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全职妈妈越宅家越焦虑?学会一个心态,轻松赶走焦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每天围着孩子转,没有时间学习,没有时间社交,没有时间成长,我都快与 社会 脱节了,精神也抑郁了,该怎么办?”

“全家就我一个人照顾孩子,家人还对我有诸多要求,说什么带孩子就是休息,哪比得上上班辛苦?!我真是有苦说不出!难道我不想上班赚钱吗?现实不允许啊!”

“当我看到别人家孩子考试成绩比我家孩子的好时,我就自责,自己明明是一个全职妈妈,全部心血都扑在孩子身上了,怎么教出来的孩子还不如人家没有家长管学习的?”

“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够成长,不至于在日后被 社会 所抛弃,我渴望改变,但是一直没有找到突破口,这种求而不得的感觉真让人难受”。

最近在妈妈社群里,认识了一些全职妈妈,从她们的言语中我能感受到她们强烈的焦虑感,担心被时代抛弃、担心失去自我价值、担心自己养育孩子的方式不科学......其实曾经我也是她们中的一员,焦虑到整宿睡不着,生活中遇到一点小事就崩溃到大哭。

后来有一次,我厌烦了被焦虑“绑架”的感觉,决定勇敢地跟焦虑情绪对峙一次。那天,我拿出笔,罗列出我能想到的、所有能触发我焦虑情绪的清单。看着这些黑色的字体,我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情——我一直劝告自己对孩子、对家人要有耐心, 唯独忘记了对自己保有耐心! 自从认识到这一点,我的焦虑感减少了许多,几乎降到零了。

前几天看了周岭写的《认知觉醒》,我在书中找到了共鸣,原来我的感悟是对的。作者周岭说 焦虑的本质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的差距过大,要想摆脱焦虑的束缚,就要直面焦虑,学会培养耐心,重点培养对自己的耐心。

我们常常听到焦虑这个词,而且说的人和听的人都会认为“焦虑”是一个棘手的困难,是眼前的一个卡点。其实焦虑只是一个情绪,是担忧和恐惧的情绪。 是什么导致我们会担忧或者恐惧呢?简单来说,就是欲望和现实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我们的能力跟不上思想时,就会产生担忧或者恐惧的情绪。

明明有些能力的习得,需要时间的沉淀,但是我们强求自己速成。因为我们看到了太多诸如21天养成好习惯、练习1周就能变现的信息,误以为成功是速成来的。

人类虽然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某些能力是变强了,但是 学习能力依然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速成不来的。这是一个不可违背的原则。

当我们给自己规定了一个成功的期限,当期限来临如果没有达到心目中预期的效果,我们就会焦虑,觉得别人能行,自己不行,是不是自己特别笨呢?是不是选错了“赛道”呢?就开始着急,焦虑。

人的天性就是喜欢简单容易的,逃避困难的事物。当我们在改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也许能应付前面的几波困难,但随着困难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我们似乎就很容易趋向于放弃,然后焦虑情绪又跑出来指挥大脑患得患失。

如同文章开头的某位全职妈妈那样,一边在家照顾孩子,一边期待自己能成长,这其实是一个极具难度的摸索过程:时间安排、学习渠道、优势领域、实践机会......这些都是摆在眼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经过一、两轮的尝试,还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就觉的自己尽力了,不愿再做出更多的努力去 探索 ,于是就放弃了。看似眼前放下了,舒适了,不被问题困扰了,但是焦虑很快会卷土重来,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找到出口。

想要摆脱焦虑的束缚,我们可以降低欲望,或者提高自身的能力,也可以接受现实,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看起来都能降低焦虑。但是这种状态是暂时的,谁都不知道你会在什么情况下又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欲望,而且并不自知;提升自我的能力,也不是短期都能达成的,难免会产生新一轮的焦虑。

既然焦虑的根源是急于求成和避难趋易,我们何不尝试慢下来,接近困难突破自己,多给自己一些耐心?一步一步地将焦虑情绪赶得远远的。

人生就像一根动态的进度条,有时成长得快,有时原地踏步,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惜的是,我们很难像看进度条一样,看清自己所处的阶段位置,以及成长的快慢。我们通常会拿着别人的“尺”,去丈量自己的”进度条“处在哪个地方,难免会焦虑。

如果我们拿着一把更加客观、更加符合规律的“尺”,来衡量自己,我们就会平和得多。

复利曲线就是一把适合衡量自己的“尺”。

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积累到拐点之前,成长是非常缓慢的,我们可以管这个阶段叫做“蛰伏期”,一旦到达成长的拐点,效果就会呈爆发式地增长。这种力量的爆发式遵循了自然规律,只有看清了自己的全局,才可能更加理性地看待蛰伏期,才可能给自己更多地耐心。

就拿学习写作来说,很多人在写了几篇文章之后,没有收到正向的反馈,就焦虑到不行,于是放弃了写作,“倒”在了蛰伏期。殊不知哪些能够通过写作,达到自己期待的作者,都是具有全局眼光的人,是耐心地度过了蛰伏期的人。

有的人认为有耐心就是忍耐,就是用意志力去攻克困难。其实不然,耐心是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慢慢来的心态。

如果说欲望在困难区,行动在舒适区导致了焦虑,那么我们能不能在困难区和舒适区之间找到一个区域,让自己慢慢地成长呢?

中间的拉伸区,比舒适区要难一点点,但是经过努力,我们是可以够的着的。同时, 拉伸区又不像困难区那么难,是缩短欲望与能力之间的差距的理想地带。 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努力看到成绩,也就对自己更有信心,再遇到稍微难一点的困难,也更容易有耐心,焦虑感就渐渐消退了。这也很好地克服了人们避难趋易的本性,让人既有成长又有挑战。这种进步是最快,也最让人接受的,

想改变现状,又不想改变行为?!不要觉得羞愧,这个世界有几十亿人和你一样,毕竟急于求成、避难趋易是人类的天性,我们需要接纳它。接纳自己的不足,本身就是对自己有耐心的表现。

作为全职妈妈,如果你担心被 社会 抛弃,你不妨降低一点对自己的期待,不要拿自己和职场精英做比较,可以从你熟悉的领域作为切入点,与 社会 保持连接。比如,收纳整理、营养搭配、 育儿 等方面就很不错,加入一些社群,保持与外界的连接。

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往往打算会先 娱乐 一小会儿,再做困难的事情。但是 娱乐 就把时间耗尽了,没有时间做困难而重要的事了。

有一次,我在星巴克等人,旁边有一个大学生模样是女生打开电脑,并且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今天的学习计划。没过几分钟,她放下书,刷起了手机,也许是她在学习上碰到了不感兴趣的章节吧。后来直到我离开星巴克,她还在刷手机,笔记本上列的计划显然没有了意义。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自己和自己对话的方式,温和地劝自己要事第一。你可以这样对自己说:“我知道你想 娱乐 ,这是可以的,我们可以把 娱乐 的时间放在做完重要的事情之后,这样就不会一边 娱乐 一边有负罪感,岂不是玩得更畅快?”。

经过这样的自我对话, 娱乐 变成了完成要事的奖励,你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了。

有的人很容易放弃自己的目标,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看到行动后的好处。如果我们能做出一些小小的成绩,并把它们当做鼓励的反馈,我们就会越来越有干劲,行动起来也越来越轻松。

当我们看到的好处越多,我们的耐心就会越强。

为什么有人非常有耐心地打 游戏 升级?因为他们看到了 游戏 中一关一关带来的好处和成就感。这是一样的道理。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得到正向反馈,才能更有动力行动起来,也更有耐心。

焦虑不是什么流行的东西,它能反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是因为我们太急于求成,同时喜欢回避困难,只做容易的事情,我们被欲望和现实能力拉扯着,这种担心和恐惧的情绪让我们很难受。 想要摆脱焦虑的情绪,我们要学会从全局的视角看待自己的成长,还要学会在困难区和舒适区之间找到平衡点,更有耐心地对待自己。 愿这篇文章,能帮你走出焦虑,别忘了对自己保有耐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