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人转行做什么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3
1 转行前端开发

网友A,本科毕业干了4年施工,做到了技术负责人。快30岁时转行互联网前端开发,就是我们常说的程序猿,第一个月薪水16K。

干互联网就是凭实力说话,成绩很容易看到,相对于施工单位那些人情世故,互联网还是单纯得多。

A的转行过程非常艰辛,顶着巨大压力,全职学习了5个月,每天写代码起码10小时,睡眠6小时。

现在A经常加班写代码,还不能忘记学习,因为技术更新的实在太快。

互联网行业是很多人转行的第一选择,但客观地来说,小白转行前端开发难度非常大。

2 转行市场运营

朋友B,重庆大学毕业去了中国建筑,因为看不到希望,自己很害怕。

工作1年后,B转行互联网市场运营,6个月后成为创业公司的市场部经理,现在月入20K。

创业公司确实辛苦,他说转行这1年自己差点死掉,经常加班,但得到的是数倍于传统行业的成长速度。

B的日常工作就是市场推广,这非常有挑战。

小白想转行互联网,市场运营岗位相对容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 转行金融

网友C,四川大学毕业去了中国建筑,十分厌恶在工地搬砖的生活。

因为以后想从事金融行业,于是裸辞学习,学完去了一家投资管理公司,从事证券分析师岗位。

转行之后,C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充满了正能量,每天都是衬衣皮鞋,与之前在工地的样子截然不同。

现在C每天开车去市中心上班,出入高档写字楼。下班了就去打打球,周末约朋友聚聚会,日子挺悠闲。

金融行业是很多人转行的第二选择,缺点就是专业性太强,建议大家谨慎选择。

4 转行当公务员

同学D,大学玩了4年英雄联盟,毕业后去了一家湖北的施工单位。工地大家都是知道的,钱少事多离家远,关键是看不到希望。

后来D通过省考,回家当公务员了,每天到点上下班,虽然工资不高,但是至少生活稳定。

当公务员,应该是工程人转行的第三选择,情商较高的人可以去试试。

5 转行当老师

网友E,在设计院做设计师。快27岁了,她想要一份安稳的工作,于是辞职。

后来E考了教师资格证,去当初中老师了。半年之后,她后悔了,老师虽然看起来轻松,实际上并不是这样,E每周至少加2天班。

而且工资和以前没法比,E都不敢买SK2之类的化妆品了。最重要的一点,现在再也没有之前当设计师的成就感了。

E说起自己的转行经历,一脸无奈,刚出虎口,又入狼穴。

第2个回答  2022-10-18
众所周知,以往的建筑工程业务的获取很难算得上是公正,大多都是凭借着圈子与关系来接项目,要说什么凭实力来接项目的寥寥无几。做建筑工程业务的时候往往是先与圈子建立一个彼此的信任。首先要先巩固你在圈子的地位,也就是说多与圈内人接触,扩大自己的交际面,把圈内的人脉做广。通过与建筑圈内的人多打交道后,知道你的人也就逐渐起来了,尤其是那些通过圈子进而发展成你的“关键人物”的。
讲了这么多,其实建筑业的“圈子关系”只是你获取信息的一种手段,他并不能一下子就使你能拿到项目,但是他会给你信息,往往可以从中穿针引线,比如说将你引荐给发包方的什么负责人等,这其实说白了都是获取信息的手段。这个成本相对较低,圈子嘛说不定以后谁用得到谁。

工部优选建工平台,是专为工程决策者、设计师等建工从业人员,提供优质建工部品设计选型和技术参数的信息平台;同时为优秀部品企业,搭建精准建工领域人脉网,获取优质项目信息资源。目前已形成全国近100万的业主、设计院、咨询顾问公司、工程公司、行业协会等庞大的建工人脉圈;全国各省市合作设计院超1200家,合作设计师数万人。

笔锋回转,没有一个足够大的人脉圈,你就会寸步难行,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有很多人的人脉圈都是建立在网上的,但是这些不同圈层的人脉究竟要到那里寻找呢?最直接的一种方法——聚会。

工部优选建工平台不定期举办大咖、专家云集的线下沙龙活动,帮助高级会员和入驻企业搭建更精准更高级的人脉资源。每逢重大节日都举办回馈会员的大型抽奖活动;同时开放入驻企业的赞助资格,将印有赞助企业商标的礼品作为奖品进行发放,增加品牌在平台的优质曝光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