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悲剧故事》 读后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2-05
为了消磨日子打发时间,随手从图书馆借来几本书。这几天已经不怎么忙了,偶尔之余翻开了这本《古希腊悲剧故事》,走进了这个正视悲剧推崇悲剧的精神民族,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也从中看出了一些东西方不同的元素。 当我走进这束来自遥远的远古岁月故事时,感触更多的是在“悲剧”故事后面对生命的探索、对命运的抗挣、对人性的剖析。当古希腊悲剧走向世界,当悲剧精神在后世发光时,人生的不完美得到揭示;苦难的警钟敲响了起来;人对神、自身局限的挑战也拉开了序幕。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让人感触到“命运”之严酷,同时也渗透出了信念的坚持和苦难的承受。伟大的普罗米修斯曾经帮助宙斯取得王位,然而为了人类不继续在黑暗中承受苦难,他违抗了宙斯的意识盗取火种给人类,他的命运也因此走向了苦难的深渊,宙斯不念旧情把普罗米修斯钉在高加索风雨侵蚀的峭壁上。为了抵消火所给人类带来的利益,宙斯制造了“潘多拉”这个有着一切天赋的灾祸女人,让他把灾难带到人间。当厄庇墨透斯打开“潘多拉”魔盒时,苦难从盒里飞了出来充满了人间,然而希望却被锁在“潘多拉”匣底。因此人类也经历和普罗米修斯一样的千载劫难。这期间普罗米修斯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有翅膀的狗和凶猛的鹰贪婪的啄食他的肝脏,饮干他的血。但普罗米修斯是不朽的,是不屈的,他对无奈命运的抗挣展示出他惊人的毅力和不折服的勇气。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走到今天繁荣昌盛靠的也就是人类本身所具有的普罗米修斯精神! 命运是无奈的,上苍也会捉弄人,有时候掉进命运之网越挣扎只会让自己被缚的越紧。《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王的知预言自己将会“杀父娶母”,他于是努力去反抗预言,他要改变自己命运,摆脱乱伦的悲剧。几十年来的努力让他坐上王位和儿女满堂以后,他高兴地自以为自己已远离悲剧时,真相被自己揭露了,多年来的反抗还是徒劳无功,原以为自己走的是背离悲剧的路,然而却是一直走在悲剧命运的路。反抗只能是适得其反。可笑,可悲啊,无奈的生活,无奈的命运,天意弄人就是这样! 人的感情是复杂的,人可以变成温顺的小羊羔,也可以因激怒而变成冷血的杀人魔。《美狄亚》中美丽机智的美狄亚曾经为爱背离自己的祖国,杀害自己的兄长,和伊阿宋过上十年的甜蜜生活。知恩不知报的伊阿宋终于厌倦这种平凡的生活,他想通过攀龙附凤为自己争取荣华光耀的生活,他抛弃了美狄亚,他要和公主结婚。悲剧从这里开始上演,被抛弃的仇恨在美狄亚的心中被点燃了,并且愈烧愈烈,她的付出换来却是今天的结果,她要让这个负心男人付出代价,要让他后悔一生、悔恨一世。她终于解了自己心头之恨,代价却是惨重的,被仇恨充满头脑的她亲手杀了自己曾经很爱的儿子。爱恨情仇的纠缠就这样使曾相亲相爱、相敬如宾的夫妻成为行同陌路、水火不容的仇人,使幸福美满的家庭变成家破人亡。 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神话历来是缺少悲剧,“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算不上是悲剧,甚至可以说是半个喜剧,这源于后人对这些故事的延续和所寄托的希望。“牛朗”和“织女”每年七月初七都能在鹊桥相会,每年八月十五人们还可用月饼来告诉“嫦娥”后羿思念着你,中国历来更钟情于团圆,即使是破碎了也要努力去重圆,虽是不能恢复原状但却也能给自己一些安慰,或者也可以用表层来安慰自己的眼睛“还是完好无缺”。而古希腊的悲剧故事即使不能等到用句号也要戛然而止,它不会有着为了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而去添枝添叶,它留给人更多的是遗憾和沉思,这种不完美而且没有后续的结局更让人刻苦铭记,使每个人看过之都会发出一声长叹“唉”。然而我喜欢上了后者,我喜欢这样的故事,因为这就是生活的本身!
相似回答