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精讲第二十一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2
章旨

本章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命名为“虚心”,熊春锦《<老子德道经>校注》也命名本章为“从道”。本章主旨是集中描述“道”的状貌,以使人体悟道,以道为本始来认识万物。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孔,甚,大。德,得者得道也,《道德经》中的“德”一般指“道”的显现与作用。容,动作、样态。孔德之容,即大德的动作、样态。惟,通“唯”,只是顺着道。大德的形态,是遵从道而变化的。这两句简洁地表达了“道”和德”的关系。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道之为物,帛书田、甲乙本作“道之物”。恍惚,仿佛,若有若无不清楚的样子。意思是说,“道”作为一种存在物,它是若有若无、闪烁不定、模糊不清的样子。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象,迹象、形象、具象。吴澄说:“形之可见者,成场:气之可见者,成象。"意思是说,那样的惚惚恍恍,其中却有迹象,那样的恍恍惚惚,其中却有实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窈,深远,微不可见。冥,暗昧,深不可测。窈兮冥兮,形容道的昏昏昧昧、深不可测。其精甚真,这最微小的原质是很真实的。信,信验、信实。意思就是说,道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非常真实的,其中也是可以信验的。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众甫,帛书本作“众父”,“甫”与“父”通,引伸为始,指万物的起始。以阅众甫,即根据那极微的精气,才能认识万场的起始。《王弼注》:“众甫,物之始也。”张舜徽说:“《老子》所云'众父',以喻道也。言其为万事万物之本,故曰众父。以父喻道,犹以母喻道耳。”张松如说:“我怎么知道万事万物的终极原因是什么样子呢?就是根据其显现为道的运动变化的规律性。”

翻译为现代汉语的意思就是说:从古至今,它的名字永远不能消去。根据它,才能认识万物的本始。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此,指道。我怎么知道万物本始的情形呢!就是根据“道”认识的。

【延伸发挥】

本章一开始就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这就涉及到“道”与“德”的关系,引用古代和现代一些学者的论证,让大家进一步深刻理解道和德的关系。尊道贵德,道和德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由古至今一些代表性的学者讲法,使大家能够得以理解。

从古至今,论者颇多:《庄子·天地》说:“物得以生,谓之德。”德指万事万物获得道而具有的特性。《管子·心术上》说:“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德是道的载体,万物因此而生生不息。《韩非子·解老》说:"德者,道之功也。”德是道的功用。苏澈说:“德者,道之见也。"德是道的显现。杨兴顺说:“德者是道的体现。道因德而得以显现于物的世界。”

严灵峰说:"德就是道的形式,道就是德的内容。两者是相万依存的。"陈鼓应教授认为,这里说明“道”与“德”的关系是: 道是无形的,它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道所显现于物的功能,称为德,:一切物都由道所形成,内在于万物的道,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亦即表现它的德;形而上的道落实到人生层面时,称之为德。这就是古今代表性学者的总结。

总结:我们知道,《道德经》是以“道”为核心之核心,道的本义是人走的道路,可进一步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法则或万物的本源、本体等。万事万物皆由“道”而生,《道德经》的“道”是超越宇宙万物的本原,但它又体现在万物中。

体现于万物之中的道,也就是老子的“德”。《道德经》中“德”的含义主要有三重含义:一是道之德,即与道同体之德,是道的本性的显现;二是物之德,就是事物的本性,是事物之所自得;三是人之德,人的本性,指素朴之德。

在《道德经》中概括起来,“道"和“德”的关系是这样的:道本身看来,道是体,德是用。道是德之本体,德是道的发用。就道、德与万物的关系来看,道、德是本,万物是末。有体用关系和本末关系,所以“尊道贵德”是《道德经》的基本思想。

总结:

上一章老子批判社会上背离大道的病态现象,挺立“我”的人格独立,彰显得道者的精神自由。但他并不是要遗弃人世之事,他还是要引导人们学道,修道,所以本章又集中描述“道”的状貌,可分三层意思:第一层,道和德的关系是分不开的。

道本无形,可由德的功用中体现。第二层,道虽无名,却在恍惚冥冥之中,通过事物可以显现,确是“有物”“有象”“有精”,说明了道存在的真实可信。第三层,大道运化不息。正因为这个原因,它才能尽阅万物的起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