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演义》一定要看原著,这个原因大部分人不知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谈及《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都能说几个其中的人物和故事。

这往往都跟童年经历相关,只不过以前是听书看戏,全图一乐,现在则成为了教育需要。

在部编版语文“快乐读书吧”中,有这样一句话代表了《三国演义》的教育目标,也说明了看原著的必要—— “从中领略历史的风云变幻”。

“风云变幻”是什么?是无常,是瞬息之间。

如果把华夏5000多年的文明史看作一天,持续60年三国时期,不过只是发生在17分钟之内的故事。

但是这17分钟间,既包含了分与合的历史规律,又涌现出无数的英豪和他们潮起潮落的人生。

对于大历史来说,这些人物不过是过场匆匆的浪花,但是隽永的文字拓下了他们刻骨铭心的一生,留给依旧处在历史洪流中的我们一份值得参悟的礼物。

因为“演义”的本意就是指推演并阐释深远的道理,而引用到文学体裁中后,史实为纸虚构为墨,勾勒细枝末节前因后果的同时,也有 意为寥寥几笔的编纂,赋予文化品味和哲学思考。

比如,你认为刘备和曹操谁更符合你心中的英雄形象?

这个问题要是放在宋朝,答案十分明显。

北宋苏轼《东坡志林》中有这样的记载:

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

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可见在孩子心中,“三曹之首”、“东临碣石有遗篇”的孟德,永远不及仁心仁德且血脉正统的玄德,这是古人的善恶是非观,也同样影响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国演义》。

因为早在本书之前,三国故事就已深入人心很久了。

至少唐朝诗人杜甫写到了“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而至宋元时期民间故事、评书话本不断流传,再到罗贯中和施耐庵整理包括《三国志》在内的种种版本统编成了这样一本《三国演义》。

可以说没有谁是这本书严格意义的作者,同时历史的真相早已经被老百姓演绎的面目全非。

但如果我们将人民百姓思想和追求的演化也看做历史的一部分,《三国演义》则留存着百姓心中最真实的思想底色。

这些底色借由人物在故事中的“目标”、“阻碍”和“行动”不断的表达和强化,比如诸葛亮“舌战群儒”,就是老百姓们对于处变不惊、不卑不亢的行事作风和能言善辩、聪明才智的赞赏和追求。

“联孙抗曹”是诸葛亮的目的,在面对困难时他既没有唯唯诺诺,也没有乱打一通。

他是使者,代表着刘备的品牌形象,如果面对一群牙尖嘴利的文官都躲躲闪闪,又怎能对抗曹操的雄兵;他也是智囊,肩负促成联盟的重任,而结盟最需要理由和信任,所以张昭为首的百官算是舞台助演,诸葛亮借他们展现自己的智慧,从实力上展示信任值,而后直戳孙权的痛点,从利益上展示必要性。

但也 有些只有从原著中才能有所得, 比如课本上的“草船借箭”一开始就说“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而《三国演义》原文写道:

周瑜谢出,暗忖曰:“孔明早已料着吴侯之心,其计画又高我一头, 久必为江东之患, 不如杀之。”

两人立场和阵营不同,结盟也是暂时,日后互相必为大麻烦,双方也势必是欲除对方而后安,这属于战略眼光而绝非一己私欲。

也正因如此, 阅读原著才更有必要,或者说在有能力自主阅读前,整本书阅读指导才更有必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