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中为何放置长明灯?不仅是一种象征,还有一个非常可怕的作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2

在一些关于盗墓的小说中,经常会提到古墓中的长明灯,它们在古墓中千年而不灭,若一旦人进入墓中,不久就会熄灭,现在的科学技术都无法解释。小说毕竟是小说,很多都有夸张的成分,但在真实的考古发现中,不少古墓里也的确会有长明灯的存在。

长明灯是双层结构,里面的一个容器内装灯油,灯芯用醋泡制,外层装水,用以冷却灯油。这是个伟大的发明,因为油灯消耗的油主要不是点燃了,而是受热挥发,醋泡过的灯芯不仅能保持低温,油坛外面的水也可以有效阻止油温上升。

史记中记载,在秦始皇陵墓中就安置有长明灯,至于秦皇陵中的长明灯是否还在燃烧,估计只能等到挖开的那一天才能知晓。客观来说,长明灯不可能长明,只是古人的一种愿望。一旦墓地被封闭后,里面的氧气会越来越少,即使燃料充足,也会因缺氧而熄灭的。

作为聪明的古人,难倒就不明白长明灯会因缺少氧气而熄灭吗?这当然不是!古人之所以在墓中放置长明灯,有两个原因。

一、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自古中国人都有视死如生的传统,人死后的陵墓也对应称作阴宅,君王尤其重视陵墓,作为死后的居所。他们也希望像生前的宫殿一样灯火长明,也代表了他们生前的辉煌,因此也就有了长明灯。

二、防止陵墓被盗

不要说帝王陵墓中了,就连那些有钱的诸侯及地主死后,墓地里都有很多诱人的陪葬品,这也就会被“摸金校尉”给惦记上。为了防止陵墓被盗,不仅设置了各种机关,还放置了长明灯。在陵墓被封闭后,长明灯会继续燃烧,直至里面的氧气几乎被完全耗尽,它们才会熄灭。

也是因为这样,如果有不太懂行的盗墓者进行盗墓,即使有幸躲过那些墓中的机关,也会因为缺氧而死。但若碰到那些经验十足的摸金校尉,就会把用动物扔进墓中,看里面是否缺氧以及有没有毒气。

所以,有些关于盗墓的影视作品中,盗墓者进入墓中后,就会自己用手抓自己的脖子,脸上表情很可怕。这并不是中邪了,而是墓中缺氧,导致盗墓者不能呼吸,甚至出现幻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