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赶坡的创业历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闻名于世的民营企业河北敬业集团董事长李赶坡在短短十几年间,从1988年筹建平山县化工厂起步,迅速发展成长为一家总资产达225亿元 ,集钢铁、酒店、贸易等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
李赶坡创业成功,源自于他心里实业富民的原动力;敬业的成功,则在于 他高超的资本和人才经营艺术,在于他吸纳百川、融会敬业的独特企业文化。
【“反弹琵琶”显慧眼,“借鸡生蛋”巧经营】
1988年,在春潮涌动之时,李赶坡毅然作出了人生中的重大选择——放弃工委书记的职务,停薪留职。他要打开千年封闭的山门,唤醒千年沉睡的乡民,带领他们追逐市场经济的浪潮,闯出一条实业富民的新路子。从这一天开始,他心里就坚定了这样一个信念:“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能摆脱贫困落后的帽子。”
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宣告了李赶坡创办的平山县化工厂竣工投产,对于世居于斯的“沙土国”居民来说,其震动无异于一场地震。然而,众人皆醉我独醒,李赶坡却清醒地意识到,只有水杨酸一种产品,年产量仅400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要说发展,就是生存也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用李赶坡的话说,比别人看远一步,才能比别人走远一步。于是,李赶坡依靠技术改造和多元化发展,迅速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水杨酸生产厂家,并建造了石家庄华清池疗养中心、平山县炼铁厂等一批重要项目,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徘徊不去,许多企业无法支撑,相继停产,甚至步入破产的境地。李赶坡以企业家的睿智洞悉风云变幻,反弹琵琶,大胆作出了“危机中有良机”的判断。他利用国有企业破产,劳动力充足,产品积压,物价低廉,货源充足;许多企业破产,发展空间充足的有利时机,大胆提出了“大干九八年,产值翻一番”、“大干九八年,一年等于前十年”的发展目标,制定了反危机策略。就在这一年,敬业集团一口气新上了10个项目,1999年全部投入运行,使企业的总收入由扩建前的1.5亿元达到3亿元。李赶坡提出的10项新建项目和“产值翻一番”“一年等于前十年”的发展目标全部实现。
进入21世纪,钢铁市场持续上涨。面对发展良机,李赶坡提出了“借鸡生蛋,卖蛋还钱”的发展战略,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敬业集团通过多种渠道融资3亿元,全部投入项目建设,形成了150万吨铁、150万吨钢的年生产规模,年销量收入猛增至26亿元,在当年河北省百强企业评比中,由上年的第94名跃居第31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