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书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11

孙过庭,著名的书法理论家,其代表作《书谱》不仅以其文词华美而广受赞誉,而且草书技艺精湛,堪称草书学习的典范。宋高宗曾评价:“《书谱》不仅书法技艺高超,而且包含深刻的书法见解。”此书不仅字体圆润,且富有独到见解,是书法与文学的完美结合。孙过庭还创作了诸如《千字文》、《景福殿赋》等作品,他的《书谱》墨迹本,撰书于垂拱三年,以草书书于纸本,纵27.2厘米,横898.24厘米,字数众多,有些篇章有缺失。《书谱》原为上、下两卷,如今仅存上卷,反映了孙过庭对当时书法理论的批判和革新,他撰写的《运笔论》在唐宋时期广受推崇。


《书谱》真迹曾被宋内府收藏,钤有“宣和”、“政和”印记,徽宗题签,后辗转流入孙承泽、安岐等人手中,最终流入清内府,现藏台湾,被称为真迹本。《书谱》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提出了“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书法观,奠定了书法美学理论的基础。孙过庭的书法风格深受“二王”影响,融入章草元素,笔法规范,充满法度,体现了魏晋遗风。


《书谱》的评价极高,米芾称赞过庭草书《书谱》深得王羲之笔法,张怀瓘亦称其深得书法要旨,被书家视为指南。孙过庭本拟撰六篇分两卷,但流传至今的仅是总序,全书可能已遗失。尽管如此,其精深的书法理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仍能从遗留的篇章中窥见其风采。朱履贞和王世贞等人对《书谱》的草书给予极高评价,认为其是草书珍品。然而,其过于圆熟的风格也引起一些批评,认为缺乏个性和变化。


《书谱》的刻本众多,北宋大观年间内府刻本最为知名,被称为《太清楼书谱》。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拓《孙过庭书谱》虽为残本,但摹刻精良,有丰富的跋文和印章,是研究孙过庭书法的重要资料。


扩展资料

孙过庭(646~691)。中国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名虔礼,以字行。吴郡富阳(今浙江富阳)人,一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曾任右卫胄参军、率府录事参军。胸怀大志,博雅好古。擅楷书、行书,尤长于草书,师承王羲之、王献之,笔势坚劲,直逼二王。著《书谱》2卷,已佚。今存《书谱序》,分溯源流、辨书体、评名迹、述笔法、诫学者、伤知音6部分,文思缜密,言简意深,在古代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许多论点,如学书三阶段、创作中的五乖五合等,至今仍有意义。有墨迹《书谱》传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