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解药难得,华北制药“掉队”:销售费用猛涨90%负债超百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在子公司河北华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民公司)被财政部列入77户医药企业检查名单后,一向低调的华北制药(600812.SH)也被拖至台前。

只是如今,老牌药企华北制药早已不复当年“医药界共和国长子”的风采,在业绩上被同处石家庄的石药集团(01093.HK)碾压,业绩长期依赖政府补助;负债总额上涨、负债率迫近70%;频繁换帅都给华北制药未来发展画上了问号。

负债总额高达124.05亿元

2018年,华北制药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大幅上涨超7倍,靓丽的数据背后是水分巨大,其归母扣非净利润仅2249.07万元,同比仅上涨2.45%。

华北制药给净利润“化妆”的手段则来源于政府补助,2018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高达1.36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高达90.07%。

而依赖政府补助,华北制药也曾扭转了本应亏损的局面。2014年、2016年,华北制药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053.87万元与-5122.59万元;而从政府获得补助分别1.62亿元及5620.15万元,上述两年的净利润“进补”后分别达到3852万元及5442万元。

另一方面, 近5年来,华北制药的负债率分别达到66.29%、67.06%、67.89%、69.21%及69.24%,持续走高。与此同时,华北制药的负债规模在增大,2018年,负债总额高达124.05亿元,比年初增加 5.34 亿元。

数据显示,2018年,华北制药融资总额达到90.5亿元,其中银行借款71.2亿元,公司债5亿元,超短期融资券10亿元,融资租赁4.3亿元,而2018年,华北制药的营收仅为92.14亿元,相比之下流动资金融资规模过大,资金需求与融资规模不匹配,形成一定融资风险。

对此,华北制药曾在公告中直言,由于新园区项目尚未达到预期效果,项目贷款已经陆续归还,公司利用其他资金置换该项目贷款,导致融资结构不合理,也存在短贷长投风险。

2019年,华北制药将调整融资思路,“一方面,加大直接融资力度,调整优化融资结构,一是通过战略合作,实施股权融资,降低资产负债率;二是通过债权投资计划引入保险资金,继续发行公司债券,接续到期融资租赁,提高期限较长资金比例;三是通过信用发行短期融资券置换担保发行的超短期融资券,压减股东担保额度。另一方面,压减传统银行借贷融资额度,降低融资风险;同时通过加大金融机构授信规模,压缩高成本贷款比例,降低资金成本。”华北制药方面表示。

销售费用上涨超90%

2018年,华北制药销售费用为26.39亿元,比上年上涨92.56%,占营收的比例为28.64%,其中,营销费为7.98亿元;销售服务费为7.63亿元;会议费为2.26亿元。

对此,华北制药解释,主要为适应行业政策变化,逐步调整营销策略,加强精细化招商和终端销售,加大学术宣传及推广力度,重点提升制剂药、生物药销售力度,销售费用增加。

2014年-2017年,华北制药的销售费用一直持上涨态势,分别为7.58亿元、7.10亿元、7.59亿元13.71亿元。

在销售费用涨幅将近翻倍的同时,研发投入仅为销售费用的12.62%。2018年,华北制药研发投入为3.33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3.61%,其中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高达78.48%。

不过,6月3日,华北制药表示,早于2014年3月报国家药监局并获受理的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项目,因注册申报时为原化药6类,根据目前医药政策的变化以及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向药审中心主动提交了撤回注册申请,该项目累计研发投入385.7万元。

上述医药公司董秘表示,新药研发就是有风险的,此次撤回注册申请,意味着该药品不会再上市。

华北制药解释,药品的前期研发以及产品从研制、临床试验报批到投产的周期长、环节多,容易受到技术、审批、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款用于治疗局限晚期或已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的药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都趋于饱和。Pharmarke数据库国内样本医院数据显示,2013年-2018年注射用吉西他滨全国重点城市样本医院销售数据分别为6.01亿元、6.32 亿元、6.24 亿元、6.56亿元、6.71亿元及6.56亿元。

掉队的华北制药

华北制药前身为华北制药厂,是中国“一五”计划期间重点建设项目。1953 年筹建,1958 年建成投产,结束了我国青、链霉素依赖进口的 历史 ,为改变中国缺医少药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医药界共和国长子”。

但属于华北制药的荣光早已消逝,从业绩看,同处石家庄的石药集团都已碾压华北制药,2018年,石药集团录得销售收入210.28亿港元,同比增长36.0%;股东应占溢利约36.55亿港元,同比增长31.9%,远超华北制药。

但在转型的过程中,华北制药遇到了一把手的走马灯式的更换。2015年1月,王社平辞任董事长一职,集团产权与资本运营部副部长杨海静接任华北制药董事长,并于2016年10月辞职;2016年11月,集团原副董事长郭周克接任华北制药董事长,2017年2月辞职。

如今,处于转型中的华北制药,制剂的营收占比也在提升,全年制剂收入63.16 亿元,收入比重超过 69%。

而事实上,华北制药也仍在“吃老本”,2018年,抗感染类产品务收入高达56.42亿元,占营收的比重为61.23%,远超过其他类别产品。

在解决了积重难返的环保问题后,销售费用蚕食利润、如何根据市场更好的确去定研发项目,解决高企的债务等问题仍亟需华北制药来破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