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民(林觉民的后代)哪里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12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林觉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林觉民的后代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林觉民是在哪场战役中牺牲的?
林觉民(1887年—1911年5月),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中国民主的先驱,革命烈士。
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觉民英勇就义后被埋葬于广州市市区北面的白云山南麓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黄花岗墓园北向南,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始建于1912年,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纪功坊峙立墓后。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园内还建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建国后政府在墓园外筑起围墙,1961年这里被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觉民的生平?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出生在福州三坊七巷。幼年时过继给叔父为子,其嗣父是个饱学多才的廪生,以诗文闻名于时;嗣母是个生性善良仁爱,典型的贤妻良母。林觉民天性聪慧,读书过目不忘,深得嗣父的喜爱,自幼就由嗣父亲自教导读书。后参加科举考试,无意获取功名,遂在考卷上题了“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离开考场。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考入全闽大学堂(今福州一中),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回乡与陈意映结婚。
少年林觉民觉得教育腐化,力赞邹容的“革命军”中所提的“革命与教育并行”,与几个进步同学在福建城北找了房子,自办私学。
林觉民还在家中办女学,动员妻子陈意映、堂妹林孟瑜等亲友10余人入学。他亲授国文课程,抨击封建礼教,并介绍欧美先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男女平等情况。在他的劝导下,家中一众女眷纷纷放脚,还有人进入福州女子师范求学,成为该校第一届毕业生。
为了激发市民的革命思想,林觉民和同学一起成立读报所,其中收纳了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等小册子,订了《民报》《苏报》《浙江潮》和秋瑾的《中国女报》等进步报刊。
林觉民尤善讲演,常常宣传革命道理。有一天晚上,他在城内锦巷七星君庙参加爱国社活动,发表了一篇题为《挽救垂危之中国》的演说,拍案捶胸,声泪俱下。全闽大学堂的一个学监恰好在场。事后他对人说:“亡大清者,必此辈也!”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林觉民告别陈意映,东渡日本自费留学,专攻日语。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转入庆应大学学习文科,专攻哲学,兼习英、德两国语言。不久,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成为第14分会(福建分会)的骨干成员。
1911年1月底(清宣统三年一月),中国同盟会在香港成立了统筹部,策动广州起义。赵声、黄兴分别任统筹部的正、副部长。林觉民得知后,从日本回国参加广州起义,遂赴香港,后回福建召集革命志士。
1911年4月9日(清宣统三年四月九日),林觉民告别了陈意映,带着20余人从马尾登船驰往香港。
1911年4月11日(清宣统三年四月十一日),林觉民到达香港。此时,参加起义的人员陆续从各地赶来。林觉民一趟趟地在香港与广州之间来来往往,负责把这批人护送进广州。
1911年4月23日(清宣统三年四月二十三日),黄兴从香港潜入广州主持起义工作,因为出了内奸。
1911年4月24日(清宣统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夜,林觉民临行前回家探望了父母和妻子陈意映,跟家人说学校正在放樱花假。当时陈意映已经怀孕。在香港,林觉民深夜里在手帕上写下了给父亲的《禀父书》及给妻子的《与妻书》。
1911年4月25日(清宣统三年四月二十五日),清政府增兵广州,加紧搜捕,部分秘密机关也遭破坏。黄兴只得临时决定于27日发动起义,进攻计划由原定的十路改为四路。
林觉民手迹
1911年4月27日(清宣统三年四月二十七日),陈更新等率福建志士进入广州,林觉民参加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下午5时30分,林觉民随黄兴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纵火焚烧督署。冲出督署后,转攻督练所,途中与清巡防营大队人马相遇,展开激烈巷战,受伤力尽被俘。
面对清廷广州将军张鸣歧与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根据相关记载,林觉民“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以笔立言,立尽两纸,书至激烈处,解衣磅礴,以手捶胸”。他告诉两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死也瞑目”。
李准甚至动了恻隐之心,觉得可以留下林觉民为清廷所用。张鸣歧则认为,这个“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称得上奇男子”的林觉民,如果留给了革命党,实为后患。
1911年5月3日(清宣统三年五月二日),林觉民在广州天字码头被枪杀,年仅24岁。
林觉民的后代情况怎么样了?
林觉民只有两个儿子,老大是林依新,次子为林仲新。老大林依新在九岁的时候就夭折。遗腹子林仲新由祖父带大。
林仲新1930年代入读上海光华大学,毕业后一度随林觉民旧交林森做事。在林森任抗日战争时国民政府主席的时期,担任过国民党基层官员。
1949年后还能担任共产党的干部。1957年到1968年,林仲新一直担任漳州粮食局副局长。之后他退休,闭门,直到1983年去世。
林仲新娶过两任太太,第一位在抗日战争时期去世,有个大儿子林天立,在北京航天材料研究所工作。
第二任刘文业,有两个女儿林兰和林婷。林婷一直生活在漳州,继承的也是母亲早年在漳州市一家银行的位子。
林兰则在福建某省行工作,异常低调。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广东40人:徐佩旒徐礼明徐日培徐广滔徐临端徐茂燎徐松根徐满凌徐昭良徐培添徐保生徐廉辉徐容九徐进照徐褶成徐应安李炳辉李晚李文楷李文甫李雁南陈春陈潮陈文褒罗仲霍罗坤庞雄周华游寿江继复郭继枚劳培杜凤书余东雄马侣黄鹤鸣饶辅廷张学铨周增林修明曾日全
福建20人:方声洞冯超骧罗乃琳卓秋元黄忠炳王灿登胡应升林觉民林西惠林尹民林文刘六符刘元栋魏金龙陈可钧陈更新陈与_陈清畴陈发炎
广西6人: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韦统铃李德山林盛初
安徽3人:程良宋玉琳石德宽
四川3人:秦炳喻培伦饶国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陈意映
以上内容参考:民革中央网站——林觉民在漳州的后人
林觉民是什么人?
林觉民(1887年—1911年4月27日),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中国民主的先驱,革命烈士。
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人物经历
1907年,林觉民启程前往日本留学,两年的新婚生活第一次迎来了分离。在日本,林觉民很快就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了同盟会,认识了黄兴等人,受到了深刻影响,已然把革命当做事业,愿为之献身。
1911年的一天,林觉民突然回到家中,联系同盟会各联络人,隐秘地进行起义计划推演。他们秘密制造了大量炸药送往香港,林觉民和一众革命党人也从福州马尾登船,前往香港等待起义。
1911年4月27日,革命党人拿着简陋的武器去攻打广州总督署,而两广总督张鸣歧早已撤走,室内空空如也。当他们撤出时正好撞上了巡防营,双方展开激烈的巷战,林觉民力竭受伤被捕。
以上内容参考_嗣裢-“铁血丈夫”林觉民
以上内容参考_俣劝倏-林觉民
林觉民是怎么牺牲的?
林觉民是清朝末年的人物,参加过辛亥革命,最后英勇就义,是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后人对林觉民充满了敬仰,佩服他的英勇就义,抵抗旧势力的精神。1911年3月,林觉民从日本回来,召集有志之士前往广州起义,在西禅寺制成炸弹并装在棺木中,以此种方式将炸弹运送给革命党人,妻子陈意映当时就想扮作贵妇随行掩护,但是因为怀孕没有去成。在著名的黄花岗起义失败之后,林觉民英勇就义,壮烈牺牲,在临死之前写给陈意映最著名的《与妻书》,可见二人感情之深,最后悲伤度日,生下次子便撒手人寰。
林觉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看过很多的电视剧和电影,还有小说,有些是关于爱情的选择题。在理想抱负和爱情之间,要做出一个选择。不是在小说里才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也会有这样选择。生活是无奈,也是残酷的,并没有两全其美的结局。
当你选择了你的理想抱负,那你就没有办法拥有幸福的生活,也就会失去本应该拥有的爱情。当然有些故事是比较美好,既可以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负,同时也能拥有美好的爱情。这是我们向往的结局,可以完成理想抱负,也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而林觉民就是遇到这个问题,是选择理想抱负,还是和妻子过平淡的生活。我想在他的心里是矛盾过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决定的。一边是深爱的妻子,一边是水深火热的国家。不管是哪一方,都需要到他,都离不开他。
林觉民和陈意映虽然不是自由恋爱,可他们的感情却很深。他们有着许多共同语言,他们之间不会有隔阂,更不会有矛盾发生。如果他们生活在和平年代,那应该是会一直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我想也是值得我们羡慕的对象。
爱一个人会真心实意的为他着想,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自己会舍不得,会想着可以和他长相厮守。可他的理想抱负需要自己的理解,需要自己的支持,需要自己的包容,还有鼓励。而陈意映就是这样支持和理解林觉民,支持他去留学。
林觉民会给陈意映写信,来表达对她的思念。当你心里有一个人的时候,写信只是一个形式,可能真正的感情一封信并不能完全表达出来。但却也是表现爱的一种方式,也是表达思念的一种形式,还令人羡慕不已的。
陈意映是知道林觉民做的事情,也就是参加革命活动。只是她选择的是支持,在背后默默支持他做的事情。但她并不知道林觉民做的事情,是很危险的。不过林觉民也没有告诉她,因为怕她会担心,所以选择隐瞒。
我想林觉民是爱陈意映的,可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自己怎么能只顾小家,不管大家。只有国家安宁,那才能有幸福的小家。我想林觉民是这样想的,而且事实也是这样。所以,在做选择的时候,即使心里有不舍,可还是选择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小家和大家之间的选择,选择了国家,就会辜负小家,辜负家里人,辜负所爱之人。可如果人人都选择小家,那谁来保卫国家,谁来改变国家的命运,谁来把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救出来。就是因为有这样的觉悟,林觉民选择了理想抱负,选择了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左边是理想抱负,右边是所爱之人,两者不可兼得。可我觉得林觉民并没有做错,虽然“辜负”了所爱的人。
详情
    官方服务
      预约搬家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