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的发展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7

一、曲江模式的曲江发展历程

2003年3月,曲江旅游度假区更名为曲江新区,定位为盛唐文化产业为特色,以旅游、商贸、居住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发展新区。

2003年4月、5月,启动建设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

2003年12月31日,大雁塔北广场建成开放。

2005年2月5日,西安曲江海洋世界一期建成。

2005年4月11日,大唐芙蓉园开园;4月30日和5月5日,接待连战、宋楚瑜的文化寻根之旅。

2005年9月12日,首届《曲江论坛》举办。

2006年2月15日――2月21日,大型诗乐舞剧《梦回大唐》赴新加坡巡演。

2006年3月31日,“西安曲江国际唐人文化周”开幕。

2006年4月7日,省市共投共建项目-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奠基。

2006年4月29日,组建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推出扶持影视产业12条优惠政策,设立4.5亿风险投资基金。

2006年5月28日,国家文化部授予曲江文化产业集团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06年6月中旬,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馆、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6年10月21日、22日,《2006·盛典西安》文化活动在唐大明宫遗址上演。

2007年7月8日,大唐不夜城贞观文化广场、曲江池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等六大遗址公园奠基。

2007年8月11日,文化部命名曲江新区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

二、曲江新区的曲江历史

曲江兴于秦汉,盛于隋唐,2000多年前因水波曲折而得名,是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皇家园林,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集大成者。

2200多年前,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此辟禁苑宜春宫,专供皇帝游猎。汉武帝时,对原秦宜春院营修扩建,开凿引源,广植花草。

汉宣帝时,开辟曲江以北,建成乐游苑。此为乐游登高之意。

隋代,以曲江为中心营建皇家禁苑芙蓉园。君臣雄饮曲江池,吟诗畅欢。

盛唐玄宗开始,在正月晦日、三月上巳与九月重阳三大节日,百官和士民同游曲江亭,确立了赐钱、放假等制度。曲江成为大唐帝京人气最旺的游憩地,曲江诗会官庶云集,曲江游宴被列为国宴。

《全唐诗》中有500多首吟诵曲江。曲江新区位于西安市东南,原名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区。

是陕西省人民 *** 于1993年批准设立的省级旅游度假区。2003年7月经西安市 *** 批准更名为“曲江新区”。

区内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及现代都市文化的荟萃之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2002年以来,曲江新区先后建成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国际会展中心、曲江池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跃升为西部最重要的文化、旅游集散地, 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标志性区域。

截至目前,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总资产达158亿元,成为我国最大的文化产业投资类企业之一,跻身西部文化产业。 。

三、曲江宴有何特色

曲江池在今西安市东南郊曲江村。

秦、汉时是“上林苑”中“宜春苑”“宜春宫”的所在地。 这里原有泉池,岸头曲折多姿,自然风光秀丽。

汉武帝时又疏凿了池西侧的地下泉,名“汉 武泉”。隋文帝修建新都大兴城时,又引黄渠水入池,扩大水域,广植花木,池中以芙蓉(莲花) 最盛,更名曰“芙蓉园”。

唐初,皇帝就常在这里赐宴。唐玄宗开元年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 建:在池南建造了专供皇帝、后妃登临观赏的“紫云楼”,在池边建造了“彩霞亭”,池西新辟了 “杏园”,池周增植了以柳为主的各种风景树木和奇花异卉,池中备有彩绘的画船,亲贵大臣们 又在这里建造了许多私人的楼台亭榭。

曲江池变成了碧波荡漾、柳荫四合、花木环绕、宫室楼台 星罗棋布的园林,是京城长安风光最美的游赏野宴场所。 唐代新进士的曲江宴,从中宗神龙年间起,一直延续到僖宗乾符年间黄巢起义军入长安为 止,历时17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野宴之一。

这一宴会,在历史文献中,曾经出现过许多不同的名称。 例如:因游宴的时间在“关试”(吏 部考试)之后,有的地方称“关宴”;饮宴的具体地址设在曲江池西边的杏园之内,诗文中则称 “杏园宴”;因是同榜进士齐集曲江,又称“曲江大会”;有聚就有散,这次宴会之后,他们将各奔 前程,很多人将被派到全国各地去做官,因而又叫“离筵”。

新进士的曲江宴,是继唐初朝廷赐落第举子宴而来的。李唐王朝初期,曾在曲江园林向上 京应试而落榜的举子们赐宴,具有安慰的意思。

因为当时曾允许落第举子留在长安,借宿寺庙, 习作诗文,争取下届再考。常建的《落第长安》诗中写道:“家园好住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后来他终于考中了进士。

但到中宗时,就不再向落第举子 赐宴,而改为赐新进士曲江游宴。这一改变与唐代选举制度有关。

我国历史上以进士取士,虽 始于隋代大业年间,但盛行于唐代,一直延续到清末。唐代选举,设有秀才、俊士、进士、明经、明 法等几十个科,唐初以秀才科为最重,其次是进士科。

从高宗永徽年间起最重视进士科,录取的人数最多,又委以重任,遂成为朝廷选拔人才的主 要渠道。朝廷特恩赐新进士游宴曲江,是对他们的祝贺,也是让他们感恩戴德,忠实地为朝廷服 务。

新进士的曲江游宴,实际上是长安倾城出动的大型游乐活动。这一天来到曲江胜境的,不 仅是几十名新进士,主考官首先要来与新进士们叙师生之情,并接受门生的拜谢;其他公卿及新 进士的亲友们要来祝贺;有些达官贵人还携带夫人、小姐前来在年轻的新士中物色佳婿;商贾们 这一天要来曲江抛售奇珍异物;其他方面的人士,特别是那些富豪人家也要来游览观光;有时皇 帝也携带贵妃们登紫云楼(曲江池南)观赏游宴盛况。

因此,这一天整个曲江园林,处处是“钿车珠鞍”“金鞭玉镫”,红男绿女,纷至沓来,人流如 潮,乐声动地,热闹异常。 新进士曲江宴会上的食品,必须有樱桃。

这是因为唐代从帝王、后妃到士大夫都喜食樱桃, 京兆府的樱桃被列人税赋之一;同时曲江宴时值暮春,长安樱桃刚熟,成为必备食品。 因此文献 上又把这种宴会称为“樱桃宴”。

有时皇帝还特命御厨制作某些精美食品送到宴间赐新进士品 尝。如昭宗、僖宗都曾将御食“红绫饼”赐新进士每人一枚。

这次游宴活动,是新进士生平第一次荣耀的喜事,他们讲究身穿盛装,乘着鲜车健马,有仆 人跟随,有的还特邀色艺出众的名妓前来伴游,以显其尊贵。 他们这一天的游宴活动,除了品尝 美馔佳肴、拜谢恩师、攀识权贵、交结朋友等社交活动以外,还要游览观赏湖光山色,举行各种娱 乐活动,最后还要到大雁塔题名留念。

《唐樜言》载,进士们要推选年轻貌美者二人为探花使, 遍访园圃,采摘最好的花枝,供大家观赏。 如果另外的人先采得名花,这两人就要受罚。

那些志 向远大、抱负不凡的进士们,虽然也尽情游乐,但具体内容和方式则比较高雅。他们或找志同道 合者一面游览,一面畅叙襟怀、切磋学问,或寻章觅句、赋诗抒怀……那些轻薄之士则另有一番 情趣,有的携带乐工舞伎,登上彩舟,一面泛舟饮酒,一面欣赏乐舞;有的杂入仕女群中,调笑嬉 戏,卖弄风流;有的三五人在草地上,脱冠摘履,解衣露体,酗酒无度,谓之“癫饮”……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这一天的吟诗讴歌。

唐代是诗的朝代,吟诗是曲江游宴中不可缺少的 内容。流传下来的曲江游宴诗,在全唐诗中占相当大的篇幅。

这些诗,绝大部分是对曲江美景 和游宴盛况的描写。例如,刘沧的“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

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 箫声拂御楼。霁景露光明远岸,晚空山翠坠芳洲。

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陌香车似水流”、王涯的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姚合的“江头数顷杏花开,车马争先尽此 来”、殷尧藩的“鞍马皆争艳,笙声尽斗奢”等诗句,从各方面描绘了一幅幅曲江游宴图,有些诗 属于借景抒怀、托物言志,其中不乏名篇佳章,当然也有许多诗纯属歌颂功德,逢迎权贵,粉饰太 平,但也可以从中窥出当时官场积弊、人情虚伪等社会面貌,对于。

四、曲江 来由

西安地名,位于西安城区东南部,为唐代著名的曲江皇家园林所在地,境内有的曲江池,大雁塔及大唐芙蓉园等风景名胜古迹。

西安曲江是中国古代园林及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先河之一。秦时,在此开辟了皇家禁苑——宜春苑并建有著名的离宫——宜春下苑。

到了隋朝大兴城倚曲江而建,隋文帝猜忌多疑又迷信风水,大兴城东南高西北低,风水倾向东南,后宫设于北侧中部,在地势上总也无法压过东南,有人提出应该采取“厌胜”的方法进行破除。如把曲江挖成深池,并隔于城外,圈占成皇家禁苑,成为帝王的游乐之地,这样就能永保隋朝的王者之气不受威胁、好在曲江这里有曲水循环的自然形式,稍加修缮就可成为风景迤俪之所。

开皇3年(公元583年),隋文帝正式迁入新都。隋文帝恶其曲,觉得不吉利,于是命令高颖(隋文帝宰相)为这个皇家园林更换新名。

有一天晚上,高颖忽然想起曲江池中的莲花盛开,异常红艳,莲花雅称芙蓉,遂拟更曲江为“芙蓉园”。经过隋初的一番改造,曲江重新以皇家园林的性质出现在历史舞台,而且得到了一个新的名称----芙蓉园。

同时它与首都大兴城紧密相连,其池下游流入城内,是城东南各坊用水来源之一。 隋炀帝时代,黄衮在曲江池中雕刻各种水饰,臣君做饮曲池之畔享受曲江流饮,把魏晋南北朝的文人曲水流觞故事引入了宫苑之中,给曲江胜迹赋予了一种人文精神,为唐代曲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隋朝芙蓉园的基础上,唐代扩大了曲江园林的建设规模和文化内涵,除在芙蓉园总修紫云楼、彩霞亭、凉堂与蓬莱山之外,又开凿了大型水利工程黄渠,以扩大芙蓉池与曲江池水面,这里成为皇族、僧侣、平民汇聚盛游之地。曲江流饮、杏园关宴、雁塔题名、乐游登高等在中国古代史上脍炙人口的文坛佳话均发生在这里,唐时的曲江性质大变,成为首都长安城唯一的公共园林,达到了她发展史上最繁荣昌盛的时期,成为唐文化的荟萃地,唐都长安的标志性区域,也奏响了中国文化的最强音。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在唐太宗出现贞观之治后,其后的高宗、睿宗等朝,园林建设在这里开始有了较大的举动,奠定了盛唐文化繁荣的基础。

唐玄宗对曲江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使其盛况空前绝后,达到了其园林建设的顶点。在皇家禁苑芙蓉园内,玄宗修建了紫云楼、彩霞亭、临水亭、水殿、山楼、蓬莱山、凉堂等建筑,并建了从大明宫途经兴庆宫直达芙蓉园的夹城(长7960米,宽50米)经过唐玄宗的扩建,芙蓉园内宫殿连绵,楼亭起伏,曲江的园林建筑达到最高境界,各类文化活动也趋于 *** 。

随着唐末长安城的毁灭,其各种园林建筑也被破坏殆尽,各项文化活动也逐渐沉寂下去,以至于有些最终消逝的无法追寻。曲江----平民聚集游览的公共园林区,不仅在古都西安发展史上空前绝后,而且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绝无仅有。

五、西安的曲江谁知道西安曲江的历史成因,和现在的主要建设思路方案,

曲江新区位于西安城区东南部,以闻名中外的大雁塔和曲江皇家园林遗址为中心,一期规划面积15。

88平方公里。 从2002年到2009年,短短7年,曲江新区已经从最初的规划概念,发展成为日臻成熟的经济实体;从单一的旅游园区,发展成为集旅游、文化、房地产开发在内的多功能城市新区。

近年来,曲江新区坚持“文化立区、旅游兴区”理念,依托陕西、西安大文物、大文化、大旅游的优势,以盛唐文化为特色,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以国际化为目标,先后建成了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世界、曲江国际会展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组建了曲江影视集团、曲江会展集团、曲江演艺集团、大唐不夜城公司等文化企业,成功地对大雁塔风景区管理处、西安国展中心、西安秦腔剧院等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进行了改制或整合,并在陕西省、西安市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承担了大明宫遗址区、法门寺文化景区、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西安古城墙景区的策划规划和开发建设。 现在的曲江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文化旅游、影视演艺、会展创意、出版传媒等产业为主导的文化产业体系,迅速跃升为西部最重要的文化、旅游集散地,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标志性区域。

从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到大唐芙蓉园,从法门寺佛教文化到楼观台道教文化,从西安秦腔剧院到曲江影视集团,从西安曲江到宝鸡扶风,曲江新区发展的历史跨度、文化跨度、空间跨度都前所未有。 曲水流觞有遗韵,山水长安曲江行。

7月5日,商子雍、吴克敬、朱鸿、郭兴文、孙见喜、商子秦、穆涛、安黎、杜爱民、第广龙10位陕西知名作家应邀赴西安曲江新区采风。作家惊叹,古籍记载中、历史诗歌中、西安人梦中的“曲江流饮”等历史美景,如今在曲江新区“复活”了! “曲江”从秦到唐是皇家园林所在地,曲江池等风景园林一直是皇家贵族、才子佳人、布衣草民游赏、宴饮胜地。

曲江流饮、雁塔题名、寒窑故事等历史典故传说留在了历史典籍里。其中,人们从历史的文字中读到,唐诗中约有400首描写曲江胜景的。

大诗人杜甫等名人雅士留下了“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自鸟飞”等动人诗句。然而,时光流逝,山水变迁,古典诗词中描绘的曲江胜景在历史的长河里一度曾美景不再,成为遥远历史中难忘的记忆…… 如今,古老的“曲江”正以“曲江新区”的面貌续写历史的辉煌。

短短几年时间,从大雁塔南北广场、大唐芙蓉园到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旋风式”的建成和开放,昔日的历史美景被挖掘、复制和“激活”,这里的一个个“大唐盛景”成为现代化西安的新景观。曲江新区在城市生态人文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方面的成功实践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继6月25日国内9名院士专家考察来访之后,7月5日应西安市文联、三秦都市报社、西安晚报社、美文杂志社之邀,10名陕西知名作家来到曲江新区采风。 漫步在曲江池遗址上兴建的曲江池遗址公园,1500亩的山水园林,勾起了作家们的文化记忆,作家们赞叹连连;穿行在唐城墙遗址公园以唐诗300首组成的雕刻组群里,作家诗兴盎然;徜徉在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参天蓊郁的林木之间,佛意禅风,扑面而生,作家们感慨万千。

参观后,商子雍说:“在我读书的时候,曲江的历史胜景只是课本里的一个文化符号。如今,曲江池遗址公园等的建设,激活、复活了沉睡的文化符号和历史遗产”。

商子秦讲,40年前,他去过西湖,40年后又去看过西湖。他一直希望西安城里有一处像“西湖”一样的好去处。

这次看过曲江池遗址公园,感觉到这里甚至比西湖还美,圆了他的一个梦,也是圆了广大西安市民的一个梦。商子秦说:“曲江新区给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留下了一个有生命力、活的绿色丰碑”。

第广龙用“像在梦幻中一样”表述了他游览曲江池遗址公园的感受。朱鸿表示,大雁塔南北广场、大唐芙蓉园和曲江池、唐城墙、唐大慈恩寺三大遗址公园的建成,为现代化的古城西安增添了灵气。

六、大唐芙蓉园的历史

秦时,利用曲江地区原隰相间,山水景致优美的自然特点,秦王朝在此开辟了著名的皇家禁苑——宜春苑,使曲江成为皇家禁苑上林苑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皇3年(公元583年),隋文帝正式迁入新都。隋文帝恶其曲,觉得不吉利,遂拟更曲江为“芙蓉园”。

经过隋初的一番改造,曲江重新以皇家园林的性质出现在历史舞台。 而且得到了一个新的名称----芙蓉园。

同时它与首都大兴城紧密相连,其池下游流入城内,是城东南各坊用水来源之一。 隋炀帝时代,黄衮在曲江池中雕刻各种水饰,臣君做饮曲池之畔享受曲江流饮,把魏晋南北朝的文人曲水流觞故事引入了宫苑之中,给曲江胜迹赋予了一种人文精神。

为唐代曲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隋朝芙蓉园的基础上,唐代扩大了曲江园林的建设规模和文化内涵。

除在芙蓉园总修紫云楼、彩霞亭、凉堂与蓬莱山之外,又开凿了大型水利工程黄渠,以扩大芙蓉池与曲江池水面,这里成为皇族、僧侣、平民汇聚盛游之地。 曲江流饮、杏园关宴、雁塔题名、乐游登高等在中国古代史上脍炙人口的文坛佳话均发生在这里,唐时的曲江性质大变,成为首都长安城唯一的公共园林。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在唐太宗出现贞观之治后,其后的高宗、睿宗等朝,园林建设在这里开始有了较大的举动,奠定了盛唐文化繁荣的基础。

唐玄宗对曲江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使其盛况空前绝后,达到了其园林建设的顶点。在皇家禁苑芙蓉园内,玄宗修建了紫云楼、彩霞亭、临水亭、水殿、山楼、蓬莱山、凉堂等建筑。

并建了从大明宫途经兴庆宫直达芙蓉园的夹城(长7960米,宽50米)经过唐玄宗的扩建,芙蓉园内宫殿连绵,楼亭起伏,曲江的园林建筑达到最高境界,各类文化活动也趋于 *** 。 随着唐末长安城的毁灭,其各种园林建筑也被破坏殆尽,各项文化活动也逐渐沉寂下去。

2002年,在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园林式样建造的。 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开工建设。

2005年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三)大唐芙蓉园建成正式对外开放,开园之初即迎来了台湾前 *** 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等第一批客人。 扩展资料: 大唐芙蓉园是在唐芙蓉园遗址上建成的,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山水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担纲设计规划及建筑设计。

大唐芙蓉园将辉煌灿烂的唐文化汇聚于一园之中,让游客能够“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实现可观赏、可感受、可学习、可消费、可体验。 去寻找中华民族的精神的根脉,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之园、人文之园、艺术之园、生态之园、精神之园,被誉为中国的建筑大观、园林精品、艺术宝库和文化巨著。

大唐芙蓉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区,占地1000亩,其中水面300亩,总投资13亿元,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文化主题公园,建于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 大唐芙蓉园夜景极具璀璨色彩,灯火辉煌中的唐文化长廊、芳林苑、紫云楼等地,处处灿烂夺目。

紫云楼位于大唐芙蓉园中心位置,是大唐芙蓉园的主体建筑。 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

分为四层主楼及南北广场,每层的出檐都有雉尾的设计,采用三层金饰,使其更显辉煌。 一层反映唐太宗李世民在位二十余年间贞观之治的盛况,二层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三层为表演区,四层便是最著名的大唐博物馆。

每晚在紫云楼前可欣赏亚洲最大的水幕电影《齐天大圣》,表演集,另外南广场还有舞狮表演,北广场的激光表演、音乐喷泉等。 唐诗峡是位于大唐芙蓉园茱萸台下,是芙蓉园里最具大唐文化特色的地方,以表现唐代文化的高峰唐诗为主题。

这是一个人造的峡谷,总长一百一十九米左右,精雕细琢,精彩纷呈。 诗峡精选了唐代最有代表性的唐诗,如《长恨歌》、《春江花月夜》等,由著名的书法大家镌刻在两边的摩崖上,再辅以相关大唐榜书、中国印、瓦当图案等。

使得这短短的峡谷充满了丰富的精神内涵,独出机杼。大唐芙蓉园的经典设计都很绚丽,这里就是其中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山水诗词都在这里了。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位于大唐芙蓉园紫云楼南广场的回廊中。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由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画家蔡昌林创作。

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唯一的凌烟阁功臣图石刻壁画。 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里面记载着很多唐代立国建功、专心治国的功臣们,每一位大臣们都栩栩如生,表情各异,有的严肃无比,有的看上去和蔼可亲,还有的张牙舞爪等等。

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皇帝,很善于处理君臣关系,恩威并施,双管齐下,把一个个能人异士治理得服服贴贴,却又使名将功臣多半得以善终。凌烟阁二十四像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