大门,还得有人去准备;语文味是一泓清泉,能不能相荡成漪,还得有人去施教;语文味是一片芳草地,能不能濡染学生心田,还得有人去播撒。教师拿到一篇课文,务必要站到一定的高度来审视它,备课时认真钻研文本,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既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又要从民族文化的高度来挖掘,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有所收获。
1.学高为师,体味语文味
“胸藏文墨虚若谷”才能为上出具有语文味的课堂奠定基础。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首先应是驾驭语言的高手,能自觉铸炼教学语言,同时,对美的教学文本,要积极深入地研究、理解和挖掘。一个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教师备出来的东西会更丰富一些,深刻一些。如果一名语文教师自身语言贫瘠匮乏,安于就事论事,墨守成规,还要让课堂充满语文味,恐怕是痴人说梦。
2.书声琅琅,读出语文味
余映潮说:“没有朗读的课只是课,不是美的语文课。老师必须与学生一起美美地听,美美地读。”朗读可以把文本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文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把人带进文本情境中,毫无障碍地接受课文内容的熏陶和感染。
3.语言品析,品出语文味
程少堂老师曾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深处。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就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丰富、精湛、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文本含蓄隽永的意味是学生自己品出来的,而非老师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地说出来的。
《第一朵杏花》中有这么一句:“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对这一句的教学,执教者提出问题:“这句话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通过对“捧出”、“开出”、“长出”等词语的比较,学生体会到“开出”、“长出”用起来平淡无奇,没有情感。
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语文味。
4.情感激发,悟出语文味
情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语文课堂。不论是教师,还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都要认真品析文本,进而领悟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感情融汇感情,思想碰撞思想。
5.教师评价,散发语文味
语文课其实就是情与感的交融,学生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心灵交流和情感碰撞的过程。语文课堂需要语文味,语文课堂的评价语言也需要语文味来濡染。相比于“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之类的评价语言来说,诗意的评价语言――“你的理解有深度”“你的朗读有播音员的潜质”“你有一双慧眼,善于观察”更有审美意味。这种评价情智并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作业设计,播撒语文味
语文课堂应该具有开放性。语文味的作业要求我们将视角投向更广阔的天地,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遨游。我们要超越课文,以课文里的言语运用实例为基点,延伸扩散到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如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后,为了巩固学生对诗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擅长绘画的学生请根据诗的意境画一幅图;擅长作文的学生请把诗改写成文,或者根据“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并用上这一句诗。无论是绘画还是改写,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了提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