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的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0

春秋时期大同地区为北狄所居。

北狄系指以狩猎为生的游牧部落林胡、楼烦。

据《战国策·释地》载:“今山西岢岚州以北,故楼烦胡地也;大同、朔州以北。

故林胡地。

”大同至内蒙古河套一带,春秋时为林胡活动之地。

(唐)尧帝封羲和氏子为北岳长老,其二子和叔来宅。

《山海经》中古大同为古平国。

商汤封同姓于此地,代子立国。

[4]

战国时期初为代国,后并入赵地。

据《史记·赵世家》载,子晰告赵简子曰,主君之子将克二国于北皆子姓也。

及简子卒,毋血立,是为襄子,北登夏屋,使宰人操铜木斗击杀代王,遂兴兵平代地。

[4]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制,立郡县,全国设36郡,今大同境内为雁门郡、代郡之地。

其时见于记载的城有:平城、代、善无、延陵、平舒、武周塞、新城、班氏、马邑等。

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征集民众筑长城,在今左云高山以东,云冈以西十里河谷“筑城武周塞内,以备胡。

[5]

西汉沿袭秦郡县制,其地仍为雁门郡、代郡之地。

雁门郡属并州刺史部。

沿所善无,共辖14县:善无、沃阳、繁峙、中陵、阴馆、楼烦、武州、汪陶、剧阳、崞、埒、马邑、疆阴、平城,平城为东部都尉治。

代郡属幽州刺史部,治所桑干,共辖18县,在今大同境内者10县:道人、高柳、班氏、示氏、平舒、延陵、灵丘、且如、平邑、参合。

[5]

东汉各州置州牧,后改州牧为刺史。

其地为雁门、代郡之地。

雁门郡属并州刺史部,治阴馆,属县十四,今大同市境内有四县:繁峙、武州、崞、平城。

代郡属幽州刺史部,治高柳,属县十一,在今大同市境内有六县:高柳、道人、班氏、示氏、北平邑、平舒。

建武中,卢芳之乱,沿边八部并废,徙雁门、代郡之民于常山关、居庸关东。

建武二十七年(51)复置郡,自善无移雁门郡治阴馆,县仍属。

其代郡治高柳。

“建安中省云中、定襄五郡,立新兴郡于太原界,郡为一县隶之,而别置平城县于勾注陉南,往属焉。

”汉末天下大乱陉北之地弃为荒徼。

建安二十年(215)曹操讨伐乌桓,平定代地。

安集北边郡县之民,在今代县东五里置平城县,属冀州新兴郡。

黄初元年(220)复置并州,平城属并州雁门郡。

无论属冀州新兴郡的平城,还是并州雁门郡的平城,均为同名异地,非今大同。

[5]

大同

三国时,其地为乌桓、鲜卑所据。

汉明帝时(58—75)在平城建通光寺,为大同最早的佛寺。

[5]

晋大同北部为鲜卑族领地,南部为雁门郡地,其时郡已迁至广武,属县有:广武、崞、汪陶、平城、俊人、繁峙、原平、马邑。

永嘉四年(310)晋并州牧刘琨,以拓跋猗卢有救援之功,上书晋怀帝,请封鲜卑拓跋猗卢为代公。

建兴元年(313)拓跋猗卢定盛乐为北都,修秦汉故平城为南都,平城复还故治,属代国。

[6]

北魏拓跋珪于公元398年自盛乐迁都平城,改号皇帝,改元天兴,并置司州、代尹,治代都平城。

徙六州二十二郡守宰、豪杰、吏民三千家于代郡。

“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首都建设。

次月“诏有司正超过计划畿,制郊甸”,划定京畿范围:“东至代郡,西至善无,南及阴馆,北尽参合。

西至河(黄河),南至中山隘门塞,北至五原,地方千里。

”又设四方四维,置八部帅统兵镇守。

[6]

北齐天保元年(550)东魏被北齐所代,大同为北恒州、北朔州地,属县未有大的变化。

天保七年(556)改北恒州为恒安镇(今大同),又名东州城,隶属恒州太平县,徙豪杰三千家以实之。

翌年废镇,仍为北恒州。

周齐之间,突厥渐强,为防御突厥、柔然、契丹,于天保三年(552)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渤海200余公里。

天保六年(555)发夫180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夏口,西至恒州450余公里。

天保七年(556)先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海。

前后所筑东西凡1000余公里。

[7]

公元557年西魏为北周所代替。

建德六年(577)灭齐后,州县并废,复置恒安镇,改朔州置北朔州总管府。

改太平县为云中县(此大同称云中之始)。

灵丘属蔚州,为灵丘郡治。

[7]

隋开皇元年(581)重新统一中国后,改诸州为郡,其地为马邑郡、雁门郡之地。

马邑郡治善阳,辖善阳、神武、云内、开阳。

雁门郡治雁门,辖雁门、繁峙、崞县、五台、灵丘。

恒安镇隶属马邑郡云内县。

开皇五年(585)置代州总管府。

隋为了防御突厥侵扰,大业三年(607)“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一旬而罢”。

公元615年八月,杨广巡游塞北,突厥得悉,率领10万兵攻入塞内,杨广被迫退到雁门,在各地军民增援下,杨广才解围而去。

第二年突厥又犯,被李渊带兵击退。

[7]

唐初依隋实行州县制。

武德四年(621)平利武周,复于故恒安镇置北恒州。

武德六年(623)于雁门郡之灵丘别置蔚州。

武德七年(624)北恒州废。

贞观元年(627)发天下为13道,云、蔚、朔等州属河东道。

云州治云中,辖县云中。

蔚州治兴唐,辖兴唐,飞狐、灵丘。

朔州治善无,辖善阳、马邑。

唐末,以浑源川为名,置浑源州;以雁门山、龙首山南北呼应为名,置应州。

贞观十四年(640)于故云内县置定襄县,兼云州治。

龙朔三年(663)置云中都护府。

永淳元年(682)为东突厥默啜所破,州县俱废,移百姓于朔州。

开元十八年(730)复置县,改定襄为云中县。

废北恒州为东州城,复置云州。

天宝元年(742)改云州为云中郡。

乾元元年(758)改云中郡为云州会昌三年(843)以云、蔚诸州为大同道,罢属河东,置都团练使,治云州。

咸通十年(869)置大同军节度。

中和二年(882)改大同节度为雁门节度。

四年(884)云州复隶河东道。

唐至德以后,中原运兵刺史皆管军戎,大同防御使由云州刺史领管,辖云、蔚、朔三州。

唐末云州地区成为沙陀部和吐谷浑赫连铎部争夺的主要地带。

也是李克用父子发迹之地。

乾符三年(876)大同军节度使李国昌子克用为云中守捉使,杀防御使,据州以闻。

僖宗赦克用,以国昌为大同军防御使,不受命。

广明元年(880)李琢攻国昌,国昌兵败,与克用奔北地。

共巢入京师,诏发代北军,寻赦国昌,使讨赋,克用率三万五千骑而南,收京师功第一,国昌封陇西郡王。

国昌卒,克用取云州。

唐末封建割据,云州陷入长期战争中,后李克用子李存勖灭梁,是为唐庄宗。

[7]

五代其地为后唐所占,区划未有大的变动。

云中县,为云州治,隶属河东道。

李克用与契丹耶律阿保机相会于云州东城,易袍马为兄弟,因取“怀想仁人”之义,改名怀仁县;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析蔚州兴唐县设置广陵县(今广灵县)。

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复以云州为大同军节度。

清泰三年(936)叛将河节度使石敬瑭,拜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借契丹兵灭后唐,称帝,国号晋。

以契丹有助援之功,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云中判官司吴峦“闭门不受契丹命”,修整器械,昼夜守城,坚持了半年之久,“峦求援晋,晋主召峦南归”,云州陷落。

至此大同先后被契丹、女真、蒙古统治者统治长达433年,使中原汉族统治从此失去北方屏藩。

[8]

华严寺(辽代)

辽后晋天福二年(937)辽进占云州。

初为大同军节度,重熙十三年(1044)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重熙十七年(1048)析云中,置大同县,为辽之陪都。

辽西京道所辖:大同府,治所大同。

统2州7县:弘州、德州、大同县、云中、天成、长青、奉义、怀仁、怀安县。

蔚州,治蔚州,统灵仙、定安、飞狐、灵丘、广陵。

应州,治金城,统金城,浑源、河阳。

朔州,治善阳,统善阳、武州、宁远、马邑、神武。

[8]

宋为路、州、县三级制,全国设15路。

宣和五年(112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