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好面的每集内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播出日期:2010年2月1日
一条又一条的面,最早究竟是用甚么造成的呢?原来是小麦。那么,最早出现面条的地方是在哪里?黄淑仪带大家去到新疆火焰山附近一个巿集,看看老婆婆以双手弄出来的“拉条子”面条,而这种面条跟最早出现的面条竟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1991年在新疆发现了多个有二千五百年历史集体墓穴,从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一个碗,盛放着最早出现的面条。不过,面的原材料 - 小麦,并非源于新疆,那么小麦又是从哪里来的?人类最早又怎样利用小麦来制造食物?
不过从出土文物中发现了蛛丝马迹,由一副皮制的面具可以追溯出小麦的来源!结果证实小麦是来自新疆西面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即现今的伊朗一带,九千年前已经有人类在这里栽种小麦,也就是小麦最早出现的地方。
小麦最早的食法是以石磨磨出面粉,造出类似面包的食物,摄制队来到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一窥最早期造面包的方法,他们而弄出来的面包外形像薄饼多过像面包。北非人发明了石磨而出现面包,并传入罗马,迷上吃面包的罗马人更发明“烤炉”,并将面包烤焗技术推展至欧洲。
经过好多智慧累积,人类将小麦磨成粉末,再搓成面团造成面包进食,那么又是甚么人懂得将面团弄成一条条面条?为何面条最早在新疆出现呢?摄制队将大家带返新疆,看看游牧民族哈萨克人在特别日子吃的一种面条,叫“纳仁”,意思是手抓羊肉面。塔吉克人是源自伊朗的民族,现在仍住在新疆,他们所造的“拉条子”,可能就是由最古老的面条所演变而成。如果最早的面条是在新疆出现,这样又是甚么时传入中土? 播出日期:2010年2月8日
中国面食种类繁多,款式多达一千三百多种,为甚么解中国人对面如此着迷?
中国人食面食得疯狂,不单止将面食视为食物,更视为一种艺术、一种游戏!
中国人怎样可以将一公斤面粉拉出二百万条面条呢?
中国人怎样创造出刀削面、剔尖面、猫耳朵等既可以吃又有看头的面条来?
面食又怎样可以从中国人的手上发扬光大?
今集继续由黄淑仪带大家去品尝来自中国的“绝世好面”!
讲中国面食,不得不提山西省,刀削面、剔尖面、猫耳朵等都是这里的出品,粗略估计山西面食有280多种。一位山西师傅用一公斤面粉可以拉出二百万条手打面,而且面质爽滑弹牙,师傅技巧纯熟是重点外,还有一个秘诀,就是面团的黏性。那么面团为甚么会既黏且弹?
为了解开谜底,摄制队带大家到云冈石窟,这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石窟屹立至今有1,500多年,可是石窟内的佛像严重损毁,罪魁祸首不是人为破坏,而是这一带的水源。不过,正正就是这些水,让这里的面条变得与别不同!谜底揭开了,经过酸碱值测试,发现这里的水是7.91,属于碱性。碱性的水遇上面粉,面筋的韧力就会更强,所以面团就可以愈拉愈长、愈拉愈滑!
中国南方没有小麦,不过中国人会利用其他材料制造面条,譬如用米制成的“米线”。摄制队带大家到云南境内的哈尼族村,看看他们造米线和吃米线的方法。
黄淑仪带大家返去古代开封及长安,看看中国最早的夜巿为甚么在宋代的长安出现?再到商业繁盛的开封,看看比欧洲早了五百年出现,楼高两层的大型食肆,而当时开封食肆最受欢迎的菜色又是甚么?还有在汉朝人的厨艺有几多元化,厨房的分工和规模如何令人咋舌?
而中国最古老的烹调方法,是“蒸”和“煮”。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面条食谱,在一本有1,400多年历史的古籍上找到,节目中还请来专家示范古时中国人是如何煮面! 播出日期:2010年2月15日
中国将面食文化发扬光大,更影响到邻近国家的饮食文化!这一集黄淑仪会带大家到中国西南的佛教小国“不丹”,当地最受欢迎的面食Menchi和Puta,跟中国面有何相似之处呢?泰国的米粉、贵刁,以及越南的檬粉,跟中国的米线、河粉十分相似?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
与世无争的佛国不丹,有一种面食由全村妇女一起做,这种面食究竟有何特别?不丹人生活简朴,国民的快乐指数名列前茅!不丹人宁愿放弃赚取外汇,每年只批准七千名游客入境,目的是要减少旅游业带来的文化冲击,保存富特色的传统节庆和传统食物。
“策秋”是佛教庆典,是不丹人重要的节庆,不丹人会做一种叫Puta的荞麦面来庆祝。为甚么不丹人不用小麦来做面条?荞麦几乎没有面筋,很难搓成面团,所以做Puta要花好多工夫,还要工具来帮忙,所以全村妇女会一起做Puta。怎样吃Puta才是最好味?其实好不好吃不单止来自味道,还有来自背后的一份心意,Puta是群策群力地花了一整天做出来的面条,当然特别滋味!
不丹人还喜欢吃另一种新兴的面条,叫Menchi。Menchi是用小麦制成,在不丹只有20年历史,而价钱并不便宜呢!不丹人宁愿花多一点点,都要尝一口Menchi面,究竟Menchi有何魅力?有学者相信Menchi是由中国传入不丹的,有何根据?
种米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而中国华南地区的傣族人做米粉的历史也相当悠久。不过做米粉的工序非常繁复,从水浸米、磨烂后做成米浆、发酵、做成米粉团后再用热水煮,整整要花三天时间,所以傣族人每逢大时大节才会自己做米粉。而傣族人做米粉的传统一代传一代,甚至流传到千里之外!
七百年前,傣族人曾经被蒙古人驱逐,有些逃至泰国定居,米粉、米线这类食物亦都开始在泰国落地生根。在泰国白菜园宫的一间密室,我们可以从壁画中看到,泰国人将视为宝贵的面条来敬佛,这些面条可能就是泰国人最爱的米粉!而泰国最传统、最道地做Khanom Chin米粉的方法是怎样?至于也是我们熟悉的贵刁,又是怎样在水上巿场诞生,成为街头面食?
除了泰国,越南亦都受到中国的影响,饮食文化十分相似。在越南最大城巿“河口”可见到街边档卖米粉,不过越南人叫它做“檬”。饮食文化相互影响,在中国的一家食肆售卖的小卷粉,就是来自越南,深受食客欢迎。 播出日期:2010年2月22日
日本人与中国人一样喜欢吃面,而面条款式多多,如拉面、乌冬及荞麦面等,卖相精致。究竟日本人怎样将面条变得出神入化,创意无限?日本江户时代荞麦面已经开始发展,荞麦面怎样演变成为当时的快餐美食?赞歧乌冬享誉全球,一丝不苟嘅制法令人叹为观止,怎样才可以做到一碗完美乌冬?
在日本一间佛寺 - 永平寺,僧侣每日都要艰苦修行,在他们心目中会视吃面作为奖励,为甚么?早于宋代时候,中国和日本贸易往来频繁,加上当时有大量日本僧人远赴中国求法,令到中国佛教的饮食和烹饪方法,不断东传到日本。其实,日本最早出现的面条是荞麦面,原因为何?
东京好多著名荞麦面馆都超过一百年历史,他们仍然保留着传统做荞麦面的方法。荞麦面在十九世纪风靡全日本,店铺更开到成行成市,还订立排行榜,订出一百家最好的荞麦面馆。有一种叫做“鲣节”的调味料,竟是令荞麦面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它究竟是甚么?今时今日,荞麦面热潮依然盛行。在本州盛冈,会定期举行一个斗吃荞麦面比赛,绰头可不少!
乌冬是日本独有的食物,在日本香川的赞歧,乌冬店总有一间在附近。赞歧人喜欢乌冬滑过嘴唇那种感觉,所以一般都吃到“雪雪”声。不过,怎样才可以做到一碗完美乌冬?看看全县最好的乌冬面馆的师傅如何炮制乌冬。
日本人同样喜欢吃拉面,日本人运用创意,将拉面变得更加令人着迷,而且迅速渗透每一个角落。日本人新创的火拉面,怎样让拉面会着火?面条在古今日本都同样受欢迎,原因之一就是够方便。来到东京地铁站的一家面馆,看看分秒必争如何令面条历久尝新! 播出日期:2010年3月1日
一碗面包含了好多美好的祈望!日本人习惯在7月7日吃素面,寓意吉利;泰国人在喜庆日子吃面条,寓意喜事陆续有来;中国人吃长寿面,希望长命百岁!至于韩国人的面食文化,更渗透了儒家思想,今集黄淑仪与大家一起看看韩国面食特色,以及近代即食面怎样影响全世界。
朝鲜儒学泰斗李滉的后人,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都会举行祭祀祖先,祭祀食物十分丰富,其中一种就是面条。面条以小麦造成,韩国人视小麦为珍品,而弄一碗面相当花工夫,所以用面条表达孝心!
佛学在韩国举足轻重,而佛学亦改变了韩国人的饮食文化。一道佛门面食“紫苏翠玉瓜面”是怎样做出来的?韩国僧人吃面时的习惯又是怎样?节目中还会根据韩国第一本食谱,试做传统的韩国面食“榨面”。
朝鲜王朝时代,面粉是罕有外国食材,在贵族菜式中便有牛肉汤面。而高宗皇帝最钟意吃“平壤冷面”,这道冷面有甚么材料?韩国人为甚么爱在冬天吃冷面?韩国人传统荞麦面的做法,又有何奥秘?
时至今日,韩国人已经将面食带上太空。第一位踏足太空站的韩国太空人李素妍博士,带了十种韩国研发的太空食物上太空,当中还有李博士最喜爱的面条。这些太空面食怎样与别不同?面食发展能够一日千里,有一个人居功至伟,他创造全球第一碗即食面,他是谁?现时全球五十亿人每年食用一百亿包即食面,成为最多人吃的加工食物。
现代人生活讲求效率,面条发展到今时今日,已经成为全球的美食之一,平凡的面条已经变得不平凡,并征服了全世界。 播出日期:2010年3月8日
意大利的面条超过三百款,堪称欧洲面条王国。一条条的意大利面够普遍,那么一层层的嘅意大利面味道又有何特别?甜的意大利面你吃过没有?新鲜意大利面为何只是贵族的食物?
意大利的面条五花八门,因为意大利人几乎每餐都吃面条,就像中国人食米一样,无饭不欢。中世纪时阿位伯入侵意大利的西西里,所以当地深受伊斯兰文化影响,食物也不外,传统菜式“帕尔马式芝士焗茄子”和“直条意大利面”就是好例子。有千年历史的直条意大利面要怎样煮才好吃?
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古城 - 博洛尼亚,其面食文化跟西西里截然不同。当地人会将面团切成五厘米的小方块,称为Tortelli,即我们认识的“意大利云吞”。这款面食在意大利中部非常受欢迎。除了Tortelli外,这类新鲜制作的意大利面食有好几百种,Gnocchi的馅料有马铃薯、Ravioli里面包裹着鲜奶芝士,还有一种叫Baquero,意大利语的意思是打人一巴掌,当中还有一段故事呢!
意大利面自古至今都有很多花款,除了可以作为主食外,还可以做甜品!黄淑仪会带大家到西西里的市场,品尝以面团制成的杏仁糕;再到伊朗的一间雪糕店,看看用面条做材料的甜品,而这种甜品已经有四百年历史。
意大利面可以简单分为两大类,就系干意大利面和新鲜意大利面。一般人平日所吃的大多数是干意大利面。干面条更让意大利面可以独当一面,更行销全球。是甚么因素造就干意大利面的产生?黄淑仪会带大家到西西里的嘉布遣会修院,修院的地下室摆放着超过七千具干尸,全部都是经过天然风干。这些干尸保存得相当好,究竟秘密在那里?这与干意大利面有何关系?
至于新鲜意大利面嘅历史,比干意大利面更加早。十六世纪中期以前,新鲜意大利面更被视为奢侈美食,只有上流社会的人先有机会享用。国家曾经禁止在饥荒的时候生产意大利面,为甚么? 播出日期:2010年3月15日
意大利是欧洲的面条王国,究竟面条是何时传入意大利?真的是马可勃罗由中国将面条带返意大利?还是意大利人无师自通?意大利面又经过甚么过程,才得以发扬光大,称霸欧洲?在最后一集的《绝世好面》,黄淑仪会为大家逐一解开!
十四世纪的威尼斯已经流行吃意大利面,究竟面条是甚么时候,以及怎样在意大利出现?其中一种说法是马可勃罗将面条由中国带返意大利,是真的吗?不过,在《马可勃罗游记》中,有关食物的记载都没有提到他将面条从中国带返意大利;而且有书籍记载早在1244年,即马可勃罗由中国返欧洲之前,意大利人已经常食意大利面。那么面条又会不会是古时罗马人发明的?黄淑仪带大家到二千年前被火山爆发活埋的罗马古城 - 庞贝,从古城遗迹中也没发现古罗马人有吃意大利面的习惯。
我们来到西西里首府巴勒莫的一座建于十一世纪的古老教堂,教堂天花上面画了好多缠住头巾的阿拉伯人,原来在一千多年前,一支阿拉伯军队登陆西西里,并展开长达二百年的统治。原来面条就是这个时期传入西西里,然后传遍整个意大利和欧洲。而学者相信西西里人的干面条itriya就是各式意大利面条的老祖宗。
早在唐朝,数以万计的西方人通过丝路来到中国的开封等大城市进行贸易。当时阿拉伯商人随身携带的干粮,是一种可以存放一个星期的扁平面包,其后发展出干身的面条,而干面条亦随着他们经商路线而传播开去。当面条传到去意大利,意大利人又怎样将面条发扬光大呢?
“面条”是一种简单而又美味的食物,背后却融合了各个民族的饮食文明和智慧,成为全球人类的“绝世好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