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回顾与思考raroc,与以下哪个指标有直接关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10-17
一、RAROC和EVA的概念
  RAROC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信孚银行(Bank Trust)于20世纪70年代引入,以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EL)调整收益,并将其与非预期损失(Un-Expected Loss,UEL)①相联系,是风险调整绩效测量法(Risk-adjusted Performance Measure,RAPM)指标之一,也是应用最广泛的RAPM指标②。RAROC的计算公式如下:
  RAROC
  =(收入-支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
  =(净收入-预期损失)/经济资本
  EVA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斯特恩·斯图尔特(Stern Stewart)咨询公司提出的,表示一个公司扣除资本成本后的剩余收益,因为只有当资本收益超过获取该资本的全部成本时才能为股东带来价值。在该指标中,根据具体目的不同,“资本”可以有不同的定义,可以定义为股东投入的资本,可以定义为公司净资产,可以定义为银行持有的监管资本,还可以定义为某项业务需要的最少监管资本或经济资本等。在银行内部绩效评价中,计算EVA指标时,资本一般是指经济资本,而资本成本一般指向股东筹集权益资本时的资本成本率或指股东投资要求的最低收益率、目标收益率。EVA指标的一般计算公式如下:
  EVA=净收益-经济资本×资本成本率
  =(收入-支出-预期损失)-经济资本×资本成本率
  二、RAROC与EVA的关系
  (一)RAROC和EVA都属于“风险调整后”指标,对风险应对的基本思路一致
  风险是银行管理的本质对象,风险意味损失。RAROC和EVA对待风险损失的定义和应对方法是一致的,即用预期损失调整收益,用资本覆盖非预期损失。关于RAROC和EVA采用的风险损失概念可总结归纳为表1。
  (二)RAROC和EVA两者的计算公式之间可建立勾稽关系
  在同一风险和资本概念的前提下,RAROC与EVA可归为同一范畴,只是分别从相对量和绝对量的不同角度来评价同一对象而已,两者之间可建立勾稽关系。
  EVA=(收入-支出-预期损失)-经济资本×资本成本率
  =[(收入-支出-预期损失)/经济资本]×经济资本-经济资本×资本成本率
  =RAROC×经济资本-资本成本率×经济资本
  =(RAROC-资本成本率)×经济资本
  RAROC
  =(收入-支出-预期损失)/经济资本
  =(收入-支出-预期损失-资本成本率×经济资本)/经济资本+资本成本率
  =EVA/经济资本+资本成本率
  (三)RAROC与EVA在应用时需要相互配合
  由于RAROC和EVA一个是相对指标,一个是绝对指标,所以在具体应用时适用的范围和标准有所不同,需要相互配合。RAROC作为相对指标,不受规模的限制,可以很公平地在不同规模的机构之间进行评价使用。但若单纯使用相对指标RAROC容易误导分支机构放弃一些收益率虽低但仍高于银行整体资本成本率的项目,损害银行整体利益。例如,某银行的一个分行现有两个独立投资项目A和B,RAROC分别是25%和20%,该银行整体的资本成本率是15%。若单纯强调RAROC,则该分行可能会做出只投资A项目而放弃B项目的决策,这实际上是损害银行整体利益的,因为银行可以用15%的成本融资,投资20%的项目是有利可图的。因此,RAROC需要和EVA配合使用。EVA作为一个绝对值指标,采取了包含风险在内的经济成本的概念,所以只要EVA大于或等于0的项目都是可行的。在计算EVA时,需要预设资本价格(相当于应用RAROC指标时的标准值),这个价格依赖于银行决策层的经营风格,一般可参考的指标有:银行整体的股权资本成本率、银行股东的目标投资收益率、银行股东要求的最低投资回报率、银行业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等等。资本成本有时是很难确定的,RAROC指标避开了这一难题,在评价互斥项目时比EVA指标有优势,因为只需比较出相对优劣即可。
  三、RAROC和EVA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举例
  RAROC和EVA两个指标,一个相对值一个绝对值,多同时使用,在管理领先的商业银行中广泛应用于业绩评价、项目选择、预算管理等领域。我们首先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两个指标在业绩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例1:假设某银行的C、D两家分行在某年均只从事发放贷款和吸收存款两种业务,年终计算的经营业绩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该银行的管理会计具有一定的基础,建立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Fund Transfer Pricing,FTP),可以分别为贷款业务和存款业务设定FTP利差,有利于各分行的特色化经营。C和D两家分行采取了不同的经营策略,经营侧重显著不同,C分行将吸收存款作为业务重点,存款日均余额为60亿元,贷款日均余额为30亿元;D分行则将发放贷款作为业务重点,贷款日均余额高达70亿元,存款只有10亿元。营业费用C分行为3000万元,D分行为2000万元。
  若不考虑风险问题,D分行的经营业绩要明显好于C分行,因为FTP调整后拨备前利润,C分行是10200万元,而D分行是13200万元,不仅因为D分行高达70亿元的贷款带来可观的收益,而且还因为营业费用只有2000万元,低于C分行的3000万元。   当考虑预期损失后,可得到风险调整后收益,C分行和D分行的效益就一样了,都是9000万元,很明显这是因为D分行大量的贷款业务需要提取更多的贷款减值准备所致。再考虑非预期损失(即各分行的经济资本占用)后,C分行的业绩就明显优于D分行了。从相对指标看,C分行的RAROC高达37.50%,而D分行仅有16.07%。C分行的RAROC远远高于该银行要求的资本成本率15%,为全行创造了价值增值,D分行的RAROC仅较资本成本率15%高出1.07个百分点。从绝对指标看,结论一样,因为C分行EVA为5400万元,D分行EVA只有600万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