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制与12时辰的起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1
古人计时,只根据天色把一日划分为若干时段,如天将亮时为昧旦,日出为晨,太阳正中时为日中,日落之后为黄昏,夜晚叫宵或夕等等。后来,又将一昼夜分为十二等份,即十二个时辰。《左傅‧昭公五年》杜预《注》,载有十二时辰的完整名目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十二时辰始于秦代。汉武帝时,以十二地支代表十二时辰,代替了原先的夜半、鸡鸣、平旦……。每一时辰又分为两个小时段,如子时为子初、子正,丑时为丑初、丑正……。这样,一昼夜十二时细分为二十四小时,和现在的用法完全一致了。例如:子时为夜间十一时至一时,丑时为一时至三时,寅时为三时至五时,余此类推。不过十二时的概念,后世仍沿常用。 图片参考:.geocities/seareport/r3.bmp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十二时辰 子初 子正 丑初 丑正 寅初 寅正 卯初 卯正 辰初 辰正 巳初 巳正 午初 午正 未初 未正 申初 申正 酉初 酉正 戌初 戌正 亥初 亥正 现代时段〈时) 23 ︳ 24 24 ︳ 1 1 ︳ 2 2 ︳ 3 3 ︳ 4 4 ︳ 5 5 ︳ 6 6 ︳ 7 7 ︳ 8 8 ︳ 9 9 ︳ 10 10 ︳ 11 11 ︳ 12 12 ︳ 13 13 ︳ 14 14 ︳ 15 15 ︳ 16 16 ︳ 17 17 ︳ 18 18 ︳ 19 19 ︳ 20 20 ︳ 21 21 ︳ 22 22 ︳ 23 图片参考:.geocities/seareport/line4.bmp 十二辰的意义在《准南子‧天文训》、《史记‧律书》、《汉书‧律历志》和《释名》都载其语源的说明,可以说是大同小异,都表示万物从发生,经过繁茂、成熟、衰减,乃至胚胎新萌芽的状态。《说文解字》的解说虽有牵强附会之嫌,但大体上文字的构造和其意义是一脉相承的。其名称可以说是考虑阴阳的消长和五行的推移而组成的。后人有主张其为十二相属的象形字,也有认为是古代的星座名称,郭沬若对它也作了新的解释,还把它和十二宫及二十八宿相配。他认为古人对于十二辰,大抵都解释为黄道周天的十二分划。十二辰解释为十二肖兽即十二禽,最早见于王充的《论衡》,但不是他所创立。印度、巴比伦、埃及、也都有十二禽,但都不甚古,没有早于西元100年者。 .geocities/seareport/time 24小时制与12时辰的起源
参考: 天之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