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职业高级中学的领导关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2003年11月,在全国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王湛、河南省副省长贾连朝分别和学校校长阮成国畅谈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2004年12月,河南省教育厅职成处长韩筱爱来学校指导工作。
2004年11月,河南省副省长贾连朝与学校校长阮成国畅谈职业教育办学新模式。
2005年5月,信阳市教育局局长夏忠厚来学校检查指导工作。
2005年6月,教育部副部长王湛与学校校长阮成国亲切交谈。
2005年7月,新县县委书记詹玉锋、县长杨明忠来学校规划学校发展。
2005年8月,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崔炳健来学校检查指导工作。 2001年
1月被市政府评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被省爱委会评为“卫生先进单位”。
校团委被市团委评为“五四红旗团委”。
校党支部被新县县委评为先进“五好”基层党组织。
2002年
5月被新县县委、县政府授予“2001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7月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
10月被河南省教育厅表彰为“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示范单位”。
12月荣获信阳市教育局颁发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
2003年
4月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职业学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基地”。
6月被河南省委宣传部、教育厅、文化厅授予“五爱教育先进单位”。
11月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
11月被市人事局、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表彰为“信阳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
12月被省委高工委、省教育厅表彰为“河南省文明学校”。
2004年
3月被国家教育部表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先进学校”。
4月被信阳市总工会批准为“五一劳动奖状”获奖单位。
5月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11月被信阳市教育局表彰为“教育技术、管理和试验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12月被信阳市教育局表彰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2005年
3月被新县委组织部授予“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5月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发展劳务经济先进单位”。
7月被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分别表彰为“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先进单位”。
7月被市人事局、财政局、农业局评为“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工作先进单位”。
8月被信阳市教育局、环保局表彰为“绿色学校”。
9月被市科技局评为市级星火科技培训学校。
2010年
被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一批立项建设学校”。 2001年
9月,正式创建了以“六化”(办学形式多样化、专业设置市场化、学历学制弹性化、培养目标立体化、实践教学技能化、招生就业一体化)为中心的灵活办学之路。
10月15日,2位教师获“河南省面向21世纪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12月1日,举行20年校庆活动,全面总结了学校20年的辉煌成就。
2002年
2月15日,总结并提出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职普渗透、逐步分流”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已被信阳市各职类学校广泛使用。
7月,在全国第四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荣获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7月25日,学校种植专业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重要专业(点)”,取得了保送学生的资格。
2003年
10月15日—18日,校长阮成国赴郑州参加全国城市职教中心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
11月1日,学校动土建设“后勤服务中心”综合楼,这是学校为推动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迈出的第一步,也是新县教育界第一座后勤服务社会化工程。
11月4日,学校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农村职业学校代表在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会议上作了《狠抓教育促发展,服务经济育人才》的经验发言,并被国家教育部表彰为“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
11月7日,《教育时报》记者来到新县专题采访了学校职业指导工作。
11月11日,《信阳日报》专题报道了学校参加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经验交流会时的盛况,并以《新县职高毕业生备受青睐》为题对学校办学情况进行报道。
12月上旬,学校正式成立了后勤服务管理中心,推动了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进一步发展。
2004年
1月20日,学校正式成立了“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标志着学校在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月25日,学校作为河南省唯一发言单位和全国三个中职学校的代表之一,参加了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验交流会,在会上作了题为《面向三个市场,切实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经验发言,得到了教育部周济部长的充分肯定。
3月18日,《中国教育报》记者来我校进行调研。
3月,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表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5月,学校被国家教育部复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11月2日,学校被确定为在信阳召开的第七届全国德育年会在新县的考察点,并接受了400多位专家学者的参观考察,标志着学校德育工作迈出新步伐。
2005年
1月15日,学校参加了在郑州召开的河南省订单办学经验交流会,并在会上作了题为《依托三个市场,发挥职教优势,积极探索订单办学新模式》的经验发言。
5月12日—14日,我校组团代表信阳市职业学校参加了河南省第五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田径运动会,并获得了2块银牌、8块铜牌和团体总分第三名,成为本届运动会获奖最多的两个代表团之一。
10月10日,学校召开了实施绿色校园生活动员会,对学校“创建文明学校,争做文明师生”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月,学校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取得了自主鉴定和颁发计算机、种植、缝纫等6个专业中初级资格证书的资格。
12月10日,学校成立了新县职业教育中心,这是新县唯一一所县级职教中心。 2005年第五次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的召开,给学校带来了良好的机遇,职业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学校将努力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学校规模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转变;二是学校办学模式从以升学带动为主向以就业拉动为主的转变,真正实现学校从硬实习向软实习的增强。
1、学校管理进一步规范科学,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校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努力把学校办成全国名校。
2、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逐步打造出一批专家型教师、名师及“双师型”教师。
3、进一步加大跑项争资力度,投资建设一幢大型实训综合大楼和高标准的农业示范园,建成林果、畜禽养殖、建筑、焊工、汽修、机械加工等多个专业的实训基地。
4、进一步做大做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达到年培训能力2000人以上,转移就业95%以上。
5、与职业技术高校联合办学,进一步实现办学形式多样化。
6、尽快创造条件申报职业技术学院,达到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的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