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丸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5

目录

    1 拼音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秦艽丸
      2.1 处方 2.2 炮制 2.3 功能主治 2.4 秦艽丸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明医指掌》卷九:秦艽丸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秦艽丸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秦艽丸的用法用量 4.5 制备方法
    5 《圣惠》卷五十三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秦艽丸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6 方出《圣惠》卷五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五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秦艽丸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7 《圣惠》卷六十五
      7.1 方名 7.2 组成 7.3 功效 7.4 主治 7.5 秦艽丸的用法用量 7.6 制备方法 7.7 用药禁忌
    8 《圣惠》卷八十八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秦艽丸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圣济总录》卷十一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秦艽丸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10 《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秦艽丸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1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秦艽丸的用法用量 11.5 制备方法
    12 《慎斋遗书》卷七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秦艽丸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秦艽丸

1 拼音

qín jiāo wán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秦艽丸

2.1 处方

秦艽、防己、松脂(炼成者),各一两半。枳壳(麸炒)、蒺藜(炒.去角),各二两半。川芎、苦参、白术、防风(去叉)、附子(炮裂.去皮脐)、蒴翟、干姜(炮),各一两。

2.2 炮制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2.3 功能主治

治诸风,瘙痒瘾疹,搔之愈甚。

2.4 秦艽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二十丸,温酒下,渐加至三十丸,旦晚食前各一服。

2.5 摘录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3 《明医指掌》卷九:秦艽丸

3.1 处方

川芎60克 当归60克(酒洗)秦艽60克(酒洗)荆芥穗30克共研细末

3.2 制法

酒糊为丸,如绿豆大。

3.3 功能主治

治产后气血大虚,风邪人于头脑作痛者。

3.4 秦艽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6克,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3.5 摘录

《明医指掌》卷九

4 《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4.1 方名

秦艽丸

4.2 组成

秦皮(去粗皮)1两,黄柏(去粗皮,炙)1两,黄芩(去黑心)1两,防风(去叉)1两,柴胡(去苗)1两,黄连(去须)1两,甘草(炙)1两半,葳蕤1两半,木通(锉)1两半。

4.3 主治

粘睛翳。

4.4 秦艽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临卧温水送下。

4.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5 《圣惠》卷五十三

5.1 方名

秦艽丸

5.2 组成

秦艽1两(去苗),乌蛇3两(酒浸.去皮骨,灸微黄),牛蒡子3分(微炒),防风半两(去芦头),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栀子仁3分,犀角屑3分,赤茯苓1两,苦参1两(锉)。

5.3 主治

渴利后,肺脏风毒外攻皮肤,生疮瘙痒,心烦。

5.4 秦艽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煎竹叶汤送下。

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6 方出《圣惠》卷五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五

6.1 方名

秦艽丸

6.2 组成

秦艽1两(去苗),栀子仁1两,茵陈1两,槟榔2两,商陆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

6.3 主治

阴黄。

6.4 秦艽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温水送下,日34次。

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 《圣惠》卷六十五

7.1 方名

秦艽丸

7.2 组成

秦艽2两(去苗),黄耆2两(锉),漏芦1两半,乌蛇4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防风1两半(去芦头),黄连1两半(去须),苦参2两(锉),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

7.3 功效

清热除痒。清血解毒。

7.4 主治

疥疮、湿疹、顽癣。干痒,搔之皮起。脓窠疥。慢性湿疹(顽湿疡)、神经性皮炎(顽癣)、皮肤瘙痒症(隐疹)、寻常性狼疮(流皮漏)、盘状红斑性狼疮。

7.5 秦艽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以温酒送下。

7.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7 用药禁忌

体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8 《圣惠》卷八十八

8.1 方名

秦艽丸

8.2 组成

秦艽半两(去苗),龙胆1分(去芦头),桑银白皮半两(锉),地骨皮半两,黄耆半两(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人参半两(去芦头),柴胡3分(去苗),赤茯苓半两,犀角屑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8.3 主治

小儿羸瘦体热,心神烦闷,小便赤黄。

8.4 秦艽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丸,用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8.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9 《圣济总录》卷十一

9.1 方名

秦艽丸

9.2 组成

秦艽1两半,乌蛇(酒浸,去皮骨,炙)1两半,苦参1两半,升麻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恶实2合,大黄(锉,炒)2两。

9.3 主治

肺风热,皮肤疮癣,瘙痒。

9.4 秦艽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以温浆水送下。

9.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0 《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10.1 方名

秦艽丸

10.2 组成

秦艽(去土)4分,苦参4分,升麻4分,黄芩(去黑心)4分,枳壳(去瓤,麸炒)4分,防风(去叉)4分,恶实(炒)4分,乌蛇(酒浸,去皮骨,炙)5分,蒺藜子(炒)5分。

10.3 主治

风毒气客经络,成风疽。

10.4 秦艽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早晚、食后以蒺藜子煎汤送下。

1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1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11.1 方名

秦艽丸

11.2 组成

秦艽半两,黄耆(锉)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漏芦(去芦头)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黄连(去须)半两。

11.3 主治

妊娠疮疥,烦热瘙痒。

11.4 秦艽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日午、夜卧温酒送下。

11.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2 《慎斋遗书》卷七

12.1 方名

秦艽丸

12.2 组成

川芎2两,白芍4两,归身4两,香附4两(醋炒),秦艽4两,槐花4两(炒)。

12.3 主治

肠风,久风入中。

12.4 秦艽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

12.5 制备方法

炼蜜为丸。

古籍中的秦艽丸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发无定处]疥疮

    苍术膏,疥虫服芦荟丸,砂疥服犀角饮子,脓窠疥服秦艽丸,经久不愈,血燥者,服当归饮子。外治:干疥者,...

    《外科心法要诀》:[卷十四发无定处(下)]疥疮

    苍术膏,虫疥服芦荟丸,砂疥服犀角饮子,脓窠疥服秦艽丸,经久不愈血燥者,服当归饮子。外治∶干疥者,擦...

    《周慎斋遗书》:[卷七]肠风

    结下血,渐渐至多,腹痛不已,地榆汤。久风入中,秦艽丸。久患肠风,十全大补汤。真肠风,风入中而化火也...

    《明医指掌》:[卷九妇人科]产后六

    、足牵搐,切牙头痛,昏冒,先服加减四物汤,次服秦艽丸。加减四物汤(即四物汤加减,方见经候条下。加减...

    《女科切要》:[卷七]产后头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