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由来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25
一、国名由来:新加坡,意为“狮城”,源于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盘那乘船至此,见一头黑兽,据当地居民称为狮子,因而得名。新加坡在梵语中即为“狮城”,反映了当地居民深受印度文化影响,倾向于用梵语为地名。狮子象征勇猛与雄健,自然成为这一地区的象征。过去,华人多称其为“息辣”,即马来语“海峡”之意,也有人因其小巧而称之为星洲、星岛。
二、别称:星洲、星岛
三、面积:699.4平方公里(根据新加坡统计局2005年数据)
四、首都:新加坡
五、时区:比格林威治时间早8小时,与北京时间同步。
六、独立日:1965年8月9日
七、国旗:由上下相等的红色和白色横长方形组成,比例为3:2。左上角有一白色新月和五颗白色五角星。红色代表平等,白色象征纯洁与美德;新月象征国家,五颗星代表民主、和平、进步、正义和平等的理念。新月与星星的组合体现了新加坡人民的团结与互助精神。
八、国徽:盾徽上红底白新月和五角星,寓意与国旗一致。左侧是一头狮子,象征新加坡;右侧是一只老虎,代表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历史联系。盾徽下方是金色棕榈叶,底部的蓝色饰带上用马来文写着“前进吧,新加坡!”
九、国歌:《前进吧,新加坡》
十、国花:胡姬花,学名为卓锦·万代兰。这种兰花在东南亚被称为胡姬花,由卓锦女士培育而成,花朵美丽端庄,生命力旺盛,象征新加坡人的气质和刻苦耐劳、勇敢奋斗的精神。
十一、语言:马来语为国语,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为行政用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