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情无处不在。” ——读《我的教育故事》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9
    《我的教育故事》的作者于永正老师是我国的著名特级教师,是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推出的首位名师,从事50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于2017年12月8日因病去世。与这本书的结缘,是从新都区教育局组织的班主任群中一位老师推荐而来。书中有30个教育故事,还有19篇以前发表的文章、对他的小学老师的回忆和病中“吟”。30个篇故事是于老先生在生病最后半年手写在本子上,并由女儿和徒弟整理出来的。读故事总是很快,在大约两天时间里与这位极有风范的前辈神交,体会他半年写出的一辈子的用情”无处不在“的生命故事,有感动也有触动。

    在30篇回忆学生的文章中,有犯错的孩子、调皮的孩子、困难的孩子、特殊的孩子,各形各色。除却语文本身的教学经验和智慧,每一篇都有写到他用情的理解、倾听、包容、看见,对于每一个孩子,他有都有欣赏的眼光,不断去看到每一个孩子的美好。

    在“一句话的事”一文中,于老师用情地对一位数学成绩经常不及格的学生讲数学努力就好,学到程度就什么程度,“但是画画你是全班第一,字也写得不错。好好读书,好好画画,好好练字,将来一定有出息”。又让他复杂设计班级的板报和书写。后来,这位孩子通过自学考取一所大学的美术系,成为有名气的画家。对于另一位成绩平平的同学,于老师说他“心灵手巧,将来一定是名能工巧匠”,后来这孩子学会了汽车和家电修理,看到自己的价值。

    在“随机应变”一文中,因为天降大雪,他带着三年级的孩子们去到操场上玩雪,让每一个孩子写一句关于雪的话,20多个学生最后组成了一首关于雪的“诗”。带学生回到教室后,突然体会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又带着孩子们出去,在雪地里打雪仗、疯玩儿。最后,让学生们用文章记下这个有趣的过程,成为学生们的美好回忆。

    在“想念贝贝”一文中,他用情深切怀念一位因病去世的女孩贝贝,“一个娇美文静、娇小可爱的女孩,一个举止端庄、学习成绩优秀的女孩,一个能歌善舞、富有艺术气质的女孩,一位刚过完12岁生日的女孩,竟就这样在我们的视线中永远消失了”。这是27年前的事情,于老师还这样清晰地记得跟贝贝的故事细节,并深深地惋惜和思念。这早就超越了一般的师生情谊,而化为一种深情,一种闪耀人性慈悲之美的深情。

    虽然老先生教的是小学语文,和我自己的从教对象和专业大不相同,可他的故事却让我这位同为师者的晚辈有着深深的共鸣。因为,他“只是想当一个想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一个快乐的行走在教学道路上的教育者”,而且一走就是一辈子。 “ 我自以为我的教育不空虚,因为我有情。我的情无处不在。 ” 在语文之外、教学之中、为人之上,身为教师或者助人成长者,可以深深的感受到于老师用生命之情与学生在课堂内外相遇,去点亮学生的生命之光,这样的情怀,高山仰止。

    最后,用序言中这句话来勉励自己:“真正有意义的教育,莫过于一位教师用个体生命点亮课堂,形成有血有肉的教育,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和例行公事的灌输。”如此,“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2020年5月6日于天河500号

    还有,于老师教语文的那些故事,也让我想起自己陪女儿学习语文的历程,在父亲的角色里面也会有很多的启发。比如,在“旧话不旧”这一篇文章中,他讲到一位老友的孙子来问老友关于“洒脱”这个词的意思,老友不确定如何回答的故事便来向他请教。从故事中,他延伸讲到了汉语的“模糊性”,很多词只有多次反复才能“意会”,只要“意会”了,就能运用。“如果真的问一个人某个词是什么意思,可能很难确切的表达出来,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使用它”。所以,他说:“语文能力是读出来的,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形成的,而不是做练习做出来的......学生如果养成了读写的习惯,语文是可以无师自通的。”听到这样的说法,是不是觉得很有启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慢慢去看看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