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厦门模式领跑全国 垃圾分类现场推进会召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15
  6月1日下午,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海沧区召开,与会人员走进天竺花园小区、青春海岸小区,现场观摩学习投放点提升改造、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实时监控助力执法等先进典型。会议上,海沧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引发热烈交流。

  以点带面,典型引路,为推动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创新发展,“厦门模式”继续领跑全国,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市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小区变身科普园

  海沧区天竺社区,天竺花园小区在垃圾分类投放点上建起了一座垃圾屋,配备洗手池、电风扇、监控、卷闸门等,为下一步定时投放做好准备。此外,社区增设智能监控系统,充分利用已投用的电子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与执法部门联动,实时检查各投放点的现场画面,让每一次垃圾投放都“无所遁形”,同时结合线下巡查,督促居民做好垃圾分类。

  天竺花园小区,一个由集装箱改造而成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引人注目,一旁的垃圾分类宣教室中,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展示区摆放着洗衣液瓶制作的花盆,还有各种“变废为宝”的手工作品。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如今这里已经成了向辖区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的实践基地。在小区的醒目位置,一面垃圾分类主题翻转墙常常引来居民驻足,通过翻转牌面,一问一答间就可以完成垃圾分类知识小挑战。此外,“垃圾分类十二时辰”转盘、“分类年轮”彩绘、酵素主题公园等丰富的“玩法”与随处可见的宣传,吸引了大量居民关注,不知不觉间,小区成了垃圾分类科普乐园。

  垃分工作无缝衔接

  白天看不到一个垃圾桶,晚上垃圾桶整齐排列在投放点内,海沧区兴祥社区青春海岸小区使用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非投放时间全部撤桶的模式,严抓共管形成长效机制。

  青春海岸小区将早上6点半到8点半、晚上6点半到8点半的投放高峰期定为投放时间,设垃圾桶并由垃圾分类督导员负责宣传指导。此外的20个小时一分为二:早上8点半至晚上6点半撤走垃圾桶;晚上8点半至第二天早上6点半,是小区特别设置的“延时投放”时间,依然设有垃圾桶,供情况特殊的少数居民投放。

  然而,没有督导员,甚至没有垃圾桶时,投放点如何保持整洁?小区通过“社区垃分工作人员+物业工作人员+‘电子监督员’+城管执法人员”四方发力,物业管理、社区督查、城管执法,电子摄像头和实时视频监控化身“电子监督员”,实现垃圾分类工作24小时无缝衔接。

  打好垃圾分类持久战

  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在住建部公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成绩中,厦门再度蝉联全国大城市中第一档第1名,成绩值得肯定,但同时也要有“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的危机意识。

  如何保持“厦门模式”继续领跑全国,推动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上,各区各有关部门展开热烈交流。

  市市政园林局局长蔡伟中提出,在日常管理中,要开展无禁区、无死角考评,根据“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原则,建立健全行业考评长效机制,并不断完善全链条、全覆盖、常态化执法机制,利用好技术手段和信息化平台,引导、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工作。

  垃圾分类,久久为功,只有不断创新,聚焦薄弱环节、短板领域,加强宣导培训,深化完善并贯彻“厦门模式”思路和经验做法,才能让垃圾分类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习惯,成为厦门的一道亮丽风景。 (厦门日报记者 柯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