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3-04-26
不知道你是否真正统计过各朝的子女夭折数。又或者是把一个朝代末的夭折率跟另一个朝代初的夭折率作比较。
其实各朝的夭折率是差不多的。至少清朝出现绝嗣到要从旁支过继时已经到了倒数第二个皇帝了,而明朝中叶却早在中叶就出现了这个问题,而且多个皇帝只成活一两个皇子。清朝在末三帝之前,没有一个皇帝是少于四个成年皇子的(其中包括短命的顺治和被人说子嗣稀少的雍正)
而你觉得清朝夭折率高的原因主要有几个:
一、因为清朝离我们近,熟悉,使我们了解到了一些不知名的皇子女;而比较早的朝代我们只知道几个著名的成年皇子女,并不了解那些夭折的,就会下意识的认为没有夭折的。
二、各朝的历史记载习惯不同。比如说汉朝,其公主除有突出事迹外,只记载与皇帝同母的公主,这样要少多少人啊。记载的越详细,才越有可能发现更多的夭折子女,毕竟成年子女是都要记载的。
三、有人说是近亲结婚,这是一个很武断的结论。近亲结婚导致子女易夭折的前提是,帝后或帝妃之间存在近支的血缘关系,而且生下了孩子,才能有夭折率的问题。但清朝的几例近亲结婚都是未育(只有孝懿皇后生一女),这样就只能影响到生育率,而不会影响成活率。而后妃之前的亲戚关系,那最多只能算不伦,跟近亲结婚有一毛钱关系啊?
一定要说几个影响成活率的原因的话:
一、清宫的医疗水平应该确实是要低于明朝的,清朝入关后中医发生了一个比较大的断代时期,而且尤其是清初,对于汉人的太医持提防态度,更加信任萨满等巫医,这一定程度上还是提高了夭折率的。加上满人对天花等灾疫的抵御能力更低,造成了顺治朝和康熙初超低的成活率。
二、满蒙习俗普遍早婚,过于年幼的父母所生育的孩子夭折率自然是要偏高的。传统观点认为男子十七岁以后才肾水已固,顺治、康熙均为十四岁生长子,而汉族帝王是不可能早于十五岁成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