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洞大槐树王氏家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6
1. 在明洪武至永乐年间,由于豫、鲁、苏、皖北部战乱和灾荒导致人口大量流失,官府下令从山西省泽州、潞州等地向这些省份移民。官府在洪洞县广济祠设立了中转站。明朝政府派员驻守此处,所有移民无论来自何方,去向何处,都在广济祠旁的大槐树下集合,领取迁移费用和安家补贴,办理相关手续。在离开之前,他们还在树下表达了对故乡的依恋之情,向故土致敬。由于当时的历史局限,绝大多数移民及其后代再也没有回到家乡。他们只有洪洞县、大槐树和树上的老鹳窝作为对故乡的记忆。这些记忆深深烙印在他们的脑海中,成为一代又一代移民后裔的祖居地。
2. 在祭祖小屋中,贴有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上面列出了四百五十个姓氏,供奉着他们的牌位,数量远超百家姓。这些姓氏的祖先是在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搜集和整理,这些信息被公之于众,以便于人们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纷纷修撰家谱,海外同胞也纷纷寻找与大槐树之间的血缘关系,进行寻根祭祖活动。
3. 王姓的迁徽始祖王璧在唐咸通年间从太原迁往歙县的黄墩苦竹巷。他的后代散居在歙县、绩溪、祁门、宣州、婺源、休宁、泾县、旌德等地。族谱记载,王希翔在唐末自黄墩迁至婺源武口;王云在北宋后期自篁墩迁至婺源中云;王瑜在唐光启年间自黄墩迁至婺源龙井墩。清朝的大臣王茂荫出自这个家族。全世界的王姓都把太原视为发源地,都是从山西向外移民的。而徽州的王姓早在唐代就直接从太原迁至篁墩,然后散居在徽州各地,比明代山西大规模向外移民早了千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