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有好报,傻人有傻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1

这几天我们一直在讲佛学,讲得最多的就是因果相报,须多做善事,不做坏事,多积福报,少惹业障。 正如我们总是说好人有好报,傻人有傻福,聪明算计无深交,大智若愚不糊涂 的俗语一样一样的道理。

好人心善,也乐善好施,助人也终将助己。傻人憨憨,不与他人,身外物计较,心无旁鹜,专心做他喜欢的事情,自然也会远离麻烦,自得其乐

世上人千千万,人们的品质性格也是各种各样, 而分好人和坏人的差别不是因为性格,而是以品质来分的。 有人性格暴躁,像柴火一样,一点就着,但心地善良,帮扶弱小,敢于出头,像《水浒传》里的鲁智深,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了。

可有的人也表现温文尔雅,却背地里做尽坏事,我们叫 这种人“衣冠禽兽” 。像《笑傲江湖》里面的岳不群那样的,在 人前假惺惺,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却支使他们去抢别人家的东西 。就是典型的斯文败类,笑里藏刀的大坏人。

当然这是两个性格和品质对比度极高的特例。大部分的人还是会表里如一 ,佛说相由心生嘛。心善的人一般都面相平和,年纪大的就慈眉善目的。而心歹的人一般都面露凶相,不易亲近。 只要心存善念,常做善事,福报也就随行身边。

人生百相,有人美,有人丑,但相貌是父母给你,基因决有的, 不可对人的相貌进行评论和嘲笑。有人虽然丑陋,但心地善良,随着时间的推移,相貌也会越来越平和安祥 ,让人安心,不觉丑陋。而人如果心生恶念,常常想着怎么害人,可能心里就常常焦虑,面相就越来越丑。正因如此 我们就要常和面相善的人相处,远离面相恶的小人

有些人很聪明,也常使小聪明,工于计算,计较得失。这类人常常用他们的聪明才智,费尽心机, 为自己谋取利益 ,这些心机有时 有损国家,有损集体或是有损他人 ,日子久了,别人也不跟他玩了,不合作了,利益也随之断送了。这正是 聪明算计无深交。

佛说,一切自有定数。 人的一生,能达到怎样的人生境界都是有定数的,不必过度追求,不能过于急躁,不能过于自以为是。 有些时候还得适当做一回傻子,与人相处,适当示弱,不必样样出头。丢失财物,放宽心态,不要悲伤 。千金散尽还复来嘛,对吧。

我们说做傻子并不是真的让你当傻子, 别人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 。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在大是大非上一定要保持清醒,大智若愚不糊涂。 如果,国家遇到危难,别人处于危险,你不能像个傻子一样什么都不做,视而不见地过去。 而是应该尽自己所能,想办法救人于危难,救国家于安全。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救一国,福报都得惠及好几代子孙吧。

世人皆苦,人活世上很艰难的,所以有时得适当学会傻气。 傻人不会定遥不可及的目标,傻子会因为小小所得都会很开心,傻子不计较得失,也不受外人言语所限制,傻傻地过自己的小日子,这样的生活就少些苦涩,多些轻松。

傻子有傻福,愚者有愚福。每个人都要学会去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不要处处跟人对比,比学业,比财富,比官位。比着不尽,烦恼就无边。还是学学愚者,不比不看开心做自己。

佛教的经书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和学问,以及对于人生的指导意义,远远不止以上的内容!如果能够用心研读佛经,必定会活得更加通透,人生也会越来越顺利。

很多人说自己不信佛、不修佛,完全没有必要读佛经,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