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庙里的职务有那些?称谓是什么?负责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9-27

寺院的组织,在唐代由三纲(上座、寺主、维那)共同负责全寺事务。到了宋代,寺主改称住持,世俗又称住持为“方丈”。  

除住持外,设有四大班首、八大执事等。

四大班首是指导禅堂或念佛堂修行的,四大即是首座、西堂、后堂、堂主。首座为全堂修行的模范,掌禅堂中号令之权。东为主位,西为宾位。

本寺住持为主人,相当于东堂首座。

辅助住持修行的称为西堂首座,分住后堂责任的称后堂首座,简称后堂,堂主是在首座之下负责禅堂或念佛堂事务的。

八大执事是专管全寺各项事务的。1、监院(库房负责人):综理全寺事务,掌管全寺经济。2、知客(各堂负责人):掌管全寺僧俗接待事宜。3、僧值(纠察):管理僧众威仪。4、维那(禅堂负责人):掌管宗教仪式的法则。5、典座(厨房、斋堂负责人):管理大众饭食斋粥。6、寮元(云水堂负责人):管理一般云游来去的僧侣。7、衣钵(方丈室负责人):辅助住持照应庶务,调和人事。8、书记:职掌书翰文疏。

扩展资料:

寺庙是佛教建筑之一,汉传佛教的寺庙均是中式建筑风格,藏传佛教的寺庙以中式建筑风格为主。中国寺庙建筑则恰好相反,它有意将内外空间模糊化,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转化。

寺: 创字会意即寸土之地,表示精确,不容猜疑变化。寺通“侍”(侍候)与“是”,原为皇帝(圣贤位)下的最高—级办事机构(三卿九寺,如大理寺)。寺位,寺处,做事,只需敬顺旨意,如理即化,亦表示不容置疑与改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佛陀入世中国教化世人的办事管理机构,系皇帝直接接引并侍服于宫廷,故亦称佛寺。所以宫延、寺院建筑与园林之相,系出—脉。佛寺就表示敬信佛陀教化,顺理即化。

庙: 世间达贤位逝者,亦可依律建庙,如孔庙,二王庙等,皆是敬顺真如,仰止贤圣,即得妙法之地,故称庙,庙通“妙”也。

寺庙: 寺和庙的通称。所以寺庙,包括祠堂皆是敬顺仰止之地,得妙法真如之地,当顶礼。寺庙庄严,神圣不可侵犯,寸土之间,可随顺而不可随意更改,敬顺即得妙法。

参考资料佛教称谓-百度百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