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古城一日游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25


位于山东的青州古城,是齐鲁文化的重要核心区。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发展体系,是一座充满文化魅力的古镇。现在它已经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下面给你一个详细的策略。


潍坊到青州的长途汽车很多。我乘3点50分的公共汽车。如果我赶上末班车,到6:30,那就有点仓促了。到青州客运站已经五点多了,路上的水已经喝完了。去路边小卖部的时候推荐崂山可乐。店主们说,他们都认为崂山可乐比普通可乐好。我来了一瓶3块钱起的崂山可乐,除了略淡外,没尝出其他的美。


从青州客运站到我预定的住宿地有50分钟的车程,但是因为路上上下车的人少,所以要30多分钟才能到。其实直线距离不长,但是要走一个很大的U型弯。青州的公交费用和其他城市差不多,都是1元刷卡,2元投币的无人售票车。


其实帝都到青州的高铁很方便。


西社青年旅行社


我住的地方是一家叫西舍的青年旅社,在青州宋城往西走10分钟就可以到的一条老街里。老街已经有些年头了,让我想起了济南的景象,但更残破。虽然是老街,但是不脏。说青州去年得了卫生城市,似乎有几分道理。


我预订了一个六人房间。这里消费比较低,33元一晚就能搞定。迎接我的是一个很高的孩子,感觉像初中生。他正在大厅里看电视直播的手机游戏。我看到了,很有礼貌的帮我办理了入住。他是业主家的儿子,这个青年旅社其实就是家庭旅馆。房间里有蚊子,但是他提供蚊香,晚上睡觉不会有问题。


告诉我青州没有什么特产和小吃。精华主要在古街,青州博物馆和附近的山上。我只是匆匆路过,所以没想山什么的。我跟他说明天早上要早起,他说要出门,说要睡懒觉,所以客人晚回家也没关系。他还告诉我,其实万年桥周围的古街是后来改造的,原来的古街是昭德古街,往东走几步就到了。我问他骑自行车方便吗?他说虽然古街很长,但是不建议骑自行车,因为那边是石板路,骑行体验不好。


进了玄关就是一个小院子,里面种满了花草,布置的很简单很民俗,用玉米什么的装饰,风格和我见过的很多青年旅社差不多。听孩子说,前几天有很多人来这里住,主要是山东省的学生,可能随着开学人会少一些。


小院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磨盘。只有一个公共卫生间,对面是公共卫生间。但是只有一个人可以进去。如果房子满了,就会有人打架。浴室的特点是站在磨盘上淋浴。水很好很热。


因为刚走过十园,手机已经到极限了,就插上充电。洗完澡后,我在床上休息了一会儿。整个青年旅社没有一个人,衣服毛巾都在院子里晾着。我猜有人在这里呆了很长时间。


青州从古至今


青州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禹治水后,中国分为九州,青州是其中之一。但青州治所多次变更,国人控制的疆域有限。青州名见《尚书禹贡》:“海岱只是青州”。在古代,这里是“不服王华”的东夷之地。至夏商朝先后为双九时、纪泽时、易伯苓所拥有。都说商朝的覆灭是商军主力陷入了征伐东夷的泥潭,给了周军可乘之机。周朝建立后,周王封姜子牙为齐王,青州归齐统治。在春季


秦统一后,此地由齐国改为直辖于中央的齐县,在汉朝成为太子的诸侯国。但到了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被中央收回,设为青州刺史,都城在光县。东晋时,鲜卑人慕容德征服光县,称帝,建立南燕,由此光县成为中国历史上山东省唯一的都城,但没过多久,南燕就被刘裕灭了,光谷被推平,东阳城重建为青州府。北齐时,青州治所又改,今天的古街区当时叫南阳城。此后,无论青州之名如何更改,从未离开过南阳城。到了宋代,青州有了最辉煌的发展,此后便一落千丈。民国时,成为县政府。


历史上青州有很多诸侯。汉朝时欧被封为广后传五世,刘被封为广后传三世,元朝时麦努被封为、明朝时、汉王、恒王被封为。总结一下,青州地区有六座古城池,分别是光县、光谷城、南阳城、东阳城、东关围子城、齐城。现在古街的中心在南阳市。


青州桥年间


天黑了,电够了,休息够了,青年旅社空空荡荡。我穿上便服,走到外面,看到古街上到处挂着灯笼。原来这条街多是客栈和酒吧,但很安静。我顺着斜坡走到河边,看到河床很宽,但都是水泥,基本干涸了,水也排干了。前阵子雨水来得很急,冲毁了青州宋城沿河的很多建筑,所以看起来塔区除了高处还有灯光,河道一片混乱。为了修理,水被排掉了。这次旅行来得不是时候!


南阳在河对岸,天黑了。要到达那里,你需要走过一座名为万年桥的石拱桥。


说起这座万年桥,很重要。它的俗称是北大桥,位于南阳古城北门外。建于宋仁宗年间,由梁柱式木桥改为无柱单拱木桥,名为虹桥。这里洪水很多,桥被冲走了很多次。聪明的古人建造巨大的石头来加固河岸。几十棵大树相互交叉,没有柱子,建成了中国第一座木制虹桥。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年的虹桥,取材于青州南阳河上的虹桥。明朝万历年间,当地政府斥巨资将木拱桥改建为一座石质连拱结构的七孔桥,改名为“万年桥”。然而,在清朝康熙年间,这座桥被洪水冲毁,随后重建,耗时10年才完成。如今,经历过战争和人为破坏的桥梁,在外观上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古朴味道。


深夜的青州北街


青州古城文化旅游范围约10平方公里,大致包括三部分:古东阳市北关古街区、宋城;南阳古城区内的南阳河观光带、瓯源历史文化街区、南门街区和东莞徐子的昭德古街区。


河边的凉风让我感到无比舒适。有老人推着车挂着灯卖水果和油炸食品。走在万年桥上,感觉像是在穿越。


其实我对青州的了解有限。我第一次知道青州是从《水浒传》。青州《水浒传》与梁山好汉有过多次世仇仇怨。宋江第一次差点上梁山是因为青州南部的青峰村事件(看来青州真的建了青峰村景区,只是路没修)。当时青州官秦明奉命在青峰山剿匪,被宋江设计擒获,派人穿着秦明盔甲连夜在青州城外烧杀抢掠。青州知府慕容焰_被骗,杀了秦明全家,逼秦明上了梁山。


万年桥桥头有一条微微倾斜的上坡路,一直延伸到远方,消失在地平线上。万年桥南端原来有城门,是青州的古北关,现在没有城墙了。南起古北关至太保牌坊,是青州古北街,也是青州最古老的一条街。过了牌楼,就是藕园街,到达程楠铁塔。韦杰街、东关镇郊庙等周围有古建筑。石板街,黑瓦,青砖,红柱,白墙。飞檐高的门楼店经营着文房四宝,古色古香的字画,英古轩、紫宝阁、兴盛堂、宝艺阁的名字仿佛把我引入了古代。


不过青州古街晚上很安静,人很少。古门前挂着红灯笼,行人稀少。走在青石板街上,偶然看到一个光着膀子的老人走过。因为天气凉爽,他甚至不需要风扇。


藕园街的牌坊


这种安静舒适的漫步一直持续到你走过北大街,一条宽阔的马路横在你面前,对面就是欧源街。


因为晚上什么都看不到,其实路口往东200米就是青州市政府。而太保牌坊下的藕园街灯火通明。地面干净,没有垃圾。


从万年桥头到南端的福彩门,约2公里,以街边高大的牌楼为特色。据记载,历史上青州古城有许多牌坊,包括王宓牌坊、文庙牌坊、容恩广场和许多当地名人的柯棣广场等。明清时期,青州有不少官员在朝廷任职,府衙、祠堂云集于市。大多数牌坊都建在城市角落的政府办公楼附近。由于古城内牌楼众多,规格多样,都有很强的装饰风格。


青州古城街道上的牌坊基本都属于圣贤类型,而且都是明朝的。到了明代,当地政府审批后,获得功名和名声的人才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银子用于建作坊,这使得建作坊的做法在全国流行开来。


牌楼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但文化内涵较高。额头和连词的题字大多是名人所作,含义和书法不同。牌坊上各种精美的雕刻和建筑造型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建筑水平和风格,有很多细节可以欣赏。


北门里广场是北门街的标志性建筑。这是一个有两个柱子和一个交叉建筑的拱门。方额为“北门里”,持柱对联为:“形似旧砖石遗存。那一年九州的商人进来的时候很热闹;其实人杰地灵,见世面宾朋,分外繁华。”它反映了当时青州的繁荣和许多名人的历史。


大广场顶上的“圣旨”。右边的衔头是“赐进士、资政、礼部尚书、前兵部尚书、礼部侍郎、户部尚书、奉经筵、东渚使陈静”,左边署名是“大明嘉靖义嗣孟春谷丹立”。这座纪念馆是青州人陈静在青州古城岗胡同的拐角处,也就是现在的藕园街北段,设立于嘉靖年间。陈静,字伯昌,号东渚,明九年进士。厌倦了给户部、礼部、兵部的大臣们做官,被加到太子太保。当年设立这个作坊的时候,陈静担任礼部的官员,也就是“大曲伯”,所以作坊的额头上就有“大曲伯”二字。这边的对联是:挺起骨头,敢于说出自己的名字;一句话:平面生活,没有门,没有声音。


下一个大牌坊简称太保坊,在韦杰街西的祠堂前,在今天市区东门街西段。定居在临朐青州的冯氏家族有五座牌坊。他们是孙子安


《抱柱盟》中提到“凯旋援朝”,可能是指明朝应朝鲜的要求,出兵帮助击退日本在丰臣秀吉的侵略。冯契在这件事上也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对对联赞不绝口。牌楼这边的对联是:封尚三千里;底线是:国家统一200年。


朱芳的主人刘勰是明朝青州寿光县人。正统十三年进士,户部官员,正殿大学士。他是明朝三朝元老、宰相,朱郭荣立一等功。刘勰死于弘治三年,弘治皇帝为他写了一副祭祀对联,就是现在这座牌坊南面的抱柱对联。上半部分是“忠君报国,允一代名官”,下半部分是“孝下乡,可称为三朝元老”。刘勰,光禄大夫,朱国,太保太子,人武部大臣,正殿大学士,献太保,史文和,经历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四朝。明宪宗称他为“刘东老师”,并封他为“嘉佑赞义”。在这个拱门的北面,柱子是连在一起的。上半部为“忠信堂,史称圣人,功德与云山相合”,下半部为“仁孝充盈乡野,世誉典范,德与阳共水”。这座牌坊的顶端是“礼物”,标题是“朱国芳”。标题右边的小字是“光禄博士,朱郭,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大学士名堂,赠太保,文淑,刘一”。《朱郭》是文勋的书名。左边题词是“弘治新__丹”。


大学生广场是为青州地区诸城县人设置的。翟銮是明弘治十八年进士。他是荣誉大厅里的一名大学生,死时是文怡。翟銮的作坊成立于嘉靖年间。牌坊顶部为“圣旨”二字,牌坊名称为“大学士”;名字右边的小字是“光禄博士、朱果、少府与太子太傅、礼部尚书、金神庙大学士石门斋鸾”,左边的小字是“嘉靖癸卯季春姬旦”;在这座牌坊的北侧,扶柱对联的上半部分是“体美明净,庭正分差标法”,下半部分是“心意相近,公断公正果断。”牌坊南侧,抱柱对联上半部为“三万里巡边防,上级人才大致负责关堡”,下半部为“我们入阁十余年,深谋远虑”。


第一个分广场也是冯家的牌坊,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当时,冯氏家族在青州出过六个进士,三个,充满了荣耀。牌坊南面的抱柱对联上半部为“科第延续,彰显东周文化运动”,下半部为“功绩卓著,堪称北海世家”;北方的抱柱对联上半部是“雅门一座,园中多少园树”,下半部是“几代秀才,全国人才无数”。


莫克迪方是经皇帝批准建造的。广场顶上有“圣旨”两个金字。金额:一个科目。右:赞冯氏进士仲,乃乃子袁,乃闵子贤(一一列举冯氏六进士和三之名)。左图:大明工部立万历守古丹。


尚书房,青州人,名石,明嘉靖年间人。石是明嘉靖二十三年进士。他是兵部官员,也是三边总督。把太子少保给了他当棋子,他很荣幸。这个广场有四根柱子和三根


南门附近最后一座大牌坊海岱都市广场,见证了历史上山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青州位于大海(东海)和岱台(泰山)之间,历代都是大都市和军事重镇。这里曾长期是山东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商贸发达,商贾遍布。曾被誉为“三七重镇、海岱之都”。这座牌坊的矗立凸显了古代青州的历史地位,是青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广场四柱三门,总高9.4米,总宽14.4米。中门宽阔,可为马所用。一般情况下,官员可以走中间,老百姓可以走两边的小门。


帅哥美女出没的街道。


与济南山师前看到的大阵花不同,走在青州古街上的大多是俊男靓女。我走过很多商业街,但很少看到像青州这么密集的街道。


在这里走来走去的少男少女的美,并不像大城市里浓妆艳抹、衣着光鲜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妆容相对清淡,身材高挑,皮肤柔白,五官精致。


柔光下,我恍恍惚惚想起了《明史》年太平公主与薛绍的相遇,又似辛弃疾的“东风夜种千树,星船吹落如雨”。路过的男生转过身握住女生的手,就像是“蓦然回首,那人在昏黄的灯光下”的感觉。


一个人,我成了荷塘边多余的朱自清。“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其实青州古街也没有特别丰富的产品。屈指可数的本土品牌,沿街叫卖,无非就是类似北京稻香村的糕点。


当然还有时尚的奶茶,咖啡果汁等等,和大城市的商业街太像了。只有赤膊老人在路灯下扎着金花,嘈杂,却有几分老城生活气息。


松淮地区只有六七家大排档,是这条古街最热闹的地方。这里卖的烤粉条是我没吃过的。我点了一个,8块钱。年轻的摊主告诉我,这也不是本地特产。从其他地方学的,但是配方是自己调整的。今天街上人不多,因为青州一年一度的争创卫生城市的日子到了,所以大部分都歇业了。


粉丝是用锡箔纸盒做的,在高汤里煮。里面有很多海鲜,味道很好。


我跑到对面的烤肉串摊,吃了卷饼。因为寿光的洪水,1元钱一串的香菜,平时的价格涨到了两元。酱吃起来一般,味道有点油腻。


古街南段,道路两旁挖有池塘和小桥,别有一番韵味。但南段古街支路尚未完工,此时正被路障拦截,无法靠近。


古街尽头是高大的城门福彩门,也是青州南阳古城的南门。南阳古城建于北魏,金、元、明、清为路、省、府。砖造于洪武三年。有海晏、岱宗、福彩、陈展四门,包括衙门、寺庙、教堂、书院、府邸、会馆、商业、店铺、银行、镖局。重建的福彩门门楼为砖木结构,有五间宽室和一间深室。二楼重檐,四周有走廊。它是砖木结构的。南门平台有两层,古代用作藏兵的窑洞。站台中间的票孔两边各有三个门。进入藏兵洞,通过楼梯可以上到城门楼。在城市平台的东西两侧,还有其他东西向的攀爬路径。


青州花园欧园


藕园街上的藕园,是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刑部尚书冯普的私家园林,又称“冯佳园”。冯普在北京做官的时候,


看景点介绍,知道这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留存下来的“康熙式”园林建筑(目前这些园林中保存最完整的应该是北京的恭王府)。我的花园规模不大。四棵明代的桂花树已经在花园里种植了400多年,三棵明代的迎春花每年在隆冬时节开出金黄色的花朵。欧园最特别的是假山。假山有三峰,沿瓯园东、南墙排列,结构上分为平园、丰园、涧、台四个部分。


据古籍《四库全书》年记载,瓯源的主要建筑有:一山(三峰假山)、一堂(甲山堂)、二水(瀑水、洞泉水)、三桥(大石桥、横石桥、瀑水桥)、三亭(宋风亭、云景亭、绿阁亭)、四池(。这些奇石在当时有一石二银的说法,可见这些天然巨石的珍贵。


但是青州之行太匆忙,晚上关门,第二天过去就要下雨,最后只好放弃逛公园。


从老槐树到昭德古街


晚上和我一起住的同学提到老槐树旁边的锅贴是最有名的早餐,于是决定早上再去一次古街。早晨,街上很安静,回声几乎可以从石头地板里传出。


没走出街口几步就看到了万年桥,看到了干涸的南阳河和白天散落的宋城。


从北关上山,卖文房四宝的老店还关着门,一只早起的狗从巷子里慢慢走出来,盯着我,友好地摇着尾巴。但是我没有东西喂它。


天亮了,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路边。东边有一个砖雕,贴着东门的前墙,有点类似《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我走过的那条街的清朝时代。这条老街默默无闻的巷子里其实还有其他遗址,但那些只能在地图上标注出来。


可能是我起的太早了,但是有些勤劳的青州人起的更早。去岗(刚)胡同看看有个卖牛肉煎饺的公司,2元一个,豆腐脑也是两元一碗。我可能是饿了,等不及要下宋怀了,就点了两个煎饺和一碗豆腐脑。山东本地的豆腐好像没有北京的丰富。总之没有北京卖的豆腐脑好吃(不过还是比济南的好吃)。煎饺很好吃,但是没有想象中的好吃。有点油。


往南走,路过大宗伯牌楼下,看到一个老太太在卖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叫黄米糕。我问的是5块钱一大碗。感觉有点像小米蒸的八宝饭。里面有很多红枣和花生,够四个人一起吃的。我吃了大约三分之一。然后继续往宋淮方向走。


当我看到人山人海在我面前排队时,我知道我已经到了。是招牌“老槐树炸包”。外面人太多了,都没有座位了,其实店里是有座位的。我又排队买了两个煎包,一个牛肉,一个豆腐,一元豆腐。来了个豆腐脑。


点,总之我得把青州的豆腐脑用汤吐出来,比较稀,没有想象中的香,但是感觉还是比之前的好,没有那么油腻。平心而论,现在流行的豆腐煎包除了便宜一半之外,并没有比牛肉煎包更好的优势。还不错,但也不惊艳。这家名店的煎包一般。只能说他们还不错,但不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当然,这个时候我其实有点饱了。


站在这个路口,我抬头看了看那棵几个人都抱不动的高大槐树。叶子集中在腰部,不知道是不是树冠死了。路过的人们抬头看着它并拍照,但它并不是一棵真正美丽的树。据说是宋朝留下的,是青州最老的树,但我总怀疑它不是千年老树。


我吃着黄米往东走。那是一条很宽的巷子,其实是通往古青州东门的东门街。其实青州现存的古街只有一部分,让青州从北到南就像一根油条。东西比较短,南北很长。不远。道路北侧的一个锁场是青州的宫媛,门口塑造了一个前来赶考的考生铜像。从敞开的门可以看到青铜孔子。估计这是个收门票的开放式参观点。但是我来的早,没开门。


但是,几百米外,路往东南拐,路边就是钱局的旧地址。两边开的店都在卖一些不吃也能吃一天的蛋糕。我不感兴趣。我一直往东走,因为路标显示昭德古街在那个方向。


转载自最青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