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年夜饭为何都不吃饺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大年三十,少不了等了365天的年夜饭。

北方年夜大餐,又少不得压轴的饺子。没有这年三十儿饺子,在北方简直不能叫年。

明清时期产生的四大名著,大都是以咱国北方为中心区域辅陈故事,描绘人事风情。

一提四大名著,谁都觉得自己门清,都能说出个子午卯酉。

可是,真要问问:四大名著中的年夜饭吃饺子吗?为什么?

百分之九十几人都得懵圈。

树是有根的,水是有源的。饺子与四大名著到底是不是有缘的?

本邦历史悠久,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先得知道:四大名著都过年吗?

年,不是咱们凭空生出来的概念,那可是咱民族最重要的时间纪元。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农耕文明,祀与戎,都是秋后至春种这段农闲时间主要的活动。

咱老祖宗留下的各种节日,以过年为中心,多集中于这段农闲时节。

四大名著之《西游记》,虽跳出三界外,专写佛仙妖魔,可也得过年。

91回,写青龙山三个妖精:爱吃酥合香油, “年到正月半,变佛像收油。”

这可是大过年里的骗吃行径。

这里年不是节点,是过程。 正月半 ,是说到正月十五。 年到正月半 ,这年明显是正在进行中,没过完呢。

此时是建安15年正月元旦(初一),刘备除夕假装祭祖,这是谁都认可的借口。结果,让孙权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里必须要说明,古代的过年,与今天的过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古人的过年是有时间跨度的。俗言: 过了腊八就是年 。是从腊祭开始,一系例祭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快乐收场,这叫过年。

《尔雅》上说:“ 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 ”。在夏朝以前,远古唐虞时代,年只“ 曰载。”

晋代大学者郭璞解释说:“ 岁,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时一终也;年,取禾一熟也;载取物终岁更始者也。 ”

岁,是天文,看的是星行的轨迹;年,是物候,是作物从春种到冬藏;祀,是时节,是人们每年一度的祭祖;载,才有点像咱除夕,是时间的终始点。

四大名著中,关于过年的描述,最热闹的不是除夕,是正月十五。《三国演义》69回,“ 正月十五日夜间,城中大张灯火,庆赏元宵。”

这在《西游记》中也是,写过年,最下笔墨处是元宵大趴。91回,“ 今日乃正月十三,到晚就试灯。后日十五上元。直至十八九,方才谢灯。 ”

《水浒传》过年只写元宵。72回,正月十五傍晚灯会,“ 家家门前扎缚灯棚,赛悬灯火,照耀如同白日,正是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 ”

年年都要过大年,为何最忆是上元?

新年快乐,最快乐的是元宵。大年三十儿反在其次。这在《金甁梅》、《红楼梦》、《水浒传》里全是如此。

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时间观是宇宙观,是最高级的智慧。

古代人“察象授时”,先辈在观天象时,根据北斗七星之柄旋转,确定一年12个月,以斗柄指向的区位确定一年的元始。

面对这样的元点,国家祭祀、地方祭祀、民间祭祀,形成了一股强大而神圣的力量。

这样的祭祀从远古就开始了。《周礼·夏官》“ 方相士⋯⋯帅百隶而时难(傩),以索室驱疫。” 就是在年关时,举行的大型国祭。

傩是原始社会就有的祭祀仪式。

前岁一日,这是除夕啊!国家祭祀天地君师,老百姓也得祭祀祖宗。《红楼梦》53回,写荣宁二府除夕夜祭宗祠,分外隆重。

遗真影像是祖像。古代没照相术,供桌前挂的全是祖宗画像。

这真是大观园大家族,男人祭完女人祭,祀过祖宗拜活人。“ 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花团锦簇,塞的无一些空地。 ”

这样全员的祭祀,谁敢不恭,谁敢不敬?庄重严肃的表情,显然与欢乐的节日气氛不大相衬哦。

这是咱国几千年的传统。《论语》上写孔圣人:乡人以傩祭祖,孔子身穿朝服衣冠楚楚恭恭敬敬立于东阶。

当然,祭祀完,还是要吃一顿的。

大祭小拜,是过年的内容。明季《金瓶梅》,78回写“ 新正月元旦,西门庆早起冠冕,穿大红,天地上烧了纸,吃了点心,备马就拜巡按贺节去了。 ”

不管你多牛,也脱不掉这个套路,西门首富也一样。

祭祀最隆重的时候,就是除夕年三十儿。

《荆楚记》曰:“ 岁暮家家具肴蔌,谓宿岁之储,以迎新年,相聚酣饮。 ”

这大年三十儿,酒菜满桌,送旧迎新的,是人们的守岁。

这守岁一餐,有北方人除夕夜的绝对大主角儿一一饺子吗?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中,唯一写除夕年夜饭的一部书,53回,大家三十祭祖后向贾母等人拜礼,赏赐完押岁钱,“ 摆上合欢宴来,男东女西归坐,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毕。贾母起身进内间更衣,众人方各散出。”

就这么散了?怎么没有压席的饺子啊?

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饺子好吃,却上不了年夜宴。大观园的年夜饭成色远逊于元宵夜筳啊!

《水浒传》也一样,一群糙老爷们春节没少过。宋江军营中的元旦酒宴、宋江领军剿灭了王庆班师回京的元旦筵宴。还有宋江在花荣寨里度民间元旦,可都看不到饺子的影儿。

饺子哪去了?是好汉和大观园里的人不吃?

显然,大园里的豪族吃饺子,且吃得讲究。但注意,这装在食盒里的饺子是当作茶食或点心上来的。

四大名著多产生于大明,明人是吃饺子的。《金瓶梅》79回,西门庆病重,“ 月娘主张叫雪娥做了些水角儿,拿了前边与西门庆吃。”

那么,称饺子为“扁食”,又是怎么回事?明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 岁时元旦拜年:晨起当家者,率妻孥(妻儿),罗拜天地,拜祖祢,作匾食,奉长上为寿。”

这里的匾食是祭品。但在一般人家,祭供食品,祭祀完,大都是自家人享用了。

匾食应该是近似饺子与馄饨的面食。《西游记》46回,大圣孙悟空说过:“ 就似人家包匾食,一捻一个就囫囵。 ”

囫囵,老孙这不像是说包饺子啊!

刘宋《南粤志》上讲:“ 闽人十月一日作京饨,祀祖告冬。 ”京饨是馄饨,也有人说馄饨就是饺子。都是面皮裹馅,太像了。

《食物志》曰:“ 馄饨,或作餫饨。餫饨,象其圜形。 ”《楚辞·天问》中说:“ 圜则九重” ,是天啊。圜是圆形的,这是与角(饺)子的月牙形是不同的。

匾食在《金瓶梅》中,也是专门用来上供祭祀用的。67回,“ 西门庆看著迎春(在李瓶儿灵前)摆设羹饭完备,下出匾食来,点上香烛⋯⋯ ”72回,西门庆讲,“ 这供养的匾食和酒,也不要收到后边去,你们吃了罢。”

而《水浒传》中,鲁提辖来要肉馅儿,镇关西首先想到:“ 想必是要包混沌 ”。馄饨即饺子,但是在馄饨匾食饺子在形状上,应有差异。

后来人没弄明白匾食与馄饨水饺的关系,结果,越叫越乱。

但明中期以前,饺子的主导地位远没有形成,仍然可叫馄饨。不然,镇关西这个卖肉专家应该知道饺子。

饺子显然是明晚期才叫开的。

四大名著中的年夜饭没饺子,原因何在?

晚明刘若愚的《酌中志》载:“ 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 ”这个刘太监记的是大年初一吃匾食,可没说除夕。

这水饺叫点心,是加饴糖的,为甜食。

清代的《儒林外史》10回,“ 席上上了两盘点心──一盘猪肉心的烧卖,一盘鹅油白糖蒸的饺儿。”

既然是甜点心,就不是一般人家常吃的东西了。

咱国不少民俗生自民间。老百姓俗语: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

匾食是除夕必配祭品,除夕包匾食上供,供完就吃了。而匾食形近饺子,祭轨废弛,过年包饺子替代匾食,连供带吃。

吃饺子,就这么成了平头百姓过年的标配。

过年才吃上一顿饺子:一供祭祖先,二供品也可家人吃,一举两得。

年夜饭的饺子,就是普通百姓家过的年,吃上一顿饺子,算是过上年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