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景福学区学校管理研讨会交流发言稿
抓好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三台县向阳中学 宋小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下午好:
我今天交流的内容是:抓好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德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工作实际上就是做思想工作,而思想他本身是一个抽象的东西,他必须要用具体行为来呈现。比如,我们说某某具有崇高的集体主义思想,那么,怎么来证明呢?那就是看这个人能不能为集体做事,能不能“舍小家顾大家”;这个做事,“舍小家顾大家”就是一种行动,一种行为。所以,抓好德育工作的脚点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下面,我就如何抓好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谈一谈我们的做法和看法。 一、根据学校的实际,做好共性,突出特色。
不同的学校,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所具有的历史渊源,以及现实存在的主客观条件等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在抓德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时,必须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做属于自己学校特色的德育,然后利用这个特色德育去带动共性德育。例如,我们学校就在整合各方资源的基础上,努力做好“实”德育,即教育学生以“坚实”、“诚实”、“朴实”为德育核心,做一个诚实守纪,踏踏实实的优秀向中人。我们围绕“实”德育相继开展具有共性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仪等共性德育活动。另外,紫河学校的“感恩”德育,景福小学的“福”德育,方垭学校的“军旅”德育都是具有他们自己特色的德育。现在社会是一个多元化与崇尚共性并存的时代,所以我们抓德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在共性中做出特色,才能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建立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制度,构建德育服务体系。
由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即可塑性与叛逆性共存,以及我们所面临的学生的现状是留守学生多,大多由婆婆爷爷、外公外婆照管,而很多学生的婆婆爷爷、外公外婆连字都不认识,学习上对学生的帮助不大。行为习惯方面主要管学生的温饱,其他方面没什么精力对学生进行管教,没怎么管,只要不出安全问题就好。所以我们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要求,以及构建德育服务体系。只是我们在建立制度时应该多一些告诉学生怎么做和应该怎样做的内容,少一些不能或禁止做的内容。这样可以避免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叛逆行为。我们学校建立制度有《向阳中学德育管理制度》、《向阳中学学生一日常规》、《向阳中学星级班级评比细则》、《向阳中学文明礼仪规范》,并且从出操、集会、升旗、卫生、值日、课堂、安全意识、文明礼貌等方面制定了《向阳中学文明班级文明寝室量化考核细则》,等相关制度,学校把开学第一周定为常规教育周,每单周周一的晨会课定为常规教育会,把班级的常规教育抓早、抓实、抓细。我们认为当今的德育更多的服务而不是管理因为管理更多的是单边的行为,而服务则更多的是站在对象方面去考虑的,是一个双赢行为即对教育者、培养着和被教育者、被培养者都有利的行为。所以在制度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七位一体”德育服务体系即德育副校长——政教处——值周组——校团委——学生会——班主任——科任老师。
三、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前不久我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关于德育工作有这样一句话,“一两的活动,大于一吨的说教”。我对这一句是产生共鸣的,而且著名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在改造中国教育的实践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非常重视在做中学,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实践中养成习惯。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关鸿羽也说:“习惯培养的最主要的方法是训练。”在活动中,学生是活动参与者,是体验者。通过体验,通过实践得来的习惯是最难忘的,只要有相应的情况他就会自然发挥出来,列如、骑车、游泳。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应该因时、因利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能力全面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确立了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三段目标即七年级:养成教育;八年级:信心教育:九年级:感恩教育,并适时开展相应的活动。列如:军训、主题班会、重大节日庆祝和纪念活动,球内比赛,拔河比赛,“三八”妇女节感恩、慰问妈妈活动、举行演讲活动、评选优秀向中人活动等。特别是我们学校开展读书活动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的做法是:1、保证了阅读时间。每周星期三下午课外活动为全校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并为每一个学生发了一本读书卡,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书心得。2、师生共读,传承经典。要求各班班主任选择一本适合本班学生阅读的书籍作为教师与学生共读
的作品。特别是《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使得他们在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中,潜移默化地涵养了品性,学会了为人处事。3、做好阅读摘抄。
四、加强环境熏陶、注重文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环境虽然不能决定人,但能影响人。校园校貌的优美舒适,可以使学生心旷神怡、身心愉悦,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热爱大自然、热爱学校、热爱社会的健康情感。因此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积极营造德育氛围,美化、净化校园环境让它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的做法是: 1、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墙壁文化主要是以橱窗、展板、板报、标牌、镜框、条幅等形式存在,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以及师生作品等,让触目可及的墙壁成为育人的文化阵地。我们学校将重点建设一个包含“坚实”、“诚实”、“朴实”的“实”文化。
2、根据年级、班级的特点建好班级和寝室的文化。
教室和寝室的布置要兼顾共性与个性,各班师生可根据各自的特点创设不同的风格与追求,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和寝室文化建设,通过班牌展示班风、学风、等隐性文化,通过黑板报、园地、墙报进行文化交流,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场所。让寝室成为学生在校园里温馨的小家。
五、结合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巩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良好的习惯也需要家庭教育来培养和巩固。为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优势,学校可以采取了多种形式和手段,与家长、与社区配合,利用学生不在学校的时间,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例如:建立“家长联系卡”,与家长随时保持联系,对孩子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矫正;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时召开家长会,进行经验交流。
总之,我认为对于我们这种地处偏远地方的农村学校来说,抓德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简单的而直白的讲就是我们要教育和帮助学生做好以下三件事:一是走好路,二是做好事,三是睡好觉。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以上发言既的不是理论,更不是结论,只是一种思维方式,若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敬请原谅。 谢 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