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伤害过自己的“有毒父母”年纪大了,我们该不该为他养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2


有些父母通过虐待或暴力等方式伤害自己的孩子。这类父母被称为“有毒”父母。“有毒”父母的表现之一就是不断地挖苦孩子,在心理层面上虐待孩子。近年来,此现象已成为一个 社会 问题。这些“有毒”的父母老后需要护理时,他们的子女该如何是好呢?记者石川结贵是《“有毒”父母的护理问题》一书的作者。下面听听石川介绍一下”有毒“父母护理的现状,以及子女该如何正确面对,妥善处理避免矛盾。


令子女们烦恼的难题——“有毒父母”需要护理时

石川结贵说:”‘有毒的父母‘一词最早出自美国心理指导顾问苏珊·沃福德的著作《原生家庭》(日文版已于1999年出版)。福沃德认为”有毒“的父母会给孩子造成恶劣的影响,他们会腐蚀并破坏孩子的身心 健康 。说的容易理解些,”有毒“父母的行为表现为平时或对孩子施暴,或辱骂,或懒得照顾孩子,或用毫无逻辑、自相矛盾的言行任意摆布孩子。”石川30年来一直从事贫困问题、教育问题、虐待儿童等有关现代家庭问题的采访工作。近几年她一直致力于“有毒”父母年老后的护理这一课题的研究。

石川补充道:“日本即将进入超级老龄化时代,老年人护理问题也必将随之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谁也逃不开老年人护理问题。承担首要任务的是家属,但家属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照顾老年人家庭关系破裂的问题屡见不鲜。”


图为石川结贵女士(いしかわ・ゆうき)。身份是一名记者。1961年生人。日本静冈县人。多年来从事家庭、教育、虐待儿童、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等题材的采访报道工作。著书多部。包括《使用智能手机的废人》(试译)、《报道居所不明儿童消失的孩子们》(试译)、《报道儿童无缘 社会 》、《谁来帮帮我?虐待儿童问题何时休?》(试译)等。

伤害过自己或没有给过自己父爱(母爱)的父母老后需要护理时,孩子究竟是选择照顾他们还是疏远他们。从子女的角度出发考虑似乎很难处理。石川女士持续跟踪采访了20位年龄跨度在51到59岁,家中有上述”有毒“父母的人。

据石川介绍说她身边多的是这样的人,自己根本没有刻意去找采访对象。

”有的人我过去采访的时候30多岁,现在50多岁了,正面临着父母的护理问题。有的人多年不见,突然某天给我发邮件哭诉说自己照顾父母非常痛苦。我想许多人现在都正在烦恼父母的护理问题吧“

听上去,都是些沉重的话题。


经常施暴辱骂我的父亲得了老年痴呆症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现年48岁的男性。目前经营着一家小型建筑公司。他自幼就遭到过父亲的”拳脚相加“以及辱骂。以”管教“为名的拳打脚踢是家常便饭,他的父亲也曾拿木棒对他一通殴打。他30岁时,父亲脑出血,右半身瘫痪,患上了失语症。他隔一天到他父亲家里照顾他。可老人不但没有收敛自己旁若无人的言行举止,而且还经常与护工发生矛盾。不久,老人确诊为老年痴呆症,已严重到到处乱跑的地步。而且事情正往人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与父亲同住的母亲也一反常态。她开始虐待患上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而且还开始责怪他。

这位男性唉声叹气地对石川说:”老爷子就够我受的了。现在连老娘也这样了。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唉~“


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是一位58岁的女性。她与自己的母亲,还有弟弟、妹妹同住在一所三室一厅的出租公寓。妹妹离婚后回来和他们一起住。她和她弟弟至今都未婚。她11岁时父母离异。母亲为了抚养她们三姐弟做过各式各样的工作,但也有让人头疼的问题。母亲交友不慎,用一部分钱在外面养了一个男人。她小时候母亲的情人时常性侵她,每天都痛苦度日,结果她长大后与家人断绝了来往。可是,在她40岁时,她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于是回来和她母亲一同生活。可就在大概4年前,她的生活完全变了样。母亲得了心脏病需要住院治疗,转年腰又骨折了,连走路都困难,经鉴定需要接受2级护理。家里经济上越来越拮据。母亲开始责骂她:“你啊。连婚你都结不成~真是愁死我了

她当时想杀了她母亲的心都有。(心想:“我都这样了。你竟然还损我。”)可想想自己也离不开这个家。因为既要照顾母亲,又要工作的话自己吃不消,结果只好靠母亲的养老金过活。采访过程中她含含糊糊地说:“母亲的牢骚非常让人生气。但是,考虑到现在的生活和以后的事情所以就……哎~”

石川说,10个需要照顾老人的家庭只有一两家能够处理好,其余八九家都有着各自大大小小的问题。

“养老院宣传册封面上不是印着那种类似”门面“的照片么。坐在轮椅上的老爷爷身边老伴和儿孙们环绕,大家满脸笑容。实际上这种其乐融融的场景实属罕见。”

石川说她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肩负照顾”有毒“父母的子女基本上都是性格认真且温柔的人。

石川说:”兄弟姐妹或亲戚多的家庭里,精明的人总是最先‘逃之夭夭’。这不只适用于照顾‘有毒’父母这个问题,在平时的亲子关系,家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上同样如此。性格认真温柔的人总是愿意努力付出。但父母通常不会领情,从不表扬他们,而是会表扬他们的’逃兵‘兄弟姐妹。照顾父母的子女得不到回报,在精神层面上会被一步步逼到走投无路。“



35.5%的人憎恨自己的父母

石川在采访过程中还注意到”有毒“父母分为两类人

一类人是常年对子女施暴或辱骂。连旁人都认为他们”有毒“,也就是显性有毒。另一类人,子女虽不视他们为”有毒“父母,但一旦子女开始试着照顾他们,就会意识到”原来我爸(或我妈)有毒啊!“,也就是说这类人属于隐性有毒。石川指出”隐性有毒父母“更让人棘手。

”如果遇上‘显性有毒’父母,子女本人不仅会抱持‘远离父母或与父母断绝来往也是出于无奈’的想法,也会招致街坊四邻的鄙视。认为这家的儿女‘不孝’。但如果遇上‘隐性有毒’父母,因为乍一看是模范父母,往往会被认为是在小题大做。结果导致子女本人钻进了死胡同。“

当然,不管父母是否”有毒“,护理本身都伴随着身体与心理上的双重压力。

根据日本全国劳动组合总联合(简称连合)2014年实施的一项”关于家中有需要护理的老人的子女对于护理问题的看法及其实际护理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从每天负责照顾老人的家属的压力程度来看,”压力非常大“和”有些压力“的人总和高达80%。此外,从是否对父母产生厌恶之感来看,35.5%的人感到自己在护理过程中有厌恶父母的情绪。从有无遭受父母心理上的虐待来看,12.3%的人认为有过类似经历。不仅如此,调查显示哭诉在家护理老人困难的人或家里有重度老年痴呆症家属的人对老人的厌恶之感愈加强烈。这一点与上述压力程度的调查数据雷同。


需要家人帮助的老人主要是认知能力降低的老年人,有慢性病或某些方面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可是,即使假设父母与子女感情融洽,帮助护理老人也是子女的一大负担。

石川说父母和子女感情融洽尚且如此,更何况是那些从小就没有被父母爱过的记忆的子女,或是从小被”有毒“父母虐待得苦不堪言的子女。对他们来说,照顾父母根本不能称之为负担,而说是与父母的斗争,或是与自己的斗争也不为过。所谓与自己的斗争,就是尽赡养父母的义务与憎恶父母二者之间相互割裂般的矛盾。

”简单来说或许可以总结为一句话——‘自己能不能照顾好自己本就讨厌的父母?’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十分复杂。虽然厌恶父母,却又想父母爱自己。虽然有毒父母难对付,但又不能对他们置之不理。子女往往左右为难。不仅自己内心矛盾,还有来自 社会 的尽孝压力,或由自己内心的责任感、罪恶感带来的压力。因此,无论是定期去探望父母,还是给父母安排养老机构,或是被父母叫去一起住,都逃不掉。“

但是,在努力护理父母的过程中,子女有时会回忆起自己年幼时对父母的憎恨经历,陷入眼前的父母是在折磨自己的错误认知。

”那么,子女也不能和任何人吐苦水。再遇上失业、生活困难、离异、与亲属断绝来往等情况自己的生活将彻底崩溃。许多人在走到那一步前,认为必须向 社会 求助解决“有毒”父母的护理问题。这也是我写本书的一大动机。“石川说道。


好好研究研究老年痴呆症的症状就能理解父母的行为

那么,实际上苦于护理”有毒“父母的人该怎么办呢?石川给出了建议。首先要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

比方说,有的老人吃饭时汤菜饭粒撒得到处都是,吃饭时间很长。子女若与父母有矛盾或厌恶父母,或许就会认为这是在故意刁难自己。但实际上父母的这一行为很可能是年老后认知能力降低导致的结果。

听石川说她本人曾咨询过老年痴呆症的专科医生为何患老年痴呆症的老年人行为异常。例如,将自己的粪便胡乱涂抹在墙上。

医生解释说老年人的排便功能减退后,会失去排便感,用手指触摸就会想要排便。如果老人认知功能正常,自己会用水洗净手指,或用厕纸擦拭干净。但,老年人一旦患上老年痴呆症,就想不起来该这样处理。所以,他们会把粪便涂抹在墙上,试图清洁自己的手指。

”也就是说,子女如果事先了解老年痴呆症的症状,当老人行为异常时就知道这是其中一种症状。如果明确了这一点,子女就可以在厕所的墙上贴一层塑料袋,让老人随意涂抹,到时取下塑料袋就行了。虽然这样做有些费事,但省去了自己每次发火后造成的徒劳无用的身心俱疲感。我认为子女需要做的就是暂时丢掉父母刻意刁难自己的想法,试着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同时,调查清楚疾病的症状,采取力所能及的应对措施,自己就会轻松一些。“


虽说如此,靠自己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不是嘴上说的那么简单。石川建议说,您可以咨询护理专员或护理员,或参加家族会与同样处境的人互相发发牢骚。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启发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其次重要的是“想开,保持自己身心 健康 ”。这是专门从事老年学研究的我日本同事樱美林大学长田久雄教授首先提出的。长田教授主张子女不要仅从自己的角度解读亲子关系,而应做到豁达,包容父母年老的事实。

父母对天天照顾自己的子女完全没有感激之情,反倒是偶尔来蘸糖墩儿的兄弟姐妹给他们区区10000日元(根据11月25日当日汇率约合人民币629.3元),他们就美得不得了,夸他们从小就孝顺。这种不平等待遇若一直持续下去,照顾老人的子女就会产生愤怒情绪,觉得自己做的一切根本毫无意义。不仅会造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还会导致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破裂。

石川说:“人做事都想得到回报。如果总想着‘我天天起早贪黑地照顾父母,为什么他们(父母和兄弟姐妹)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呢”“不求回报那不是扯淡么”,那天天想的就都是苦闷的事。如果你身处这样的境遇,我建议你可以试着自己表扬自己,认可自己。你可以对自己说:’没有任何回报,我不是做得也很好吗?我很了不起。‘这样来给自己打气。”


是和父母完全断绝来往,还是保持某种程度的联系

最后要谈及的是“如何与父母完全断绝来往”的问题。换言之就是“当逃兵”,“断绝关系”。虽然这话听上去传出去不好听,但石川说了解如何妥善与父母断绝来往至关重要。

“与父母断绝来往或许会遭到街坊四邻的指责。可是,如果对父母的恨意愈演愈烈,快毁了自己的话,我建议最好还是考虑一下这种情况。协助远程护理的NPO工作者也曾说过,与其因为”有毒“父母毁了自己的一生,不如先顾好自己的人生。”

因此,首要任务是弄清楚自己与“有毒”父母的关系。是死了也不想有任何瓜葛?还是想只提供一点帮助?自己想不清楚的话,可以去设有老年人生活、护理咨询窗口的地区综合服务中心进行咨询。在咨询中心确认自己的父母适合哪类养老服务的同时,毫无隐瞒地告知工作人员自己曾遭受过父母的虐待。综合考虑后决定今后是保持某种程度的联系,还是与父母断绝来往。

如果选择与父母断绝来往,必须事先通过父母居住地的自治体或地方综合服务中心办理包括护理服务在内的各种手续。因为,如果随意遗弃父母可能会以保护责任者遗弃罪等罪名被起诉。不过,我并不十分建议采取这种方法。石川补充道。

”因为有些父母的确很绝情。与其左思右想逃不出他们的’魔爪‘,最终酿成悲剧,不如尽早离开他们。因为即使子女不照顾父母,他们也能接受医疗或护理服务。“


相反,如果决定与父母保持某种程度的联系,那么事先要想好联系的尺度。梳理出自己能接受的和不能接受的。比方说,在父母入住养老设施的情况下,自己可以作为身份担保人。每个月给父母30000日元养老。父母去世只出席葬礼等。

”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能够牺牲的部分妥协,决定联系的尺度即可。这也是为了确保自己的生活及人生。


护理老人留给我的是灵魂的拯救

石川一直致力于采访面对严苛的护理老人境遇下的人们。她补充道:”我通过护理老人学到了很多东西。“

”这是我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会的。不过,情况有点特殊。

石川与丈夫离婚后,迫不得已照顾起了前夫的母亲。虽然二人在法律上,血缘上都毫无关系,但石川还是全权负责照顾起了这位患老年痴呆症,鉴定护理等级3级的”前任婆婆“。石川排除万难照顾老人的排便问题。不仅如此,在老人入住养老设施后,她仍连续给老人支付入住费。一开始她以为两三年老人就会去世,自己不必再支付相关费用,结果没想到老人在养老设施一住就是11年。11年间她也曾几次三番抱怨过这老太婆怎么还不死。但反过来想想,自己也从与本应是”陌生人“的前任婆婆的关系中得到了某种喜悦。


石川说:”’前任婆婆‘99岁那年去世了。临终前她用那爬满皱纹的双手多次对我作揖表示感谢,嘴里念叨着“儿媳妇,今后你就轻松了啊。”我看到眼前这一幕不由得泪流满面,内心彷佛也得到了净化。“

石川说正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她才更加深入积极地采访报道照顾”有毒“父母的人们。

我个人体会是护理老人获得的灵魂拯救就在自己的心中。心里不要总想着’老梆子终于死了。这下可轻松了‘。换种思考方式,想想’自己虽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但已尽己所能照顾老人了‘、‘自己能力有限,但尽力照顾老人了,无愧于心”。如果这样想自己今后的人生一定会发生改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