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假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人都有一种自我逃避的本能,当在现实生活中遭到挫折,遇到不如意时,特别喜欢用假想的可能来麻痹自己。

比如失恋的人会痛哭流涕:“哎,真倒霉,怎么会相信那样一个人渣,欺骗了自己多年的感情,假如当年能不为他的甜言蜜语打动,看清他虚伪的真面目就好了…”

比如生意场中决策失误,遭遇损失:“唉,悔不该当初啊,这个项目被人摆了一道,白白损失几百万,假如当时听了身边人的劝告,三思而行,何至于此啊…”

比如痴情的男女无奈分手,事后悔恨连连:“我当初为什么不把她(他)留下来,假如我们能勇敢的在一起,现在一定幸福而又快乐吧…”

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天天上演的戏码,每个人都会有这种自怨自艾的时候。当遇到一些自己不想承受的后果时,这种情绪会来得更强烈,彷佛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得到开脱。

曾经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也喜欢用这种借口为自己多年来一无所成,平庸乏味的生活作自我安慰,陷入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空想中来麻痹自己。

假如当年没有那么乖巧的听父母的话,坚持读高中,考大学,生活定会是另一番模样吧,至少平台高一些话,不会像现在这般,工作几十年,还在最基层拼命…

假如当年学校毕业,选择回到家乡,在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有更多的同学朋友,找一个人结婚成家,也许现在家庭会更加美满幸福吧…

假如当年不是这样性格鲜明,心高气傲,为人处事圆滑世故一点,在职场中也学会点投机钻营的手段,也许现在可以身居要职,用不着看别人的脸色了吧…

假如当年早点开窍,知道自己脾性不适合在这个职场混,像别人一样开辟第二职业,现在也许赚了个盆满钵满的,可以牛逼得不行了吧…

假如以前自己能勤奋点,把写作的爱好一直保留下来,到现在,也许会小有成绩了吧…

这些想法,像毒瘤一样,一直在我的脑子里盘桓不去。特别是在我意志消沉的时候,像鸦片一样,麻醉着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怨天尤人,每天过得郁郁寡欢,感觉生活没有了希望。

特别是有段时间,因为家庭琐事,与老公矛盾重重,工作上又因没有背景,没有后台,很多问题没有理顺,每天过得愁云惨淡,这种念头更是一日胜似一日。想着假如当年是另外一种选择的话,现在的生活该是另外一番模样吧。

但如果这些假如都成为现实,就一定会是自己想要的样子吗?

当年读了高中,如果能考上大学,固然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大好机会,但那时大学的录取率才百分之十几,万一失利了,名落孙山,那得给老实巴交的父母多大的压力。那时候找个工作多难,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我真是不忍心看着无职无权,仅仅是一介小学老师的父母为我操心难过,所以选择早早读了中专,早早出来工作,为父母减轻压力。

当年中专毕业后,如果回到自己生长的小城,找一个性情温和的人,过着平静幸福的日子,安安稳稳的度过这一生,也是有可能的。

但缘分这种事,哪能说得清楚。毕业前夕,遇到现在的先生,留在了现在工作的城市。因为年轻,两个人个性都很强,又不懂得互相谦让理解,时时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确实过了很多年风雨飘摇的日子。

但我知道,我和先生之间是因为感情才在一起的,年轻的时候他贪玩不顾家,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磨合,已渐入佳境,女儿也很争气,生活越来越顺风顺水。

当年如果自己能够世俗圆滑一点,懂得运用职场的一些精明手段,是有可能早早混个体面的位子,在人前获得更多的阿谀奉承,得到一些心理满足,但也仅仅是表面的风光罢了,有多少真心的成分在呢?

当年如果真的像周围一些人一样,把精力投到创业中,实现了自己的财富梦想,那是不是就会获得满足感,会不会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而变得更加心浮气躁呢?

当年坚持着自己的写作梦想,一直不放弃的话,我不知道自己会是什么样子。

有一句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我这种不愿为了求得小利放弃尊严的耿直性格,决定了我在职场上是很难出头的,所以根本也就没有了那种假如。

人生的每个阶段,认知水平都有局限,谁能有超前的眼光,看到更好的未来呢。

人总是要在挫折中成长,在磕碰中不断反思。这么些年来,我唯一自责的是自己被惰性消磨掉了锐气和进取心,每天过得浑浑噩噩却不知警醒,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激情。

好在今天终于看清了前进的方向,知道自己还可以做很多的一直想做而迟迟付诸行动的事情,并且开始在朝着目标努力,虽然人到中年,但只要还有不服输的信念,有向上的进取精神,克服惰性,一切都还有希望。

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每天坚持阅读,坚持写文,坚持练字,也尝试着看看有什么适合创业的项目,可以锻炼自己。不问结果,享受过程,这是我这些天充实而快乐的原因。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假如,珍惜当下,脚踏实地,才是正道。

人生永远都可以随时开始,关键在于你敢不敢果断的转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