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哲学家谈快乐》书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智慧的作用在于为人们带来连绵不绝的快乐。”--塞内卡

什么是快感呢?当我们的需求和愿望得到了满足的时候,那种感受就是快感。但是快感有一个问题:所有的快感都无法持久。你很少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开心了一次以后一辈子都不需要再开心了,吃饱了一次后一辈子不需要再吃了,没有这种情况。这是快感的第一个特点。

第一个方法叫作专注。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中讲到:你做一件事情如果觉得无趣,根本不是那件事情的问题,而是你做事的方法不对。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会的一件事,就是要专注。

第二件事,参与。 参与进去,投身进去。

第三个叫冥想 。冥想就是“冷眼旁观,却不深陷其中”。

专注、参与、冥想,实际上在西方有一个单词可以概括——mindfulness,翻译成中文叫“正念”。当我们能够全神贯注、保持mindfulness,就处在正念中。但是如果我们心思散乱,做一件事同时又想别的事,然后烦躁不安,我们就会不在状态。所以一个人可以做到安闲地洗碗、安闲地走路、安闲地说话……就是幸福的开始。

第四招叫作自信与敞开心扉。

第五个叫善意。 善意能够带来快乐。

第六个方法叫无偿。 无偿就是摆脱功利的思想。

第七个叫作感恩。 人为什么需要学会感恩?感恩使你更能够体会理性的快乐。前面我们讲过斯宾诺莎,他认为要调动理性的力量,才能比一般人更快乐。因为一般人觉得日常生活中没什么好感恩的,所以他的快乐就少了一点。但如果你能够培养出这种感恩的力量,那就不一样了。

第八招叫坚持。

第九招叫作放手与接受。 你只负责做力所能及的事,你不能够影响的事想都不要想,跟你没关系。

第十个叫身体享受 。你得对自己的身体好,让身体能够经常地体会到一些美好、快乐。比如,晚上别熬夜。我最近突然想明白一件事:熬夜是什么?熬夜的人都是延迟满足感差的人。

第一招是我们自己释放的快乐。

第二条道路——“敞开心扉”。敞开心扉的方法就是爱、融合与复联

弗朗索瓦是欧洲一个非常著名的圣徒。有一天,他跟弟弟一块儿在野外行走,因为风雪交加,两人走得很累,弟弟问能不能够告诉他完美的快乐究竟是什么?你看这个圣徒怎么回答的。

他回答道:“想象一下我们来到了圣玛丽-昂热(这是一个地名),浑身被雨水淋透,冻得瑟瑟发抖,不仅衣服沾满泥浆,肚子也是空空如也。我们敲响修道院的大门,门房应声而至,没好气地问:‘你们是谁?’我们回答说:‘是您的两位教友。’他吼道:‘胡说!你们这两个流氓,欺世盗名不说,还想盗取施舍给穷人的财物,快滚!’就这样,他不但拒绝开门,还把我们晾在门外,顶风冒雪,饥寒交迫,直至夜幕降临。”

“如果我们面对这样的羞辱、暴力和无理拒绝,还能保持耐心等待、心平气和且不出恶言,如果我们始终胸怀谦卑和仁爱之心,相信看门人认出了我们,只是受上帝的指派前来考验我们,记住,莱昂,我的兄弟,这就是完美的快乐。”

所谓的完美的快乐是一个真正做回自己的过程,当你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外在的任何变动、事物都无法伤害到你。 但这是一条渐进之路,千万不要因为读了这本书,就觉得自己要一步做到这一点,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你要慢慢来,一步一步渐进地感受。而且这本书提出一个提醒:不要试图扼杀自我。我们要认识自我,但是不要扼杀它。什么叫扼杀它?就是忍,干什么事都忍,戒急用忍,遇到什么问题都控制、压抑,这是非常痛苦的。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如今我已能够很好地处理与自我的关系,不再无休止地寻求外界承认,而且我要大声宣告,我再没有自命不凡,而是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但我想强调的是,如果我未曾更好地重塑自我、让自我汲取充分的营养,如果我对自身缺陷讳莫如深,这一切就无从谈起。这条路我已经走了将近三十年,然而它远未终结。”

“完美的快乐在我们降临人世时就已存在,我们称其为生的快乐。所有完美的快乐都包含生的快乐,而后者是它唯一的构成。”

“生的快乐” 。孩子有一种本能的快乐,大家带过孩子都知道,孩子只要不发烧就高兴,一发烧就蔫了,什么都做不了,只要你看到他活泼起来了,就知道没事了。孩子很奇怪,他们能永远开心和快乐,这种快乐是即兴的、自然的、本能的。但是随着他们的不断成长,这种快乐在逐渐消失。基本上十几岁以后,快乐就开始越来越少,越来越少;等到高考、上大学,此时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烦恼就都来了。甚至有时我们的身体没有任何问题,手上还有余钱,还有房子可以住,但我们内心当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这就表明我们已经远离了生的快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