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曲唑片的临床试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3

以下临床试验资料主要来自国外进行的临床研究。辅助治疗在超过8000例绝经后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进行了随机、双盲研究,患者随机分组;他莫昔芬或来曲唑单药治疗5年;他莫昔芬或来曲唑治疗2年后,序贯来曲唑或他莫昔芬继续治疗3年。在转换治疗之前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中位随访期26个月时的有效性结果表2中的数据反映了主要核心分析(PCA)结果,包括来自两个非换药组及两个换药组截至换药后30天的数据。该项分析是在中位治疗持续时间24个月及中位随访26个月时进行的。在所有疗效终点指标方面来曲唑组均优于他莫昔芬组,且在无病生存期、至转移时间、全身无病生存期指标方面的优势具有统计学意义。表2在中位随访26个月时的无疾病和总生存期(PCAITT人群) 中位随访73个月时单药治疗组分析(MAA)的有效性结果仅包括单药治疗组数据的单药治疗分析,提供了来曲唑单药和他莫昔芬单药治疗疗效比较的长期的临床最新结果(表3)。中位随访73个月及中位治疗持续时间60个月时,来曲唑组DFS风险显著低于他莫昔芬组(MAA ITT人群分析:风险比0.88;95%CI0.78,0.99:P=0.03),证实了2005年PCA结果。在截尾分析人群DFS表现出相似的获益(风险比0.85;95%CI0.75,0.96)。同样,更新的分析证实来曲唑具有降低远处转移风险的优势(风险比0.87 0.76,1.00)及延长至远处转移时间(风险比0.85;95%CI0.72,1.00)。此外,ITT分析人群中来曲唑组有改善总生存期的倾向。在截尾分析人群中总生存期表现出显著较大获益(风险比0.82 0.70,0.96)支持来曲唑。 序贯治疗分析中位随访48个月时,进行转换治疗与单药治疗的比较,如他莫昔芬单药组2年后数据与他莫昔芬换药来曲唑组比较,DFS风险比0.93 97.5%CI0.68,1.15。来曲唑单药组2年后数据与他莫昔芬换药来曲唑组比较,DFS风险比0.93 97.5%CI0.71,1.22。中位随访67个月时,序贯治疗分析中,随机化后的所有终点均没有显著差异(如,他莫昔芬治疗2年后来曲唑治疗3年相对于来曲唑单药治疗5年,DFS风险比1.10 99%CI0.86,1.41;来曲唑治疗2年后他莫昔芬治疗3年相对于来曲唑单药治疗5年,DFS风险比0.96 99%CI0.74,1.24)。没有证据显示来曲唑和他莫昔芬序贯使用优于来曲唑单药治疗5年。中位治疗持续时间60个月时的安全性数据中位治疗持续时间60个月,所观察到的副作用与本品的安全特性一致。报告的多数不良事件(约75%的患者报告1个或多个AE)为1级和2级。以研究期间所有级别不良事件计,观察到来曲唑组发生率高于他莫昔芬组的:高胆固醇血症(52%比29%),骨折(10.1%比7.1%),心肌梗死(1.0%比0.5%),骨质疏松(5.1%比2.7%)及关节痛(25.2%比20.4%);他莫昔芬组高于来曲唑组的:热潮红(38%比33%),盗汗(17%比15%),阴道出血(13%比52%),便秘(29%比2.0%),血栓栓塞事件(3.6%比2.1%),子宫内膜增生/癌症(2.9%比0.3%),以及子宫内膜增生症(1.8%比0.3%)。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262例激素敏感原发性乳腺癌切除的绝经女性随机接受来曲唑每日2.5mg 5年或他莫昔芬每日20mg 2年,随后接受来曲唑每日2.5mg3年。24个月时,腰椎(L2-L4)BMD显示,来曲唑组中位降低4.1%,他莫昔芬组中位增加0.3%(差异4.4%)。中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支持他莫昔芬(P<0.0001)。目前数据表明,2年时基线BMD正常患者没有一例出现骨质疏松,只有—例基线骨质减少的患者(T评分1.9)在治疗期间出现了骨质疏松。全髋BMD结果与腰椎BMD结果类似,但差异无显著性。2年时,安全性人群及所有分层类别中总BMD观察到显著差异,支持他莫昔芬(P<0.0001)。2年期间报告骨折的患者,来曲唑组为20例(15%),他莫昔芬组为22例(17%)。与基线相比,他莫昔芬组6个月后的中位总胆固醇水平降低16%,其后就诊直至24个月可观察到类似的降低,来曲唑组随时间中位总胆固醇水平相对稳定,单一诊视无显著升高。各时间点两组间有统计学显著差异,支持他莫昔芬(P<0.0001)。后续强化辅助治疗5100例受体阳性或不详的原发性乳腺癌,完成他莫昔芬辅助治疗之后(4.5-6年)疾病无进展的绝经后患者随机接受来曲唑或安慰剂。中位随访28个月时进行主要分析(25%的患者随访至38个月)显示,与安慰剂比较来曲唑使复发风险显著降低42%(风险比0.58;P=0.00003)。无论淋巴结状况如何,均观察到支持来曲唑的DFS统计学显著获益:淋巴结阴性人群,风险比0.48,P=0.002;淋巴结阳性人群,风险比0.61,P=0.002。独立数据和安全监测委员会建议,2003年揭盲时安慰剂组无复发女性允许换用来曲唑直至5年。2008年进行的更新最终分析中,完成他莫昔芬辅助治疗后中位31个月时,1551名女性(合格换药患者的60%)由安慰剂换为来曲唑治疗。换用来曲唑后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40个月。中位随访62个月的更新最终分析证实,与安慰剂组相比,来曲唑组乳腺癌复发风险显著降低,尽管揭盲后安慰剂组60%的合格患者换用了来曲唑。来曲唑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60个月,安慰剂组为37个月。次要终点为总生存,共报告113例死亡,来曲唑组51例[2%],安慰剂组62例[2.4%]),总体上,两组无显著性差异。(风险比0.82;P=0.292;CI95%:0.56,1.19)。在风险较高的淋巴结阳性患者中,来曲唑显著地降低死亡风险约40%(风险比0.61;P=0.035;CI95%:0.38,0.97),对淋巴结阴性患者两组无显著性差异(风险比1.36;P=0.385;CI95%:0.68,2.71)。更新分析中,与安慰剂组相比,尽管安慰剂组60%的患者换用了来曲唑,来曲唑组对侧侵袭性乳腺癌的几率显著降低。总生存无显著差异。转换用药日截尾随访时间的探索性分析显示,全因死亡风险来曲唑组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在大于等于65岁和65岁以下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无显著性差异。以下不良反应中,来曲唑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热潮红(49.7%对43.3%),关节疼痛/关节炎(27.7%对22.2%)和肌痛(9.5%对6.7%)。来曲唑组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6.9%对5.5%),临床骨折的发生率稍高于安慰剂组(5.9%对5.5%)。从骨密度研究(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的初步结果可看出:相比于基线,服用来曲唑的患者髋骨密度平均降低3%,而安慰剂组为0.4%(P=0.048)。脊椎骨的骨密度来曲唑组降低4.6%,安慰剂组降低2%,但无显著性差异。来曲唑组中新诊断的骨质疏松症为5.7%,安慰剂组为4.5%(P=0.07)。一些患者用钙和双磷酸盐治疗。脂质更新研究结果显示(中位随访时间62个月),来曲唑与安慰剂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心血管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9.8%和7.8%,有统计学显著性。在生活质量分析(SF-36)中,来曲唑和安慰剂组在身体健康,疼痛和活动性方面无临床相关差异。一线治疗一项来曲唑和他莫昔芬作为一线治疗的对照研究在907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进行,分析显示来曲唑在以下几项研究指标上优于他莫昔芬:疾病进展时间作为主要指标,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9.4月个对6.0个月(风险比为0.7,p=0.0001);总的客观缓解率(CR+PR),30%对20%(比值比1.71,p=0.001);治疗失败时间方面,9.1月对5.7月(P=0.0001)。无论在激素受体(+)还是在受体情况不明的患者亚群中,来曲唑在客观缓解率和疾病进展时间方面均优于他莫昔芬。在既往接受过抗雌激素治疗的患者亚群中,来曲唑在缓解率和疾病进展时间方面仍优于他莫昔芬。在年龄大于70岁的患者中,来曲唑组在疾病进展时间方面显著优于他莫昔芬治疗组为12.2月对5.8月(风险比为0.72,p=0.0001),并且来曲唑治疗组获得客观缓解率的机会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比值比1.68,p=0.0009)。在生存期上,来曲唑有明显优势(40个月∶30个月)。二线治疗两项在绝经后、既往接受过抗雌激素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中进行的对照研究分别对比了两种剂量的来曲唑(0.5mg和2.5mg)与醋酸甲地孕酮和安鲁米特的疗效。2.5mg的来曲唑与醋酸甲地孕酮相比,在缓解率(24%对16%,p=0.04)和治疗失败时间(p=0.04)方面均显示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疾病进展时间在2.5mg来曲唑治疗组和甲地孕酮组无显著性差异(p=0.07),总生存率在两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2)。在第二项研究中,2.5mg来曲唑与安鲁米特相比在缓解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6)。2.5mg来曲唑治疗组在疾病进展时间(p=0.008)、治疗失败时间(p=0.003)和总生存(p=0.002)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安鲁米特治疗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