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的图书目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Perface

前言
第一章 西方翻译理论概览
第一节 古典译论
第二节 近代译论
第三节 当代译论
第二章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
第一节 美国翻译培训派
1.策德内斯:创立培训班的前提
2.里查兹:翻译的理论基础
3.庞德:细节翻译理论
4.威尔:翻译的矛盾
第二节 翻译科学派
1.乔姆斯基:语言的“内在”结构
2.奈达:翻译中的生成语法
3.威尔斯:翻译的科学
4.德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早期翻译研究派
1.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
2.利维、米科和波波维奇
3.霍姆斯
4.列费维尔、布罗克与巴斯奈特
第四节 多元体系派
1.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界限的瓦解
2.通加诺夫:文学的演变
3.佐哈尔:系统内部文学的联系
4.图里:目标系统
第五节 解构主义派
1.福科:解构原文
2.海德格尔:重新认识命名
3.德里达:系统的解构主义理论
4.解构主义理论的影响
5.解构与创译
第三章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家评述
第一节 E.A. 奈达
1.三个发展阶段
2.对等概念
3.逆转换理论
第二节 J.C.卡特福德
1.翻译的语言学
2.翻译的界定与分类
3.翻译等值的条件与可译性
第三节 W.威尔斯
1.翻译是一门科学
2.翻译是交际过程
3.翻译方法的定义与分类
4.文本类型与翻译原则
第四节 P.纽马克
1.语义结构
2.翻译原则
3.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
第五节G.斯坦纳
1.翻译是理解的过程
2.语言的可译性
3.翻译的步骤
第六节 L.巴尔胡达罗夫
1.翻译的定义及实质
2.翻译理论的定位
3.语义与翻译
4.翻译的层次
第七节 A.V. 费道罗夫与 V.科米萨罗夫
1.费道罗夫
2.科米萨罗夫
第八节 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比较
1.共同的出发点和研究方法
2.不同的侧重点
第九节 G.穆南
1.语言与意义
2.“世界映象” 理论与可译性
3.意义交流与翻译
4.可译性与限度
第十节 塞莱丝柯维奇和法国释意理论
1.释意的基本问题
2.翻译程序与评价标准
3.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
第四章 西方翻译理论与英汉互译
第一节 文本功能与翻译
1.表达功能
2.信息功能
3.呼唤功能
第二节 意象与翻译
1.意象的特征
2.意象的分类与翻译
第三节 文化负载词汇与翻译
1.文化差异与词汇翻译的局限
2.文化负载词汇翻译的基本原则
3.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第四节 广告与翻译
1.书面广告的文体特征
2.广告英译的原则
第五节 信息论与翻译
1.翻译中的信息论概念
2.翻译标准与冗余等值
3.英汉翻译中冗余的平衡
第六节 文化观念与翻译
1.思维模式的差异
2.信仰差异
3.价值和态度差异
第五章 西方翻译理论展望
第一节 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第二节 翻译研究的文化回归
第三节 翻译理论的多元互补
参考书目
译名对照表
索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