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的出处及作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2

出自《咏竹》,作者是宋代的徐庭筠,原文如下: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白话译文:不论是台阁还是山林,我只爱这千亩大的竹荫,竹子在没有破土而出的时候就已经有骨节,竹经雨洗显得秀丽而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只要不被摧残,一定可以看到它长到拂云之高。

这首古诗通过写竹,用来比喻高士气节和大家涵养,表现了诗人对高风亮节的文人雅士的赞美与敬佩之情。

扩展资料:

人们爱竹直而有节,且生来清瘦,更赞美它越老越坚硬、刚强。竹子曾与蒿草、蒺藜同受雨露的滋润,最终则伴随松柏傲然挺立于结冰凝霜的寒冬。诗的头两句赞扬了竹的不可毁其节的刚正,后二句又指竹勇于同大自然的各种考验相抗,不怕风吹雨打,不怕霜煎雪熬,这首诗作将作者百折不挠的气概与宏伟博大的抱负跃然纸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咏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8-27

“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出自北宋徐庭筠的《咏竹》。原文如下:

咏竹
北宋 · 徐庭筠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译文

无论山台楼阁还是茂密森林,我唯独爱那千亩的竹子。
竹子成长前埋在土里的根,便已经一节一节地分开,长到云层的竹子内部仍然是空心的。
葛陂与那龙竹一样,我站在这昆仑山谷中同风畅聊我的思绪。
在这月朗风清的美好夜晚,可怜只有我一人,并无知音与我相伴。

注释

葛陂:即龙须竹。劈为篾,平细柔韧,宜作马鞭。晋葛洪《神仙传.壶公》记载,费长房遇到仙翁壶公,壶公给他一竹杖让他骑着回家。倏忽之间他就到家了,把所骑竹杖扔入竹丛,它化为青龙而去。
嶰谷:也写作“解谷”。昆仑山北谷名,传说黄帝使伶伦取嶰谷之竹以制乐器。

作品简介

《咏竹》是北宋诗人徐庭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面写竹子的生物特征,实际以物喻志,写竹子那样高洁、谦虚的品性。竹子在还没有钻出地面的时候就有竹节,而等到竹子长得很高,高到比白云还高(这里用了夸张手法)的时候,它的心还是空的。用来比喻人在还没有出人头地、默默无闻的时候就很有气节、不为强权或利益而屈服;而等到他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已经声名赫赫了依然很谦虚,不骄傲。本文意境深远,引人深思。诵读时,应掷地有声,读出节奏感。

作者简介

徐庭筠,台州临海人,字季节。徐中行子。有志行,事父兄甚孝友。尝赴试,时秦桧当国,试题问中兴歌颂,乃叹曰,今日非歌颂时,疏未足为中兴者五,忤主司意,黜归。为学以诚敬为主,居无惰容,喜无戏言。与其父俱隐遁,乡人敬称为二徐先生。卒年八十五。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咏竹
年代:【宋】 作者:【徐庭筠】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回答者:wnc7188 - 护国法师 十五级 7-15 23:14


清·郑板桥
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6-08-24
咏竹
年代:【宋】 作者:【徐庭筠】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清·郑板桥老先生
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第5个回答  2023-08-28
“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出自宋代诗人徐庭筠的《咏竹》。全诗内容为: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徐庭筠 台州临海人,字季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