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之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12-18
我国习惯以冬至日作为数九寒天的开始,“三九”指的就是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也就是冬至后第十九天到二十七天。
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离北半球最远,北半球获得的热量最低,但是因为此前积累的热量还未散去,所以要过一段时间,温度达到最低,也就基本上是“三九”的时候。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同样的,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离北半球最近,北半球获得的热量最高,但是陆地积累的热量还未到顶,还要过一段时间才是最热,也就基本是三伏天了。
所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积累出了“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科学道理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