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表扬?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2

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表扬?

表扬,在儿童教育中,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好的表扬,可以有效的保护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力和表现欲,不仅使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也促进孩子人格、性格的健康发展。表扬是相互欣赏,是相互尊重,它是交流的桥梁,是发展的动力。可是,到底什么是对孩子好的表扬,就不是所有的家长可以说清楚的了。 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没有人不希望不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表扬,孩子也是如此。而家长正确的表扬,是发现、欣赏孩子的优点,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如果你看孩子总是从好的方面看,即使孩子做了错事,家长一样也可以从中找到闪光点。 对父母而言,表扬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其实,表扬的核心是帮助孩子,在能够认识自我的同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由此孩子就会更加自信,更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但是,也有不少的育儿书上说,家长不应该不断表扬孩子的任何成功,因为这样容易让孩子习惯为了获得表扬而做出努力。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表扬本身是没有错的,错的只是家长没有进行正确的表扬。 那什么样的表扬,是正确的表扬?我井中月个人认为,好的表扬应该具备下面的特点: 第一,父母的表扬,一定要是发自内心。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认同其的看法与见解,这样表扬才能与孩子产生共鸣。孩子也能通过你的语态和身体语言,看出你的表扬是否发自内心,和感到他们是否真的值得表扬。否则,孩子会认为是虚伪表扬,也就起不到表扬的激励作用,甚至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就是最好的,或者自己做事永不会错。 第二,父母的表扬,一定不要事事表扬。过度的表扬,超过孩子正常表现,流于形式和显得虚伪,会导致孩子对自己认识不足,当听不到表扬的时候会很失落。同时,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做事的毅力和决心也低。所以,要让孩子学会自我肯定,而不是一味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而过低表扬,则孩子认为家长看不到自己的努力,也感受不到激励。 第三,父母的表扬,一定要有发展意识,且与努力程度成正比。家长要善于从孩子一个好的行为上,找到对孩子未来发展有指导意义的方式、方法,让表扬更好体现在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历程中。表扬的核心价值,就是让孩子自己产生内在的动力,按照“表扬”指引的方向走。所以,家长应该对孩子经过努力完成的事情,进行恰当的鼓励。 第四,父母的表扬,一定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这就要求家长,不能因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是对孩子所做的事情进行评价,也不要以某一件事情的结果,作为对孩子的评价。如果只对结果,孩子就可能失去许多应该表扬的情况。这是由于孩子的认知问题,还不能按照成人的行文规范做事,经常好心办错事。 第五,父母的表扬,一定要表扬孩子做事的过程。这比表扬结果更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孩子自然明白你是关注他的点滴进步,更看中的是孩子的努力。这样,就可以通过孩子的行为,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增强孩子的心理感受,也使孩子明白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如果父母更看重行为的结果,则孩子往往因为努力了,但结果不理想而会产生挫折感。 第六,父母的表扬,一定要具体、真实。父母为了让孩子努力,经常故意说出一些违心的表扬,非常不好。比如你夸奖孩子是最棒的,而明天他没能达到今天水平,你内心会感到很沮丧,在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压力。而大而空的表扬,并不能给孩子清晰的感觉和产生喜悦、激动效应,反而可能产生疑惑和造成自负,进而难以形成对事物恰当判断和分辨能力。 第七,父母的表扬,一定要有行动上支援。对孩子的表扬有时光在口头上是不够的,事后一定要有行动,则更具有激励作用,使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和欣赏。比如孩子画了一个涂鸦,你把它装饰一下挂在墙上,比说什么都有用。许多家长在对孩子表扬后,完全没有“后音”了,次数多了,就算你是很好的表扬,孩子也会认为你是在敷衍。 第八,父母的表扬,可以充分利用身体语言。一般情况下,人的交流中,身体语言占的比重最大,也比语言相对真实。所以,对孩子的表扬,许多时候你是可以不必说话的,你的一个动作或一个表情,也许就能达到所需的作用。例如,一个赞许的眼光,或一个满意的微笑,孩子就知道他们得到什么样的评价了。这种表扬,其实是价效比最高的表扬。 第九,父母的表扬,要能持之以恒。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一开始总是热情高涨,但当付出而得不到回报时,就开始怀疑孩子的能力,也就不能继续耐心帮助孩子了。有时候家长还对孩子挖苦、讽刺,严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降低其自我评价。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有耐心、信心,并要有作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第十,父母的表扬,要让孩子自己感到骄傲。这是家长最忽略的,许多家长在表扬孩子的时候,往往说“我为你感到骄傲”、“我真为你高兴”等话,完全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说。对孩子而言,他们做的再好,再怎么努力都变成父母的“功劳”了。长此以往,表扬就失去了动力。所以,让孩子能为自己感到骄傲是表扬的根本。 第十一,父母的表扬,尽可能不与物质结合。有的父母在表扬孩子时,经常使用物质来“奖励”,这种行为偶尔为之是可以的,也会为亲子关系创造一番惊喜。但如果形成了习惯,反而会削弱孩子从做事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可能让孩子养成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着索要“奖品”,并讨价还价一番。所以,物质奖励不是真正的表扬。 第十二,父母的表扬,表扬时语言要丰富、灵活、多变,要有幽默感。要能够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等,采用相应的、恰如其分的表扬用语。如果语言比较单一,往往是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第一次用还有些效果,用的多了孩子就会觉得没有意思,也感觉到无所谓。 由上面的十二点可以看出,泛泛的夸赞与得来太过容易的表扬,对孩子都是没有什么益处的。这不仅是导致孩子对表扬缺乏敏感,也是孩子缺乏上进心的原因。另外,就算家长对孩子的表扬,做的比较到位,但孩子没有界线,家长也没有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孩子也不会有长久的进步。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只有表扬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不能否认的是,表扬是一种支配性语言,是一个人控制另外一个人行为的交流形式,即通过表扬来操纵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做事。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对孩子进行表扬,也是为了控制、引导他们,希望孩子能按照我们的想法行事。对孩子的教育,家长有责任要起主导作用的,对孩子的控制也是必须的。当然,这里面是有度的,而正确的表扬,虽然也控制了孩子,但这是一种正向的控制。(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相关儿童教育实战攻略: 《例说对孩子慢性毒药般的表扬》 《孩子的自信心从哪里来?》 《说话缺“你”字的儿童教育》 《和孩子玩脑筋急转弯:慎重!》 本周实战模拟:《实战模拟:怎么和孩子一起看体育比赛》

如何对孩子进行表扬

第一,父母的表扬,一定要是发自内心。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认同其的看法与见解,这样表扬才能与孩子产生共鸣。孩子也能通过你的语态和身体语言,看出你的表扬是否发自内心,和感到他们是否真的值得表扬。否则,孩子会认为是虚伪表扬,也就起不到表扬的激励作用,甚至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就是最好的,或者自己做事永不会错。

第二,父母的表扬,一定不要事事表扬。过度的表扬,超过孩子正常表现,流于形式和显得虚伪,会导致孩子对自己认识不足,当听不到表扬的时候会很失落。同时,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做事的毅力和决心也低。所以,要让孩子学会自我肯定,而不是一味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而过低表扬,则孩子认为家长看不到自己的努力,也感受不到激励。

如何对孩子进行表扬与批评

一、表扬孩子要有度 1、表扬要具体细小:表扬不是说大话,父母要仔细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发现值得表扬的事.2、表扬要及时:表扬要“趁热打铁”,错过机会表扬就没有效果.3、表扬的时候不要轻易给孩子一些做不到的许诺:言而有信,如果您真的给孩子许诺,就要做到.4、不要在表扬中夹杂着怀疑:表扬要以信任为前提,不要在表扬之后加一句“这真是你做的?”.5、不要让孩子获得表扬的难度太高:难度太高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心和积极性.二、批评和惩罚要有艺术 (一)自然后果惩罚法:这是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的一种教育方法:就是当孩子的行为发生过失或犯错误时,家长不给孩子过多的批评,而是让孩子独立承受行为过失或犯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到不愉快和心理惩罚,从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恨,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 如何用自然后果惩罚法: 1、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家长要提醒孩子,但不要教训孩子 3、运用此方法时家长态度要坚决,同时充满爱心 (二)惩罚的前提是尊重 1、不要打骂孩子:家长打骂孩子时,孩子多会表现出很怕的样子,甚至会说要改正的话,这些行为不是孩子内心真正想改,而是孩子寻求保护的一种正常的反应.2、惩罚孩子一定要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维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 3、不要体罚,要教育性的惩罚 (三)运用惩罚的准则 1、惩罚的前提是肯定孩子 :家长心里要相信孩子是好孩子.2、平时家长要把要求对孩子讲清楚:建议家长把自己的希望、要求、规则对孩子讲清楚,并与孩子达成共识甚至是约定.3、孩子犯错误后要及时惩罚.4、要向孩子说明惩罚的原因 5、惩罚前后要一致,家庭成员之间要一致,要说到做到.6、惩罚不要“翻箱倒柜”:有的家长爱唠叨,孩子犯了错就把孩子过去错的事都拿来说,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哪个错误才是要惩罚的了.7、惩罚要适度:惩罚要因人而异 8、惩罚要对事不对人:要让孩子知道您惩罚的是孩子的错误,只要改了还是您喜爱的孩子.

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孩子常会问父母:我是从哪儿来的呀?很多父母羞于回答,或是含糊不清地回答。也有父母担心孩子会早熟,严厉斥责孩子。其实正确对待孩子的性问题,并引导孩子认识性,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早期的性意识需要引导。性教育是孩子早期生理和心理发展到一定年龄的需要。儿童早期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性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今后一生的“性认同感”,影响以后的性别行为以及性向目标选择。 正确而恰当的性别同一感需要培养。孩子在日常同伴交往中已经产生了所谓男孩、女孩的概念,从而会做出一些性行为,包括对人体器官的关心。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异 *** 之间,或者互相让对方看一看性器官,或者用手摸一摸,甚至会玩些模仿医生、掀裙子等性游戏。 人的性心理的发展和性别角色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一般任其自然发展,往往是正常的;如果教育方法不当,则会形成畸形的结果,对年纪小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而孩子在和周围的人接触过程中,会逐渐理解一个男孩应当如何,一个女孩应当如何;加之同性和异性孩子之间相互接触有一系列规范要求,因为社会对男女不同性别角色期望和角色行为的性别要求是不同的。这种男女性别适当心理的形成更需要进行相应的性教育。 二、父母对性教育的误解 见“性”色变并训斥孩子。孩子很好奇男女孩子有什么不同,父母在洗澡时孩子也很想偷视。现实中,父母对孩子这方面非常小心,不希望孩子涉猎。于是,见到孩子模仿做出一些大人之间的亲密行为,如亲吻、拥抱等,有的母亲就怒斥阻止:“不许动!”“羞死了!”或者用手强行拉开甚至痛打一番。这种做法会给孩子形成了一种错误观念:与异性朋友之间的亲密行为是不好的、羞耻的,这些行为活动是要受到抑制的,受到惩罚的。 有一天晶晶对妈妈说:“外婆说我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这是真的吗?”妈妈很尴尬,边哄边说:“你外婆说得对,你就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等你以后长大结婚了再告诉你吧。” 忌讳谈论性方面的科学知识。在传统的教育中,父母总是避讳和孩子谈“性”问题,而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往往使许多孩子因一时的“性”好奇,而犯下错误。其实在孩子年幼时,即可以自然的方式和孩子谈“性”问题。此外,平时家长也应注意自己在家中的言行和隐私,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并时时提醒孩子如何适时保护自己,以免受到坏人的伤害。 让孩子了解生命由来等科学知识。 父母可以开诚公布地与孩子讨论性及性器官的基本常识,让孩子知道大人对此所持的态度。告诉孩子性器官与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都是健康人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它们担负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我们有责任好好对待它们,保护它们。能够通过大人的语气、眼神和表情,让孩子察觉到,知道成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 让孩子认知自己的性别角色。 父母要引导孩子自我认知性别角色,明白自己是男的还是女的,并初步了解男女的区别,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父母可以让孩子适当地理解男女的不同,学会尊重对方的身体,获得充实感和安定感,这对孩子健康性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 清洁身体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清洁身体也是性教育的内容。包括:手纸的使用方法、擦 *** 的方法、内衣的清洁等。比如,女孩子擦 *** 必须从前往后擦,而决不能弄反了,否则会引起性器官的炎症;男孩子不能用刚玩过玩具的手去摸小鸡鸡,不以显露和玩弄生殖器作为玩耍和逗乐的手段,以免“伤害”这个“最重要的地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勤换内衣, *** 太紧的裤子,不盖太暖的被子,采取正确的睡姿,避免俯卧位姿势,学会使用冲水便器。 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 *** ”标签。 如果孩子有“ *** ”的动作,父母可以不露声色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借助科普图片(如细菌、病毒的图片)使孩子逐渐明白玩生殖器的种种弊端,充分理解孩子只是出于好奇而想了解性器官的心理状态,用爱心、耐心使孩子在无意识中改掉这个习惯。 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的性教育主要在于父母,父母的言谈举止时刻在影响着孩子。父亲要多和儿子接触,也要多和女儿接触,母亲也是同样,使孩子同时在父爱和母爱中涉取双亲气质中的良好方面,具有“双性向度”,对父母的良好同化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根源。 父母还可以在许多生活小节中鼓励孩子,如:当男孩勇敢完成一项任务时,表扬他:“你真是个勇敢的男子汉!”引导他看见自己性别角色的发展,观察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建立自信。 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这种提问,是采用欺骗和怒斥的做法,使孩子减少了对父母的信任和尊重,在性问题上产生神秘感和不正确的态度。正确的对策是:不主动去问、不主动去讲,有问必答、不说谎,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简略真实的回答。妈妈可以正面告诉孩子“你是我生的”,还可以进一步告诉他,所有的孩子都是妈妈生的,母亲在孕育孩子时要付出很大的辛苦;生孩子、养育孩子,母亲要有巨大的付出。这样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还达到了教育孩子热爱母亲、尊重母亲的目的。 有些父母难以启齿,则可用比拟植物、动物的方法进行解释,如“小孩子从哪里来的呢?”父母可以说,爸爸妈妈相爱了,爸爸在妈妈的肚子里种下一颗种子,种子慢慢发芽,渐渐长成一个小人,小人成熟后妈妈就把他生出来,让他见见这个美好世界。对于这个答案小孩子会很满意的。 当孩子提出这类问题时,可告诉孩子:“因为爸爸妈妈相爱才在一起睡”;也可给孩子提供柔软的布娃娃,说:“你喜欢布娃娃,你也跟布娃娃一起睡吧”。另外,给孩子创设一个童趣的、舒适的环境,培养孩子勇敢、独立的精神。 孩子,特别是男孩过于依恋母亲,这会影响他的心理发展。让孩子逐渐脱离妈妈的怀抱,也是性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三岁左右,孩子就可以和父母分床了。否则,一是对父母感情不利,孩子在身边,夫妻性生活有诸多不便,若是给孩子发现父母在被子下 *** ,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可能孩子在中午睡觉时便会模仿父母的样子,产生误导;二是对孩子的交往能力和独立性也有影响,从而影响性心理发展。如果家庭经济充裕,可以更早给孩子提供一个独立自由的空间,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五、教导孩子保护自己 父母在穿衣、更衣的时候,应注意到个人隐私的问题;而且父母本身的亲密关系和举动,也要有所避讳,以免孩子错误联想,有样学样。 对于孩子有不当触控身体行为及举动时,父母应予以制止,并向其解说此行为不当的原因:“有礼貌的孩子,是不会随便把裙子掀起来,也不会乱摸身体的。” 如当孩子有玩脱衣服游戏等不雅观的行为时,不应立刻采取高压政策,强迫孩子停止或处罚孩子,而不予以解释问题症结所在,此举动容易引来反效果。 发现孩子有不当行为时,找出一些有趣、更吸引注意力的事,来转移孩子的目标;平常假日或空闲时间,可以带孩子到郊外和公园,接触大自然或增加和其他小朋友接触的机会。不要让幼儿只待在封闭的室内空间,接触面越广,可转移注意力的事件越多。 父母是孩子性教育的启蒙者,也是孩子最重要的性教育老师。要以自然、正常的态度,教导孩子正确的性观念,不要放弃自己的权利,而让一些不合格的误导者,教坏你的孩子,让他对“性”有错误的想法和观念。要让孩子在很自然的情况下,吸收性知识,使他的人生有个健康、美好的开始!

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观

性别意识是宝宝形成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性别认同是宝宝从出生就开始的学习过程。
宝宝通过各种方式来积极地探索并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而且一生都在持续地学习。所以家长不要干扰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探索,不要让孩子以为他的探索是“羞耻”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