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固之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12-12
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重大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第整编74师被完全消灭。这一战役,开创了在敌重兵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是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一战,被陈毅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名称: 孟良崮战役
  地点: 中国山东省蒙阴县东南孟良崮
  时间: 1947年5月
  参战方: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国民党军(徐州司令部)整编七十四师、整编83师19旅57团
  结果: 华东野战军胜
  参战方兵力: 华东野战军27万人
  国民党军24个师、60个旅约45万人
  伤亡情况: 解放军伤亡1.2万余人
  国民党军伤亡3.2万余人
  主要指挥官: 陈毅,粟裕,张灵甫

  目录

  战役前奏
  战役经过
  国民党军74师被围夺取黄崖山争夺战国民党3万余人全部被歼
  战役点评
  伤亡人数
  张灵甫之死
  击毙说自杀说杀俘说其他说法影视作品中张灵甫是怎样死的
  粟裕决策
  幕后英雄
  相关资料
  国民党方面统帅部的战略指导5月10日正午12时顾祝同颁布的作战指导5月10日下午4时汤恩伯颁布的作战命令12日晚汤恩伯补发命令13日晚汤恩伯下发第二次补充指令14日上午9时张灵甫报告汤恩伯汤恩伯指示张灵甫15日上午汤恩伯电张灵甫16日上午8时蒋介石下达的督战手令张灵甫呈蒋介石的最后一电1947年5月6日《张灵甫呈蒋中正》战役前奏
  战役经过
  国民党军74师被围夺取黄崖山争夺战国民党3万余人全部被歼
  战役点评
  伤亡人数
  张灵甫之死
  击毙说自杀说杀俘说其他说法影视作品中张灵甫是怎样死的
  粟裕决策
  幕后英雄
  相关资料
  国民党方面统帅部的战略指导5月10日正午12时顾祝同颁布的作战指导5月10日下午4时汤恩伯颁布的作战命令12日晚汤恩伯补发命令13日晚汤恩伯下发第二次补充指令14日上午9时张灵甫报告汤恩伯汤恩伯指示张灵甫15日上午汤恩伯电张灵甫16日上午8时蒋介石下达的督战手令张灵甫呈蒋介石的最后一电1947年5月6日《张灵甫呈蒋中正》
  展开 编辑本段战役前奏

  孟良崮位置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1947年初,莱芜战役以后,国民党为实施重点进攻计划,在山东战场上集中了约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45万人。吸取了以往分路进攻常被分割歼灭的教训,决定采取集中兵力,密集靠拢,稳扎稳打,齐头并进的战法。计划第一步完全占领鲁南解放区,第二步实现其占领整个山东解放区的目的。3月下旬,国民党军集中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45万人,向山东解放区发起进攻,到4月上旬完成了第一步计划,随即稳步向鲁中山区推进。   孟良崮战役[1]前夕,从3月下旬至5月上旬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华东野战军在鲁南、鲁中地区主动出击,实行高度机动回旋,力求调动敌人,捕捉战机。但是由于敌人保持高度警觉,采取密集平推、稳步前进、不轻易分兵的新战法,除了4月下旬在泰安歼灭敌第72师主力外,其余大量歼敌的计划均未实现。原因是敌人"接受了屡次被歼的教训,改变了战法,不轻易为我调动",针对敌军这一心理,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在给陈、粟电报中指出:"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处置甚妥,只要有耐心,总有歼敌机会。"指示华野进一步向东北方向后退,诱敌深入,相机歼敌。根据中央指示,我华野主力实施迷惑敌人战术,使蒋介石、陈诚心理上产生错误判断,他们误认为华野"攻势疲惫",可能继续向东北方向的淄川、博山方向撤退。遂命令各部兼程前进,跟踪追剿,以实现在鲁中山区与华野主力决战之目的。这样一来,就削弱了敌人的戒备心理,促使敌军冒进。尤其是南线的第一兵团司令官汤恩伯贸然改变稳扎稳打的战法,不待第二、三兵团统一行动,即以整编74师为主,整编第25、第83师在左右两翼配合,以沂蒙公路上的坦埠为主要目标,于11日自蒙阴东南的垛庄东西地区北犯。编辑本段战役经过
  1947年3月,蒋介石眼见其有生力量被解放军一点点消灭,转而对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实施了重点进攻。蒋介石调集了24个整编师、60个旅,共约45万人,组成3个兵团,由顾祝同任总司令坐镇指挥,采取加强纵深、密集靠拢、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战法,气势汹汹地向山东根据地扑来。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灵活机动,忽打忽停,寻机歼敌,但因敌军高度集中,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便于5月上旬率主力转至蒙阴、新泰、莱芜以东隐蔽集结,寻找战机。   国民党军司令顾祝同见解放军东撤,即令各部“跟踪进剿”,并特命第1兵团司令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