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购物节的“凑单”机制对我们来说真省钱吗?其中有哪些猫腻、套路?

双11玩法层出不穷,“凑单”变得寻常到近乎“标配”;但带来的复杂计算、过量囤货甚至凑不需要的东西也让用户纷纷吐槽。从经济学的角度,以边际效用、商品价格弹性等理论来思考,凑单真的值得吗?

第1个回答  2023-10-20
6月底的一天,李俊(化名)在和朋友吃饭时,在席间一对男女“黄哥”、“颖某”的推荐下载了一款可以“赚钱”的“天成生态”软件。通过“黄哥”的介绍,李俊明白了这软件“赚钱”的操作方法,就是点击其中的一件商品进行拼团,如果拼团成功了,自身会扣款1000元,如果拼团失败的话,可以赚10元钱。“李俊说,那10元钱的收益也不全部是自己的,其中3元是平台的“门票”也就是提成,剩下的7元才是到手的收益,另外还有一个拼团基金池,只要拼团不成功,基金池里面超过1000元的返还100元,金额1000元以下的返还50元,前提是要先充值1000元或者5000元购买套餐才能进行拼团。01.提高安全意识 警惕网络诈骗诈骗手段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轻松赚钱、高额返利的均是诈骗陷阱,此类骗局表面貌似是“拼团”,其实就是“刷单诈骗”的进阶版,广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切记不要轻易加陌生人为好友,陌生人发来的网页链接和二维码不轻易点击或扫描,不下载陌生APP并注册账户,涉及金钱投资理财的更要慎重。另外,请大家尽早为自己和家人注册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可帮助验证阻断诈骗来电、短信、APP,避免上当受骗!02提醒广大消费者,网络购物时切记:选择可靠的电商平台和商家。选择具有一定规模且信誉良好的知名电商平台购物,不要轻易登录陌生网站,点击不明链接。
第2个回答  2023-10-20
在如今繁忙的购物季节,各种购物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机制便是“凑单”。大家都知道,凑单是为了享受满减、满赠等优惠活动,看似能为我们省下一些钱,但其中却隐藏着一些猫腻和套路。
首先,让我们看看其中的猫腻。很多商家会设置购物门槛,比如满200元才能享受优惠。然而,此时我们常常会为了达到这个门槛而被迫购买一些不需要的商品,从而增加了实际开销。而且,有些商家还会故意提高商品价格,以便让我们更难以达到满减条件,从而让我们无法真正省下钱来。
接下来,让我们揭开其中的套路。在购物节期间,商家往往会将一些库存积压的商品打折出售,吸引我们的眼球。然而,我们要警惕一些低价商品的质量和性价比问题。有时候,这些商品经过精心包装或虚构的“原价”,给我们一种物美价廉的错觉,但实际上我们可能会得到质量低劣的商品,甚至超过了它的真正价值。
还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商家的销售策略。他们会设立限时限量的特价商品,制造一种紧迫感,让我们错以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然而,这种销售策略往往只是为了刺激我们的购买欲望,让我们在冲动中掏出钱包,而不是真正考虑商品的实际需求和价值。
综上所述,各种购物节的“凑单”机制并不一定真的省钱。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被商家的猫腻和套路所迷惑。在购物时,我们应该理性思考,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权衡商品的价格、质量和性价比,才能真正做到节约支出,而不是被购物节的热潮所左右。
第3个回答  2023-10-20

购物节的“凑单”机制有时候可以帮助我们获得一些折扣或优惠,但并不总是省钱的。以下是一些可能存在的猫腻和套路:

1. 混淆价格感知:

一些商家在购物节期间会提高商品的原价,然后再打折促销,以营造折扣力度很大的假象。这种方式会让消费者觉得自己在省钱,但实际上可能只是在购买了本来就有折扣的商品。

2. 限量销售和秒杀抢购:

很多购物节都会推出限量销售或者秒杀抢购的活动,吸引消费者抢购商品。然而,由于数量有限,很多人抢购不成功,只能选择其他商品或者以正常价格购买。这可能会导致一些消费者被迫购买他们原本不需要或不满意的商品。

3. 虚高原价:

一些商家会在促销前抬高商品的原价,然后在购物节期间以“打折”的方式销售,使消费者误以为自己获得了很大的优惠。这种策略常用于限时抢购和闪购等促销活动中。

4. 虚构商品参与凑单:

为了达到满减、满赠等优惠活动的额度要求,有些商家会虚构一些不太受欢迎或者质量较差的商品进行参与凑单。这样消费者可能会被引导去购买不需要或者不满意的商品。

事实上,尽管购物节的“凑单”机制存在一些猫腻和套路,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更好地应对:

1. 提前做好功课:

在购物节之前,了解所需商品的市场价和真实折扣情况,避免受到虚高原价和折扣假象的干扰。

2. 注意优惠券使用条件:

在使用优惠券之前,仔细查看使用条件和限制,确保符合要求并能够真正享受到优惠。

3. 比较价格和产品质量:

在购物节期间,对比不同商家的价格和产品质量,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商品,避免被虚构商品参与凑单所影响。

第4个回答  2023-10-20

“凑单”机制是指在购物节期间,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会设置一些满减、满赠等优惠活动。


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一些非主要商品来达到满减或满赠的条件,从而享受优惠。

二、存在的猫腻

虚假优惠:一些商家会通过虚假优惠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如虚假满减、满赠等。消费者在购买时需要仔细辨别商家的优惠活动是否真实有效。

虚假促销:一些商家会通过虚假促销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如虚假折扣、限时抢购等。消费者需要关注商家的促销活动是否真实有效,避免被虚假促销所欺骗。

三、套路

捆绑销售:一些商家会通过捆绑销售来增加销售额,如将一些非主要商品与主要商品捆绑在一起销售。消费者在购买时需要仔细了解商品的捆绑情况,避免被捆绑销售所欺骗。

虚假评价:一些商家会通过虚假评价来提高商品的销量,如虚假好评、虚假差评等。消费者在购买时需要仔细阅读商品评价,避免被虚假评价所欺骗。

四、应对方法

了解商家的优惠活动:消费者在购物节期间需要了解商家的优惠活动,如满减、满赠等,避免被虚假优惠所欺骗。

仔细辨别商品信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需要仔细辨别商品信息,如价格、促销活动等,避免被虚假促销所欺骗。

阅读商品评价: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需要仔细阅读商品评价,避免被虚假评价所欺骗。

第5个回答  2023-10-20
价格虚高再打折

在购物节期间,商家往往会把商品的价格虚高,再打上折扣,让消费者以为自己捡了大便宜。但实际上,这些商品的折扣并不是真实的,或者是已经被提前抬高了价格,所以建议在购买前多做比较,不要被所谓的“优惠”所迷惑。

所以说大额优惠券虽然看起划算,但是确实没有那么大力度感觉。

限时抢购

商家往往会设置限时抢购,让消费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购买商品。这种方式会让消费者感到紧迫感,从而促使他们更快地下单。但是,消费者在抢购前需要清楚自己是否真正需要这个商品,以免被商家的营销手段所忽悠。

满减优惠

满减是电商购物节时最常见的优惠方式之一,但是往往需要消费者在一次购物中花费较高的金额才能获得优惠。这个时候,需要仔细计算自己所需要购买的商品,看看是否真的需要满足这个条件,以免因为这种优惠方式而购买了自己并不需要的商品,很多品牌都是这样,限时有的很短,仅仅半个小时 满3000减1800,之前本人因为觉得这个活动划算又因为限时折扣,为了凑够3000居然买了15条内裤真的无语哎。

虚假评论

商家往往会雇佣一些人来写虚假的评论,让消费者以为这个商品很受欢迎。消费者在购买前需要多看看商品的评价,尤其是那些带有图片或视频的评价,很多刷评论的宝妈,一个评论给几毛,让不少想购买产品的消费者因为好评入坑!虽说平台现在也在打击这邪恶,但是还是会有漏洞存在的。

总之,在购物节期间,消费者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商家的套路所迷惑。多比较价格,了解商品的真实情况,才能真正地在购物节中获得优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